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最新文章 我國將建設北斗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 我國將建設北斗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覆蓋深海到深空,更好服務全球用戶 發表于:9/20/2024 我國第59顆、第60顆北斗導航衛星發射 9月19日消息,據媒體報道,今早,搭載第五十九顆、第六十顆北斗導航衛星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 據了解,這組衛星屬中圓地球軌道(MEO)衛星,也是北斗三號系統最后一組備份衛星。 發表于:9/19/2024 國內首架太陽能氫能無人機在重慶首飛成功 9 月 18 日消息,綜合《科技日報》、重慶上游新聞今日報道,哈工大重慶研究院旗下翌翔無人機團隊自主研制的國內首架太陽能氫能無人機在重慶兩江協同創新區明月湖順利完成首飛,意味著翌翔無人機團隊開發的全國首個將太陽能與氫能結合的創新能源系統正式“問世”,可大幅提升無人機續航能力與環保性。 發表于:9/19/2024 粒子群優化算法在無人分布式陣面的應用 機載雷達受限于載機平臺,無法獲得更大口徑的陣面,而在無人機平臺,可將雷達陣面化整為零,在有限陣元數條件下,采用稀布陣列可獲得更大口徑的陣面。然而稀布陣列造成方向圖柵瓣和副瓣的抬高,需對稀布陣列進行優化,消除柵瓣、降低副瓣后方能使用。稀布陣列方向圖優化是一個離散優化問題,將粒子群優化算法應用于無人分布式雷達的稀布陣列上,其算法原理簡單,運行速度快,可調參數少,以較少的陣元數獲得無柵瓣和低副瓣的方向圖,從而提升無人分布式陣面的性能。 發表于:9/14/2024 一種機載詢問機波束指向偏差修正算法 針對在一次雷達方位牽引條件下使用的機載敵我識別詢問機,載機轉彎段存在波束指向偏差大的問題,深入分析了誤差來源并對誤差影響程度進行了仿真分析,指出載機轉彎時,若按照雷達的指示方位設置敵我識別詢問機波束指向,波束不能夠對準目標。提出了一種機載詢問機的波束指向偏差修正算法,修正了敵我識別詢問機波束指向并進行了仿真驗證。仿真結果表明:所提出的修正算法能夠使敵我識別詢問機在載機轉彎段維持高指向精度,促進了機載敵我識別/二次雷達系統的發展。 發表于:9/14/2024 無人機城市三維航跡規劃可視化平臺設計與實現 隨著無人機在城市場景下的廣泛應用,針對傳統路徑規劃算法在多個約束條件下進行無人機三維路徑規劃時無法兼顧多種風險、容易陷入局部最優等問題,基于真實城市建筑物數據,考慮地理圍欄限制、人流密集程度和社會屬性等因素,構建城市場景無人機運行環境并建立真實三維環境模型,設計了基于城市場景的無人機三維航跡規劃可視化平臺。該平臺構建了真實環境下城市空域網格,并對網格飛行適宜度進行了量化分析,并基于該數值,采用了改進的Lazy Theta*算法對無人機航跡進行規劃。通過可視化平臺的實際運行,提供航跡規劃的三維展示,更好地實現人機交互,是一種無人機路徑規劃三維可視化仿真驗證的手段。 發表于:9/14/2024 藍箭航天十公里級垂直起降返回飛行試驗成功 9月11日12時00分,由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朱雀三號VTVL-1可重復使用垂直起降回收試驗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藍箭航天液氧甲烷火箭發射工位發射成功,首次實現了商業航天公司十公里級垂直起降返回飛行試驗。 此次飛行試驗任務的成功,標志著中國商業航天在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藍箭航天表示,未來3年內,有望實現大運力、低成本、高頻次、可重復使用的航天發射。 “此次十公里級回收任務意義重大,比整箭更具挑戰,二次點火的難度很大。”上述投資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希望藍箭能成為第一波沖出中國商業航天賽道的企業。” 發表于:9/12/2024 一種小型化EHF頻段接收模塊的設計與實現 針對衛星通信工作頻率越來越高的應用需求,設計了一種工作在極高頻(Extremely High Frequency, EHF)的接收模塊,實現極高頻射頻信號的接收及下變頻功能。模塊內部集成波導-微帶探針過渡、低噪聲放大器、微帶濾波器、本振電路、混頻器及供電電路,具有低噪聲系數、高增益、高帶外抑制的優點。采用單片微波集成電路(Monolithic Microwave Integrated Circuit, MMIC)混合多功能集成技術實現了模塊的小型化、通用化,可適應多種場景下的極高頻收發前端應用,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發表于:9/11/2024 Omdia預計2030年衛星物聯網收入超15億美元 9月11日訊,Omdia最新研究發現,隨著網關等硬件成本不斷下降和新標準的出現,通過衛星直接與物聯網設備通信正成為企業從遠程設備回傳數據的可行選擇。Omdia預計,到2030年衛星物聯網收入將超過15億美元。 發表于:9/11/2024 SpaceX執行首次私人太空行走任務的載人飛船發射升空 SpaceX:執行首次私人太空行走任務的載人飛船發射升空 9 月 10 日消息,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SpaceX 今日宣布,搭載 " 北極星黎明 "(Polaris Dawn)任務 4 名私人航天員的飛船發射升空。 發表于:9/11/2024 亞洲最大的火箭發動機高空模擬試驗臺圓滿完成考臺 中國載人登月就靠它!亞洲最大火箭發動機高模試驗臺成了 發表于:9/10/2024 SpaceX第191批星鏈衛星發射顆數破7000 SpaceX第191批星鏈發射任務完成:衛星發射顆數破7000 發表于:9/9/2024 吉利未來出行星座03組衛星成功入軌 我國成功發射一箭10星:吉利星座03組衛星成功入軌 支持衛星通信 發表于:9/6/2024 一種Ku頻段高密度集成的陶瓷SiP封裝R組件的設計 針對機載衛星通信天線尺寸小、重量輕、可靠性強的需求,結合多層陶瓷轉接板布線靈活、重量輕的特點,BGA封裝I/O口多、體積小的優勢,提出了一種基于HTCC工藝SiP-BGA封裝架構的2×4通道Ku頻段雙極化R組件的設計方法。利用電磁仿真軟件對組件中高密度射頻垂直過渡互聯結構進行了仿真設計,同時設計了一款小型化薄膜功分器,以實現4通道接收信號的合成;此外,為確保組件的射頻性能及工程可實現性,對整個組件的通道隔離度、散熱性進行了仿真計算;最后研制出小型化、高集成度的2×4通道Ku頻段R組件,其體積為13 mm×12.5 mm×2.5 mm,重量小于4 g。組件電性能測試結果與仿真設計結果吻合良好,測試結果表明,該組件在10~12.8 GHz頻段內合成增益大于23 dB,輸入P-1dB不小于-5 dBm。 發表于:9/4/2024 指控中心任務軟件集中管控系統研究與關鍵技術 隨著武器航天試驗任務的增多,指控中心對任務軟件快速部署、多任務并行的需求愈發迫切。設計了基于B/S架構的指控中心任務軟件集中管控系統,實現了任務軟件配置與監控的一體化管理;通過基于DBus與Kafka結合的數據傳輸機制,打通了任務軟件與系統前后端數據高效交互鏈路;最后,重點分析了任務軟件自動化部署技術、多任務并行技術、高速數據分級處理技術以及任務數據高效存儲技術。 發表于:9/4/2024 ?…78910111213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