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9日消息,由國家金卡工程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江蘇省經信委、南京市經信委聯合主辦,中國信息產業商會、中國RFID產業聯盟、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政府共同承辦的“第三屆中國物聯網RFID發展年會”于2011年4月19日在南京隆重召開。來自國內多個省市、多個行業部委的相關負責人,江蘇省、南京市的相關領導,以及物聯網RFID產業鏈上眾多知名企業的代表近300人參加了本屆年會。
本文是根據公安部第三研究所防偽事業部副研究員何蔚在本次年會上的主題發言整理而成,以供業界分享。
尊敬的領導、專家和各位同仁下午好!我叫何蔚,在公安部第三研究所防偽事業部工作。今天介紹的項目是智能通信息" title="交通信息">交通信息公共服務系統。我們是公安部直屬的科研單位,地處上海市,成立于1978年。自1995年至今,連續被上海市科委認定為高新技術單位。目前我們研究所經過多年的發展,研究開發了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技術、RFID應用和物聯網技術等多學科的綜合研究所。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將RFID技術應用于車、人、物管理三個方向。承擔了多項國家、部委、上海市的RFID科研應用項目。利用自主創新的汽車數字化標準信源技術,重點應用于涉車、駕駛領域。該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上海世博會,上海、南京、重慶、蘭州市等區域。并自主研發了RFID標簽、天線、讀寫器、智能監控箱、智能檢測柜、車載系統、RFID中間件等系統產品。
目前承擔的項目有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國家發改委信息化試點工程,公安部科技創新計劃項目,上海科委項目,RFID科技項目。這些是項目的重點內容。
目前參與國家科技02專項,這項目是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裝備及成套工藝。項目將解決未來發展面臨的0.13微米和65納米嵌入式NVM關鍵技術和工藝。項目將基于國內的先進生產工藝開發完全國產、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RFID芯片。芯片具備超高頻、無源、長距離、高靈敏度、大內存容量等特點,該芯片將支持自主空中接口協議、片上集成安全機制等新特性,符合車輛專用電子標簽的應用要求,制成物聯網體制的創新。
項目將運用新材料新工藝封裝技術,研究、試制符合工程化應用要求的車輛專用電子標簽,完成標簽制作的成熟工藝、規范、檢測規程和方法設計。項目通過為10萬輛以上的車輛假裝汽車身份電子標識,盡量覆蓋多個交通應用行業,實現汽車電子表示系統的應用和產業化。這是我們目前進行的項目之一。
下面談一下背景和需求分析,技術體系,適用的服務。
這個背景就不多說了,2009年溫總理提出了感知中國概念之后,物聯網一時成為熱點,在國內引起廣泛關注。我重點還是講一下交通運輸領域RFID無線射頻等識別技術在國內已經陸續有所應用。鐵道部已經于1999年開始投資建設自動車號牌識別系統,并于2000年開始正式使用。2008年南京基于RFID和視頻識別技術的特定車輛管理。2010年上海世博園區車輛出入管理系統。
現有的RFID交通應用項目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單一服務和單一功能的工具型低級應用模式。應用系統的價值鏈單一短小。應用成本高昂,社會化應用程度低。比如南京車輛的管理,上海世博車輛出入管理的應用都是區域性的、工具性的應用。
如何為多個領域的用戶提供社會化服務?這些在國內目前還沒有前例。
公安業務需求中,公安信息管理系統的現狀就是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是:信息資源范圍不全、信息的適時性差、信息的資源共享范圍小、信息系統智能化程度低、精準化管理程度低、缺乏電子支付的系統。
其他行業的業務需求中,現有各行業、單位缺乏有效的機動車管理和服務手段:比如保險行業不能有效防止假騙保單、汽車租賃行業不能對車輛違章行為進行全過程的監控、企業事業單位缺乏對公車私用的有效管理。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以涉車駕駛信息的新一代RFID監控管理系統。
傳統視頻技術為基礎的傳統智能交通在公安、交通管理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視頻識別技術依托汽車固有的號牌作為信息源采集,由此帶來汽車身份采集上較大的局限性。
在采集識別精度方面存在多種無法全面抓牌的實際情況。比如車牌污損,天氣影響,當車輛排隊進行時,車間距太小,大車遮擋后面的小車,車隊排隊時滯留在檢線上無法達到識別。從系統整體效能的角度,希望能夠有新的技術手段進行完善。
2011年4月29日消息,由國家金卡工程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江蘇省經信委、南京市經信委聯合主辦,中國信息產業商會、中國RFID產業聯盟、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政府共同承辦的“第三屆中國物聯網RFID發展年會”于2011年4月19日在南京隆重召開。來自國內多個省市、多個行業部委的相關負責人,江蘇省、南京市的相關領導,以及物聯網RFID產業鏈上眾多知名企業的代表近300人參加了本屆年會。
本文是根據公安部第三研究所防偽事業部副研究員何蔚在本次年會上的主題發言整理而成,以供業界分享。
尊敬的領導、專家和各位同仁下午好!我叫何蔚,在公安部第三研究所防偽事業部工作。今天介紹的項目是智能交通信息公共服務系統。我們是公安部直屬的科研單位,地處上海市,成立于1978年。自1995年至今,連續被上海市科委認定為高新技術單位。目前我們研究所經過多年的發展,研究開發了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技術、RFID應用和物聯網技術等多學科的綜合研究所。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將RFID技術應用于車、人、物管理三個方向。承擔了多項國家、部委、上海市的RFID科研應用項目。利用自主創新的汽車數字化標準信源技術,重點應用于涉車、駕駛領域。該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上海世博會,上海、南京、重慶、蘭州市等區域。并自主研發了RFID標簽、天線、讀寫器、智能監控箱、智能檢測柜、車載系統、RFID中間件等系統產品。
目前承擔的項目有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國家發改委信息化試點工程,公安部科技創新計劃項目,上海科委項目,RFID科技項目。這些是項目的重點內容。
目前參與國家科技02專項,這項目是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裝備及成套工藝。項目將解決未來發展面臨的0.13微米和65納米嵌入式NVM關鍵技術和工藝。項目將基于國內的先進生產工藝開發完全國產、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RFID芯片。芯片具備超高頻、無源、長距離、高靈敏度、大內存容量等特點,該芯片將支持自主空中接口協議、片上集成安全機制等新特性,符合車輛專用電子標簽的應用要求,制成物聯網體制的創新。
項目將運用新材料新工藝封裝技術,研究、試制符合工程化應用要求的車輛專用電子標簽,完成標簽制作的成熟工藝、規范、檢測規程和方法設計。項目通過為10萬輛以上的車輛假裝汽車身份電子標識,盡量覆蓋多個交通應用行業,實現汽車電子表示系統的應用和產業化。這是我們目前進行的項目之一。
下面談一下背景和需求分析,技術體系,適用的服務。
這個背景就不多說了,2009年溫總理提出了感知中國概念之后,物聯網一時成為熱點,在國內引起廣泛關注。我重點還是講一下交通運輸領域RFID無線射頻等識別技術在國內已經陸續有所應用。鐵道部已經于1999年開始投資建設自動車號牌識別系統,并于2000年開始正式使用。2008年南京基于RFID和視頻識別技術的特定車輛管理。2010年上海世博園區車輛出入管理系統。
現有的RFID交通應用項目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單一服務和單一功能的工具型低級應用模式。應用系統的價值鏈單一短小。應用成本高昂,社會化應用程度低。比如南京車輛的管理,上海世博車輛出入管理的應用都是區域性的、工具性的應用。
如何為多個領域的用戶提供社會化服務?這些在國內目前還沒有前例。
公安業務需求中,公安信息管理系統的現狀就是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是:信息資源范圍不全、信息的適時性差、信息的資源共享范圍小、信息系統智能化程度低、精準化管理程度低、缺乏電子支付的系統。
其他行業的業務需求中,現有各行業、單位缺乏有效的機動車管理和服務手段:比如保險行業不能有效防止假騙保單、汽車租賃行業不能對車輛違章行為進行全過程的監控、企業事業單位缺乏對公車私用的有效管理。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以涉車駕駛信息的新一代RFID監控管理系統。
傳統視頻技術為基礎的傳統智能交通在公安、交通管理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視頻識別技術依托汽車固有的號牌作為信息源采集,由此帶來汽車身份采集上較大的局限性。
在采集識別精度方面存在多種無法全面抓牌的實際情況。比如車牌污損,天氣影響,當車輛排隊進行時,車間距太小,大車遮擋后面的小車,車隊排隊時滯留在檢線上無法達到識別。從系統整體效能的角度,希望能夠有新的技術手段進行完善。
我介紹的是基于物聯網智能交通信息技術系統,這是以汽車數字化標準信源為基礎。對于城市交通路網、出入卡口全面建設信息采集基站,對機動車配備車輛電子信息卡,兼容已有的智能交通系統建設的物聯網感知交通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工程,為公安、交通管理、保險等多行業提供涉車涉駕信息資源的深度開發和利用。形成以運營商為主導的各職能部門之間的資源共享、聯合服務的社會化服務模式。
技術手段首先是射頻識別技術。與視頻識別技術相結合,并利用地感線圈、地磁、激光傳感器技術作為補充,對于車輛的治安防空實現精準化的管理。這里有一個激光傳感器,主要是容量、車輛的描述,測速的輔助。
這是RFID技術,我們現在用的是基于18000—6B協議的無源陶基型汽車專用電子標簽。它支持在自由交通環境下對車輛的可靠識別。
汽車專用的RFID標簽具有全球唯一ID號,無法偽造,這樣就杜絕了假牌,套牌存在的可能。也可以實現在120公里的狀態下可靠識別。
我們現在用協議是在過渡時期使用,后面我們將致力于自主知識產權,為我國的車輛建立一個自主信息支撐體系。
信息卡的安裝方式。對于資源性的應用,它的特點就是芯片存儲的有效的信息。
難點實現是實現了在5.5米高對車輛自由流、高速度、大容量的讀寫能力。應用了RFID,視頻識別,地干線圈、地磁傳感,激光探測等多技術識別機制。對車輛實行精細化管理。
感知信源包括車輛電子信息卡,物理車牌,駕駛員,路網環境,車輛的其他信息等。
基站集群包括:RFID基站,雙模識別基站、手持式基站,車載式基站,公安專用基站等等。
網絡傳輸:要由公安專網(有線網絡無線網絡),必須通過公安安全接入平臺來實現和運營系統網絡的互通。
應用服務包括:公安服務(指揮調度、治安管理、治安管理)、商務服務(保險行業、城建系統、交通系統、稅務系統、公司用戶、環保行業、個人用戶),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應用服務系統管理平臺。同時在整個體系上,我們要對整個物聯網進行安全和運維保障系統,對于物聯網也是非常的重要,對于物聯網也是要對它進行一個大的安全體系設計。
公網的數據與公安網的數據,兩者之間通過公安網的安全接入平臺進入。這里有嚴格的準入體系。
這樣基于物聯網的大框架體系就比較全了。這是基于物聯網體系的安全體系框架的設計。
以前我們都沒有這樣一個規范化的手段,安全體系的設計,導致一些不安全。這里我們就有了總體的安全設計,包括通過互聯網體系的框架設計,信源層的安全,基站系統的安全,還有應用的安全。應用里面是針對用戶,SSLVPN、CA認證,應用防火墻。網絡安全是安全入侵控制,安全訪問控制。對于系統的安全,有病毒防護、安全加固、安全檢測、安全審計,我們對整個大的系統還要進行管理運維,對于這個系統總的系統安全涉及到方方面面,這么多的設計都是為了保障我們系統的安全。
最后介紹一下功能服務。功能服務里運營系統是建立在這個服務架構系統上。要對客戶管理、訂購管理、帳戶管理等等。運營服務平臺里面有門戶網站服務系統、信息服務子系統、清分結算子系統等。
下面我重點介紹一下公安系統的服務功能。這里面從大的方面包含了治安管理、指揮調度、交通管理。治安管理里面有基站采集、數據庫,卡口的管理,黑名單的攔截,指揮調度,交通管理,電子車牌的監控,尾氣查詢等等。
還可以對三種車輛進行一些重點的布控,套牌車的管理,被盜搶車、事故車的跟蹤監控。出租車:出城自動登記、雙卡匹配,無駕駛證提示功能;公交車:出勤率統計、調度管理、時間調配;危化車:形勢線路管理,軌跡追蹤。對于油罐車這樣的危險品車不允許在一般的隧道里行駛,要對他進行路線的管理。
黑名單的檢測。怎么來具體的實現對套牌車的管理,視頻抓拍車輛是RFID系統車,但是沒有RFID車輛信息,被列為套牌車,然后列入黑名單進行處理。
被盜搶車、事故車跟蹤監控。通過推斷被盜搶車輛、事故車輛的時間、地點、并與車輛歷史記錄相吻合,可列為黑名單車。
出租車的管理,對于出租車車主的保護以及對客人的安全保護。同時出租車牌照與運營證都要合法,但有案情沒有結清的,給予報警提示。出租車牌照已推移或拍照被吊銷的,列為嫌疑并報警。
危化車的管理,流量的采集可以實現更精確的管控功能。對所有的車輛都可以提供這樣的信息服務。包括車輛超速、套牌車管控、肇事逃逸管控等管理。
通過基于物聯網的改制之后的系統,影響整個警務機制。以信息化帶動警務現代化,實現大整合、高共享、流程和的工作模式,信息資源一點采集全局共享,提高跨部門協同作和破案方芳能力固化警務運行機制的改革。
應用前是孤島管理,人工查驗,事后追蹤。應用后,是大整合、高共享、流程和的工作模式。是網絡化治安防空,事前預警,跨部門的協同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