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通信與網絡 > 設計應用 > 一種UHF無源RFID標簽芯片阻抗測試方法研究
一種UHF無源RFID標簽芯片阻抗測試方法研究
來源:電子技術應用2011年第4期
楊躍勝1,2,武岳山1,2,熊立志2,田 平2,李 曼1,2
1.西北大學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7; 2.深圳市遠望谷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057
摘要: 提出一種用于UHF無源RFID標簽芯片阻抗測試的新方法。利用ADS仿真軟件對測試原理進行了仿真并實際制作了測試板。利用設計的測試板對NXP_XM芯片和Impinj_Monza4芯片進行了測試,分析了誤差產生的原因,最終測試結果符合預期效果。
中圖分類號: TN49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0258-7998(2011)04-0061-03
Research of impedance measurement for UHF passive RFID tag chips
Yang Yuesheng1,2,Wu Yueshan1,2,Xiong Lizhi2,Tian Ping2,Li Man1,2
1.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710127,China; 2.Inveng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Shenzhen 518057,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a novel method of impedance measurement for UHF passive RFID tag chips. The principle of test is simulated and test board is produced. The NXP_XM chip and Impinj_Monza4 chips impedance are tested by using the test board. The causes of error can be analyzed. Finally, the test results meet the expected results.
Key words : impedance;RFID;chips of tag;integrated circuit;ultra high frequency


    射頻識別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系統由閱讀器和電子標簽組成,天線是閱讀器和電子標簽通信的橋梁。為了使閱讀器發射的射頻能量最大限度地被無源標簽天線所吸收,理論要求電子標簽天線和標簽芯片阻抗達到共軛匹配。即UHF頻段無源RFID單芯片的阻抗值,直接決定著電子標簽天線設計,進而影響電子標簽的性能。
    UHF頻段無源RFID電子標簽采用反射調制原理工作,其原理決定了電子標簽芯片阻抗具有UHF頻段、無源、時變性、非線性等復雜特性,尤其是對于尺寸不足1 mm2的單芯片,本身即存在著尺寸小、射頻影響等困難,導致常規的測試方法很難準確地對電子標簽芯片阻抗進行測試。本文研究了UHF無源單芯片阻抗測試方法,通過對標準芯片阻抗測試,對測試方法進行了檢驗。
1 測試原理
    對于UHF頻段無源電子標簽工作特征而言,由于單芯片工作在UHF頻段,通過標簽芯片pad的任何引線都將產生寄生電容或者寄生電感,從而對芯片阻抗測試產生影響。同時,采用常規的測試方法,引線的長度和寬度很難把握,測試的重復性差,不利于標簽芯片阻抗的準確測試。本文采用傳輸線阻抗匹配網絡對芯片阻抗進行測試,較好地解決了實際測試中面臨的接入困難等問題。
    由分布參數電路理論可知,在UHF頻段,傳輸線的寬度和長度影響著傳輸線特性阻抗值。例如本文所使用的平行雙導線,其工作頻帶很寬,可用于1 GHz以下所有頻率中,平行雙導線的特性阻抗值[3]如式(1)所示:
    
式中,a為平行雙導線中心的距離,b為平行雙導線單根導線的寬度。
    利用傳輸線此特性,構建一個傳輸線阻抗匹配網絡模型,如圖1所示。左端為匹配網絡的前端電路,輸入能量為芯片正常工作狀態下的最小功耗,參考阻抗可以用一個阻抗為50 Ω的電阻R0代替。終端開路的λ/4的傳輸線相當于短路,實現阻抗變換,在λ/4傳輸線末端并聯一段終端短路的短截線,此段短截線相當于一個感抗元件。芯片一般呈現容性,并聯在λ/4傳輸線末端,通過改變短截線終端與芯片的距離Lλ,可以改變短截線引入的感抗大小,進而與芯片阻抗達到共軛匹配。當芯片與匹配網絡達到共軛匹配狀態時,芯片兩端的回波損耗S11最小,即芯片幾乎吸收了前端電路傳輸的所有能量,并且是正常工作的最小能量。通過觀察回波損耗S11的值,用以確定最優的傳輸線阻抗Z0以及短截線距離芯片的長度Lλ,反推此時的阻抗網絡,即可獲得無源RFID標簽芯片在工作狀態時的輸入阻抗。


    圖2為阻抗匹配網絡的等效電路,YR0代表電阻R0經λ/4傳輸線變換后的輸入導納,Ys代表末端短路的短接線在芯片連接處的輸入導納,Ychip代表芯片的輸入導納。Ychip和YR0、Ys相并聯。由傳輸線相關理論[4]可得:
  


    實際測試模型如圖3所示,讀寫器和可調衰減器通過同軸線相連,其輸出口參考阻抗均為50 Ω。運行讀寫器,將其頻率設置為915 MHz,通過調節可調衰減器,減小輸入阻抗匹配網絡的能量,同時調節傳輸線阻抗Z0以及短截線終端距離芯片的距離Lλ,使芯片能夠獲得正常工作的最小能量。此時,將Z0和Lλ的值代入式(8)即可得到芯片在最低功耗下的阻抗值。

2 仿真分析
    利用ADS仿真軟件對阻抗測試模型進行仿真,標簽芯片接口用Term1表示,輸出阻抗可以按照芯片的標準阻抗設定;閱讀器與衰減器串聯之后的輸出接口用Term2表示,輸出阻抗為50 Ω;物理長度為λ/4的傳輸線模型用TL1表示,其角度為90 deg,特性阻抗為Z0。在915 MHz頻點,將Term1的阻抗值用NXP_XM芯片data-
sheet所規定的阻抗值18.1-149*j代替時,得到最優阻抗Z0為250 Ω
    從圖4所示標準芯片的回波損耗仿真圖形可以看出,標準芯片與阻抗匹配網絡已經達到比較好的匹配狀態,證明測試原理有效。

3 實際測試及誤差分析
    基于以上仿真制作測試板。結合芯片封裝形式以及SMA頭的寬度,選擇平行雙線的中心距為4.15 mm,利用式(1),計算平行雙線寬度b值及對應的Z0值如表1所示,依據表1所示的計算值可以制作出測試板。為了提高測試板的抗干擾能力,SMA頭接入信號后首先通過一個巴倫,將非平衡信號轉換成平衡信號,然后再接到后端的平行雙導線。

    測試板材料將對傳輸線上的波長產生影響,結合傳輸線理論,對于終端開路的傳輸線而言,當0<z<&lambda;/4時,輸入阻抗呈現容性;當z=&lambda;/4時,輸入阻抗為0,相當于短路;當&lambda;/4<z<&lambda;/2時,輸入阻抗呈現感性;其中z為傳輸線的長度。利用網絡分析儀進行實際測試得知,該傳輸線上的波長為252 mm,芯片應該放在&lambda;/4處,即距離輸出端口63 mm處。
    利用此測試板對工作在915 MHz的標準芯片進行測試,獲得最優的Z0和L&lambda;值,代入公式(8)即可得到NXP_XM芯片阻抗為:17.1-j145;Impinj_Monza4芯片阻抗為:10.2-j142 &Omega;。而datasheet所給出的NXP_XM芯片阻抗為:18.1-j149;Impinj_Monza4單端口連接芯片阻抗為:11-j143 &Omega;。測試標準芯片所得阻抗值與芯片的datasheet相比略有偏差。
    誤差產生的原因如下:(1)任何芯片阻抗值均具有離散性,這是由芯片本身的質量所決定的,所作的測試僅僅是對標準芯片的個別測試,而datasheet所給出的結果是一定數量的芯片阻抗取其平均值所得。(2)從仿真中可以看出,短截線與芯片距離的微小偏差便會對芯片的阻抗產生影響,可以利用多次讀數取平均值減小誤差。(3)作為通用測試板,傳輸線阻抗值與芯片測試所需要的值會有偏差,但是通過計算之后發現影響不大,依然能夠保證較低的回波損耗值。
    本文提出一種UHF頻段無源RFID標簽芯片在最低功耗工作狀態下的阻抗測試方法,其測試方法簡單、準確性高、實際應用性強。利用該測試方法對工作在單個頻點的芯片阻抗進行測試,同時通過多頻點測試,可以測得一個頻段內芯片的阻抗值變化情況。另外,該測試方法在測試板中引入了巴倫,提高了測試板抗干擾能力。此UHF無源單芯片阻抗測試的新方法改善了傳統測試方法的不足,提高了測試的精準度,為下一步頻段內阻抗測試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 KLAUS F.射頻識別(RFID)技術[M].陳大才,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1.
[2] MURFETT D.The challenge of testing RFID integrated circuits[J].In IEEE Int.Electron.Design,Test,Appl.Workshop,2004(6):410-412.
[3] 黃玉蘭.射頻電路理論與設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
[4] DEVENDRA K M.Radio-frequency and microwave communication circuits analysis and design,Second Edition[M].張肇義,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
[5] 李云華,劉弈昌.標簽芯片阻抗的在線測量[J].射頻識別,2010(2).
[6] MATS L,HAWRYLAK P,MICKLE M.In-situ characterization of passive RFID tag performance at absolute minimum power levels[J].In IEEE AP-S Int.Symp.,2007(7):2741-2744.
[7] PURSULA P,SANDSTROM D,JAAKKOLA K.Backscattering-based measurement of reactive antenna input impedance[J].IEEE Trans.Antennas Prapag.,2008,56(2):469-474.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在线视频免费 | 欧美人成片免费看视频不卡 | 羞羞网站视频 | 91短视频版在线观看免费大全 |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爽免费视频 | 久操视频在线 | 一二三四视频社区5在线高清视频 | 国产成人人人爆出白浆 | 国产特黄特色a级在线视 | 成年人视频在线播放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 | 日韩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 伊人激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 成人另类视频 | 久久怡红院亚欧成人影院 |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张柏芝 | 日本三级带日本三级带黄首页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永久牛牛 | 高h浪诱受肉耽文 | 色黄大片女爽一次 | 欧美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在线观看 | 午夜剧场免费观看 | 人人爽人人拍 | 欧美福利视频网 |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视频 | 中文字幕影院 | 韩日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又黄又免费aaaa视频 | 天天激情综合 |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 | 日日夜夜人人 | 久久成人免费大片 | 欧美三级在线观看不卡视频 | xxx毛片| 国产精品伦一区二区三级视频 | 一级黄色小视频 | 亚洲免费在线看 | 第一页综合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