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最新文章 我國加速攻關下一代北斗系統技術 1月19日消息,據報道,根據2024年底發布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2035年前發展規劃》,2025年我國將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統關鍵技術攻關,203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統建設。 在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科研人員正在對去年剛剛發射組網的北斗三號的兩顆收官星進行在軌監測。 北斗三號衛星系統首席總設計師林寶軍表示:我們下一代北斗的目標,其實簡單地說我們就要實現深空、室內和水下的導航問題。 發表于:1/20/2025 SpaceX星艦完成第七次試飛 當地時間16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星艦”16日從美國得克薩斯州發射升空,進行第七次試飛。升空后不久,火箭第二級飛船與地面團隊失去聯系。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道,SpaceX公司隨后在社交平臺X上發布聲明稱,飛船在上升燃燒過程中發生了解體。 發表于:1/17/2025 我國2025將迎商業航天黃金時代 1月3日訊 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在北京、河北淶源兩地進行五次發動機試車。試驗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了“一日五試”。 所謂試車,是火箭發動機研制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其種類多達幾十種,會貫穿發動機研制前后的各個階段。據悉,此次試車對象包括火箭主推發動機、上面級發動機,以及姿軌控發動機等,試驗均取得圓滿成功。 發表于:1/13/2025 大航躍遷輔助動力系統地面熱試車考核取得成功 1 月 10 日消息,上海大航躍遷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今日發布消息稱,公司近日完成躍遷一號運載火箭輔助動力系統 100N 及 300N 兩型液體火箭發動機地面熱試車考核,試驗均取得成功。 據介紹,躍遷一號運載火箭輔助動力系統的功能在于實現火箭各飛行階段箭體俯仰、偏航、滾轉等姿態的精確控制。100N 和 300N 發動機的地面熱試車全面考核了發動機各項性能及可靠性,試車程序覆蓋了額定工況穩態長程、脈沖性能、脈沖壽命、大范圍工況拉偏等考核項目。 發表于:1/10/2025 小鵬匯天陸地航母飛行汽車計劃2026年量產交付 1月8日,小鵬匯天攜最新的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亮相CES 2025(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小鵬匯天聯合創始人、副總裁王譚在展會發布會現場介紹道,“此次CES展是‘陸地航母’的海外首秀,我們為其定制了全新的車身顏色,希望全球科技愛好者能夠喜歡。目前,‘陸地航母’已經收獲了超過3,000臺超前預訂訂單,并計劃于2026年開始交付”。 發表于:1/8/2025 美國再提禁售中國無人機 據路透社報道,當地時間1月2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基于國家安全考察,就是否應禁止中國和俄羅斯生產的商用無人機或相關零組件進入美國市場公開征求意見。征詢程序應于今年3月4日結束。 美國商務部表示,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無人機,“可能使我們的對手能夠遠端訪問和操縱這些設備,進而暴露美國的敏感數據”。因此,正考慮制定新規,以國家安全問題為由,限制或禁止在美國境內使用中國及俄羅斯生產的無人機。 發表于:1/6/2025 首個國產化低軌商業衛星的網聯通信測試成功 1 月 2 日消息,上海垣信衛星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基于千帆星座的低軌衛星寬帶網絡數據 1 月 1 日在星旅遠洋國際郵輪有限公司旗下的鼓浪嶼號郵輪上實現成功接入。 發表于:1/3/2025 我國首次實現星地激光100Gbps超高速高分辨遙感影像傳輸 12 月 28 日消息,IT之家從“吉林一號”公眾號獲悉,近期,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光衛星)使用自主研制的車載激光通信地面站,與“吉林一號”平臺 02A02 星星載激光終端開展了國內首次星地激光 100Gbps 超高速高分辨遙感影像傳輸試驗并取得成功。 該項試驗是長光衛星繼星地 10Gbps、星間 100Gbps 激光數傳試驗成功后的又一項重大突破,標志著我國在星間 / 星地融合構建超高速光網傳輸領域邁出重要一步。 發表于:12/31/2024 Counterpoint發布2023年衛星物聯網生態系統和市場概況報告 12月24日消息,根據Counterpoint最新的“2023年衛星物聯網生態系統和市場概況”報告,全球衛星物聯網連接的數量預計將從2020年的360萬個增長到2030年的4100萬個,復合年增長率為28%。 盡管衛星物聯網自1990年代以來就已經存在,但由于專有系統以及與硬件和數據相關的高成本,其應用仍然受到限制。然而,隨著標準化的進步,這種情況正在發生變化。 3GPPRelease17于2022年凍結,并于2024年實現商業化,它的推出使得支持蜂窩和衛星連接的單一硬件解決方案成為可能。 即將推出的NR-NTN標準預計將于2027年與3GPPR18和R19版本同步進入商業化階段,有望推動衛星互聯網在高速和實時數據處理需求的應用領域得到更廣泛的采用。 發表于:12/24/2024 霍尼韋爾計劃分拆航空航天業務 在全球經濟復蘇的巨大浪潮中,企業的戰略調整往往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12月16日,美國工業巨頭霍尼韋爾(Honeywell)宣布將分拆其航空航天業務,這一決定讓投資者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激動和期待。這一業務板塊占霍尼韋爾總銷售額的40%,市場一時間對其未來的走向充滿了各種解讀和猜想。對此,我們有必要深入探討這個重磅消息所反映的市場趨勢及其背后的深意。 發表于:12/19/2024 Frontgrade Gaisler將打造用于太空的7nm RISC-V芯片 Frontgrade Gaisler將打造用于太空的7nm RISC-V芯片 發表于:12/18/2024 不穩定氣流影響下多衛星抗干擾混合定位方法的研究 不穩定的氣流會導致信號傳播路徑的扭曲和延遲變化,從而導致接收到的衛星信號的延遲和失真。這將導致定位系統的測距和尋向誤差增大,影響定位結果的精度和準確性。因此,提出了一種新型的在不穩定氣流影響下的多衛星抗干擾混合定位方法。對高空不穩定湍流數據進行預處理,快速驗證湍流數據的真實性。基于動量守恒定律構建流場描述方程。通過運用載波相位觀測和衛星天線相位中心坐標建立多衛星運動方程,并構建抗干擾混合定位模型。引入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技術,利用多顆衛星的信號來計算接收器的位置、速度和時間,從而解決多衛星混合抗干擾模型。實驗結果表明,對于靜態目標,該研究方法在目標方向N(北)、S(南)和E(東)的定位偏差較小;采用近地衛星、中等高度衛星和地球同步衛星混合定位時,定位誤差的均方值始終低于0.002 cm。對于動態目標,該方法不受雜波干擾,能夠穩定地定位目標。此外,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更低的定位延遲和更高的定位效率。 發表于:12/17/2024 歐盟計劃斥資110億美元打造歐版星鏈 12月17日消息,歐盟承諾斥資106億歐元(約合111.3億美元)打造一套衛星網絡,為歐洲提供全球互聯網加密連接服務,旨在推出一個本土化方案,作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星鏈網絡的替代選擇。 歐盟于本周一簽署合同,正式啟動IRIS2項目。這是一個由290顆衛星組成的多軌道網絡,計劃于2030年全面投入使用,服務范圍涵蓋歐洲政府、軍隊及私人客戶。然而,這一項目起步較晚,目前星鏈已部署超過6000顆衛星,客戶遍布約100個國家。 隨著各國軍方對星鏈應用表現出濃厚興趣,歐盟愈發擔憂過度依賴私人服務。IRIS2將通過公私合作伙伴關系實施,目標是建成一個由歐洲主導運營、可替代第三方服務商的衛星網絡。 發表于:12/17/2024 中國星網正式升空 12月16日18時,我國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五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10星方式成功將衛星互聯網低軌01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gw星座與星鏈有何不同 發表于:12/17/2024 國內首個“筷子夾火箭”方案通過預評審 12 月 10 日消息,大航躍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航躍遷”)今日宣布,該公司通過了躍遷一號(YQ-1)可重復使用液體運載火箭設計方案預評審會,評審組一致認為躍遷一號運載火箭設計方案合理、可行,同意通過評審。 發表于:12/11/2024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