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有意收購AMD?處理器授權提供商ARM的首席執行官Warren East表示,沒有這樣的事。
ARM 第一季財報創出最高紀錄。East表示,在關于第一季業績的分析師討論會上,有人向他和首席財務官Tim Score問起AMD,他簡單地回答說,長期以來ARM一直想將IP授權給AMD,正如ARM的股東們期望的那樣,由于目前AMD正在重新考慮其戰略選擇,顯然促成這件事的“機會增大”。
過去20年里,AMD一直堅持x86處理器架構,但是現在AMD可能拋棄該架構,或至少利用ARM處理器來加強該架構——這聽上去似乎是個十分大膽的想法,但是顯然有道理。當然,這種事不可能在一夜之間發生。由于AMD的x86處理器在一些應用中根深蒂固,擺脫它可能需要幾年時間由于,但放棄它的基本理由似乎很有說服力。
而且此舉也有利于ARM對抗英特爾,以及加強其在IBM/Globalfoundries通用平臺架構(Common Platform Architecture)陣營中的地位。
自從AMD把提供x86內核作為其主要業務以來,一直處于英特爾的陰影之下。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英特爾是該架構的定義者,而AMD則是一個試圖以更優惠的價格提供代碼兼容的處理器的追隨者。英特爾作為財大氣粗的市場領頭羊,總是能夠綜合利用價格與制造優勢來保持對AMD的壓力。
確實,由于無力繼續開發先進制造工藝,并在開發微處理器的同時耗費數十億美元建造采用這些先進技術的晶圓廠,AMD兩年前被迫甩掉了自己的制造業務。這導致了Globalfoundries公司的誕生,該公司目前是AMD的代工伙伴之一。
當英特爾的追隨者還是基于ARM的領跑者?
但是,從簡單的多核(multicore)向眾核(many-core)處理轉變,對于AMD這樣的公司來說顯然也是一個根本性轉變。軟件變得更加重要,在某種程度上,軟件重新設定了競爭模式。英特爾對于如何有效利用眾核處理器芯片,像其它廠商一樣心里沒數,可能還不如別人知道得多。因此現在是AMD轉向新戰場的大好時機。
雖然AMD一心專注于x86架構,但它的主要訴求是使其IC性能接近英特爾的產品。隨著多核的發展,跟上英特爾的步伐越來越困難,而且對于AMD這樣只涉足PC市場的芯片設計公司來說,不停地追趕英特爾,代價可能變得極高,使其難以承受。
AMD追蹤英特爾的唯一戰利品,就是堆積如山的開支,以及永遠只能跟著英特爾跑,而英特爾自己可能不是總能找對前進方向。
但如果AMD加入更加廣闊的ARM生態系統,通過每款芯片獲得幾百萬美元和百分之幾的版稅,得到現成的架構,這樣就有時間專注于系統層面上的性能。隨著完整版Windows可以用于ARM處理器,這可能將使AMD不僅可以奮戰在PC市場,而且能夠滿足許多OEM廠商的更廣泛的消費平臺型需求。
這可以讓AMD跳出利潤微薄的PC市場,進入更廣闊的天地,游刃于從手機、平板電腦到PC的各個領域。AMD將因此面臨三星等巨頭的競爭,但AMD必須愿意通過生產一些東西來創造價值。
現在,選擇Windows運行在x86還是Windows運行在ARM上,變成了選擇哪種情形功率效率更高,以及客戶偏愛哪個。
微軟與ARM高管將出席一個即將召開的Fusion開發會議并發表主旨演講,可能從中看出一些端倪。這次會議將于6月13-16日在美國華盛頓州貝爾維尤市舉行,包括50多場技術研討會,涉及多媒體、用戶界面、商用與高性能計算和安全等領域。貝爾維尤市是微軟總部的后院。
這次會議可能是宣布擴展Fusion范圍的好機會,使之包括授權內核,如Cortex-A系列內核或Mali圖形x86內核。
如果董事會作出與ARM結盟的戰略決策,可能也符合AMD首席執行官離職的事實。Dirk Meyer在2011年1月辭去AMD首席執行官的職務,當時有報導暗示,他是被迫辭職,因為董事會對AMD缺乏主打平板電腦和移動市場的芯片感到不滿。
現在的問題可能是,在快速擴張的PC產業,處境困難的AMD根本無力為這些不同領域和性能要求設計出合適的芯片。但這正是擺脫x86桎梏并讓ARM承擔一些困難工作的原因。而且錯過平板電腦熱潮之后,ARM授權將為AMD向市場推出芯片和收回失地提供最快的捷徑。
AMD的授權活動,當然完全符合ARM與英特爾商戰的需求。確實,這將使ARM代替AMD,成為英特爾的首要對手,壓迫這家全球最大的芯片廠商并使之陷入困境。
當x86架構不值得有第二供應商的時候,這對第一芯片供應商的價值有什么影響呢?
ARM不可能收購AMD
有一件事可能攪亂這種情況,即如果作為其戰略考慮的組成部分,AMD董事會偏向于把公司出售給一家資金雄厚并熱衷于收購現成產品線、IC工程團隊和客戶的公司。
因此ARM是否可能投標競購AMD?我對此感到懷疑。
即使ARM現在以驚人的速度積聚資金,并可能利用借款來求購AMD,這種變身為芯片設計公司的舉動,本身也與Warren East繼承下來并加以培育的商業模式相悖。
在芯片市場的微控制器領域,ARM曾經有收購其它公司的沖動。2004年1月,ARM宣布計劃收購Triscend公司。后者從事開發可配置系統芯片器件與可定制微控制器。到2月份,ARM的收購企圖失敗,據信ARM的那些被授權公司的勸告起了作用。2004年3月,FPGA公司賽靈思宣布將收購 Triscend。
同樣,一門心思想通過收購AMD來與英特爾叫板,可能引發ARM被授權廠商們的強烈反對。ARM旗下的AMD將成為它們的競爭對手。在AMD準備向ARM付錢以加入這個俱樂部的時候,為什么要花錢購買AMD呢?
出于這些原因,AMD作為致力于多核IC的獨立芯片設計公司,使得使用ARM架構看來是最具成本效益和最可能的結果。這進而可能促使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要重新考慮一些戰略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