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Gartner:2024年全球半導體收入增長21% 根據Gartner的最終統計結果,2024年全球半導體總收入為6559億美元,較2023年的5421億美元增長了21%。同時,英偉達超越了三星電子和英特爾,首次躍居首位。 Gartner研究副總裁Gaurav Gupta表示:“前十大半導體廠商收入排名變動的主要原因在于強勁的AI基礎設施需求以及73.4%的內存收入增長。英偉達之所以能夠躍至首位,主要在于其獨立圖形處理單元(GPU)需求顯著增長,GPU已成為數據中心AI工作負載的首選?!? Gupta表示:“供需失衡引起價格大幅反彈,三星電子的DRAM和閃存收入增長,得以繼續保持在第二位。英特爾2024年的半導體收入僅增長了0.8%,原因在于其主要產品線面臨的競爭威脅正在加劇,而且英特爾未能把握AI處理需求強勁增長這一機遇?!?023-2024年全球排名前十半導體廠商收入(單位:百萬美元) 最新資訊 泛林集團連續三年被Ethisphere評為“全球最具商業道德企業”之一 泛林集團連續第三年被Ethisphere評為“全球最具商業道德企業”之一 發表于:3/18/2025 傳谷歌攜手聯發科開發TPU芯片 3月18日消息,據美國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報導,谷歌(Google)正準備攜手聯發科開發下一代張量處理單元(TPU),該芯片預計將于明年開始在臺積電生產。這也意味著,聯發科將分食原本由博通提供的谷歌TPU設計服務訂單。受該消息影響,博通3月17日股價一度下跌約4%,但隨后跌幅收窄至0.53%。 發表于:3/18/2025 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發布國產CPU安全可靠測評結果 3月17日消息,近日,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發布《安全可靠測評結果公告(2025年第1號)》,龍芯3B6000、3C6000成功入圍,并被評定為目前最高等級Ⅱ級。 發表于:3/18/2025 納祥科技發布國產I2S轉DAC NX9018 納祥科技NX9018是一款高性能的120dB、192KHZ帶音量控制的多位DAC,內含數字去加重模塊、半分貝調節量的音量控制、ATAPI 混合通道。 發表于:3/18/2025 中國科研團隊成功研發43比特量子芯片 3 月 17 日消息,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 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研究員范桁、副研究員許凱、研究員鄭東寧、副主任工程師相忠誠等,在超導量子芯片制備、超導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該團隊自主設計并制備了 " 莊子 " 號一維 43 比特量子芯片,并利用此芯片實現展示了霍夫施塔特蝴蝶能譜。科研人員在 " 莊子 " 號上構建了固態量子系統中的 Thouless 泵浦,探討了 Thouless 泵浦中拓撲與無序的競爭和相互影響,實驗觀測到準周期相互作用無序誘導的拓撲泵浦。 發表于:3/18/2025 AMD在日本顯卡市場份額已達45% 3月17日消息,AMD 最近在日本東京秋葉原舉辦了一場名為“春季新產品發布會”的活動,吸引了有影響力的人和合作伙伴代表來參與該公司最新的 Radeon RX 9000 和 Ryzen 9000X3D 產品的發布。 發表于:3/18/2025 英偉達“量子日”臨近來襲 3月18日消息,芯片“總龍頭”英偉達,在量子計算領域掀起了滿城風雨。 一年之前的2024年3月,英偉達宣布基于開源CUDA-Q量子計算平臺推出量子云;到2024年11月,英偉達宣布與多家量子計算公司達成合作,引發了美國量子計算概念股暴漲,多支股票翻倍上漲。 發表于:3/18/2025 我國谷神星一號成功發射一箭八星 3月17日消息 據媒體綜合報道,北京時間今日16時0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將云遙一號55~60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同時,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中科衛星06星、07星。 發表于:3/18/2025 2024年全球十大IC設計廠商營收排名公布 3月17日消息,根據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受益于AI熱潮所帶來的芯片需求推動,2024年全球前十大IC設計廠商營收合計約2,498億美元,同比大漲49%。特別是英偉達在2024年營收同比暴漲125%,持續穩坐IC設計產業的霸主地位,并與其他廠商拉開明顯差距。 TrendForce表示,AI所依賴的高端芯片需要龐大資本和先進技術投入,這也使得相關廠商進入這個市場的門坎較高,造成了明顯的強者愈強局面。在2024年全球前十大IC設計業者合計營收中,前五大廠商總計貢獻超90%的營收。 發表于:3/18/2025 基于N32的隱藏式門把手控制器的設計 傳統手動開啟方式的旋轉式隱藏式門把手不具備智能化的自動展開與收回功能,為此提出一種隱藏式門把手控制器設計方案。該控制器以N32G455RBL7為主控制芯片,通過其片內bxCAN(basic extended CAN)模塊監聽車身控制器CAN總線上的開/關鎖、擋位等信號,并根據智能控制需求驅動配套門鎖執行電機,進而實現隱藏式門把手的電動化和智能化控制。該控制器在多款國產新能源汽車上進行了長時間運行測試,結果表明在實際應用中該控制器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能夠為其他結構的手動隱藏式門把手的智能化控制方案提供參考。 發表于:3/17/2025 ?…91011121314151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