基于PIC單片機的WIFI控制系統 | |
所屬分類:技術論文 | |
上傳者:serena | |
標簽: PIC單片機 WIFI控制系統 | |
所需積分:1分積分不夠怎么辦? | |
文檔介紹: WiFi(Wireless Fidelity)是無線局域網(WLAN)技術——IEEE 802.11系列標準的商用名稱。IEEE 802.11系列標準主要包括IEEE 802.11a/b/g/n 5種。WIFI是由AP ( Access Point)和無線網卡組成的無線網絡。AP一般稱為網絡橋接器或接入點, 它是當作傳統的有線局域網絡與無線局域網絡之間的橋梁, 因此任何一臺裝有無線網卡的PC均可透過AP去分享有線局域網絡甚至廣域網絡的資源。 WIFI主要技術優點是無線接入、高速傳輸以及傳輸距離遠 其中, 802.11n可以將WLAN的傳輸速率由目前802.11a及802.11g提供的54Mbps,提高到300Mbps甚至高達600Mbps。在開放性區域通訊距離可達305m, 在封閉性區域通訊距離76 ~ 122m,方便與現有的有線以太網整合,組網的成本更低。WIFI 設備使用的頻段為2.4 ~2.483 5GHz的免許可頻段, 在頻率資源上不存在限制, 因此使用成本低廉也成為了WIFI技術的又一大優勢。 現階段的WIFI控制方案一般基于PC機或是高性能的ARM嵌入系統,并且目前價格便宜的WIFI無線網卡一般都定位于PC機,接口一般為PCI接口或是USB接口。誠然,以上兩種方案的優勢明顯,主要體現在傳輸速度高,軟件編制容易等方面,缺點是單個節點造價較高。在一些工業控制系統中,有時僅需要WIFI網絡節點傳送少量的數據,此時對傳輸性能要求并不高,當我們需要大量的這種節點時,選用PC機或是ARM的控制方案顯然成本會很高。在這種情況下,需尋找一種可替代的方案,要求是對性能要求不高,但是單個節點的成本要低。隨著單片機技術的發展,現階段一些單片機的資源已經足夠駕馭802.11協議和TCP/IP協議,并且我們也可以對802.11和TCP/IP協議進行適當的精簡,只保留基本數據傳輸部分,以此實現低成本低性能的WIFI控制系統。 | |
現在下載 | |
VIP會員,AET專家下載不扣分;重復下載不扣分,本人上傳資源不扣分。 |
Copyright ? 2005-2024 華北計算機系統工程研究所版權所有 京ICP備1001713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