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6日,賽靈思成立25周年慶典在北京舉行。作為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的發明者,賽靈思在當天還發布了Virtex-6和Spartan-6兩個系列的FPGA新品,并向業界推出了該公司獨創的目標設計平臺概念。《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了賽靈思公司全球資深副總裁湯立人,請他對FPGA發展前景、新產品技術優勢及目標設計平臺的作用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可編程邏輯面臨更大機遇
記者:賽靈思公司從事可編程邏輯技術已有25年的歷史,在這25年中,FPGA在半導體產業中所處的地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湯立人:在FPGA誕生之初,可編程邏輯主要用于系統外圍,而今天已經被應用于系統的核心。當FPGA被用于中心控制或數字信號處理任務時,所有的系統功能都可在FPGA內實現。如今,FPGA已經發展成為在眾多應用和市場中可替代ASIC(專用集成電路)和ASSP(專用標準電路)器件的高度靈活的解決方案。
當前,可編程邏輯技術正面臨比以往更大的機遇。電子產品的市場是由消費者的需求推動的,而目前需求變化非常快,市場也不斷細分且更加專業化,這就意味著半導體和系統公司必須更快地把產品推向市場,而FPGA的優勢就在于研發周期短。
產品開發成本的上升和資金的短缺同樣為FPGA產品提供了機遇。舉例而言,開發一個45nm的ASSP產品成本至少需要6000萬美元,而32nm產品開發成本更會達到1億美元。研發成本的上升使得半導體廠商在開發一個新的產品項目的時候都會變得非常的謹慎。對于一些市場空間有限細分領域,ASIC和ASSP廠商只能放棄,而這就為研發成本低廉的FPGA創造了機會。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可編程邏輯技術勢在必行。
記者:在你看來,過去的25年中有什么事是最值得賽靈思公司自豪的?
湯立人:從公司角度而言,賽靈思最為自豪的當然是發明了FPGA;但從我個人在賽靈思工作18年的經歷來看,賽靈思最值得驕傲的是業務的多元化。現在,賽靈思的產品不僅在通信領域,航空和國防領域,而且在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工業、醫療和科學電子等諸多領域都有快速的發展。事實上,從2000年之后賽靈思就開始從事業務多元化的變革,這也使得我們在景氣低迷時比其他公司有更好的表現。
新產品采用最新工藝技術
記者:賽靈思的競爭對手在他們的新產品中采用了40nm工藝技術。今天,賽靈思推出了新的FPGA產品系列——— Virtex-6和Spartan-6,這兩個系列產品優勢何在?
湯立人:Virtex-6和Spartan-6FPGA采用了聯電和三星的最新的40nm和45nm工藝,功耗為前一代產品的1/2,功能是原來的兩倍。從架構上來說,今天推出的兩個系列產品與Virtex-5的架構非常相似,而Virtex-5采用的是65nm技術,基本上占該工藝節點90%以上的市場份額。所以,我們在繼續保持這種成功架構的同時對其做了改善和優化,其中Spartan-6采用了45nm工藝技術。
記者:我們知道,賽靈思的Virtex-5系列的確是非常成功的,也獲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與Virtex-5相比,Virtex-6有什么特點?
湯立人:這兩個系列產品都有自己的創新點,像Virtex-5系列產品主要創新點是有6個查找表,那么Virtex-6的創新點在于其高速串行能力,它的邏輯密度是Virtex-5的兩倍,同時功耗也大幅度降低。雖然二者是同一架構的,但是技術特征不一樣。Virtex-6作為面向客戶需求而又提供的集成化目標設計平臺,將成為系統可編程設計的基石。我們認為Virtex-6應該會比Virtex-5獲得更大的市場成功。
目標設計平臺完成八成工作
記者:賽靈思一直強調自己是一個可編程邏輯解決方案供應商,今天又提出了目標設計平臺的概念。在FPGA器件、目標設計平臺和賽靈思提供的解決方案三者之間有什么內在聯系?
湯立人:創建目標設計平臺就意味著我們給客戶的不是簡單的IC產品,而是通過這樣一個平臺能夠讓我們客戶更早開始、更快結束他們產品的開發過程。
賽靈思目標設計平臺包括基礎平臺、特定領域平臺和市場專用平臺3個部分。基礎平臺包括Virtex-6和Spartan-6器件、基礎IP、設計軟件以及基礎開發板;基礎平臺之上的特定領域平臺通常集成一組可預測的、可靠且智能的專用技術;特定領域平臺之上的市場專用平臺綜合多種相關技術,可幫助軟件或硬件開發人員快速構建并運行特殊的應用或解決方案,針對特定市場而優化。
記者:在目標設計平臺的概念提出之后,賽靈思在為客戶提供服務方面與以前會有什么區別?你預計客戶對目標設計平臺的認可度會有多高?
湯立人: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資金的捉襟見肘都將驅動目標設計平臺的廣泛應用。盡管目標設計平臺的概念還是初次提出,但這個概念所包含的內容或者元素是早就已經存在的,比如我們已經談到的基礎開發板、FPGA器件等等,它們以前都是作為分離的部分存在的。但是客戶更希望我們把基礎開發、參考設計等分離元素打包在一起,以一種統一方案的形式提供給他們,這就是我們提出目標設計平臺的初衷。
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之下,客戶希望獲得低成本的完整開發平臺,從而將資源專注到做優化差異化的設計,這也是我們現在推出目標設計平臺這一概念的原因。事實上,利用目標設計平臺,80%的開發工作已經被完成,客戶只需要完成剩下20%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