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通信與網絡 > 設計應用 > PLC控制系統現場應用的抗干擾問題淺析
PLC控制系統現場應用的抗干擾問題淺析
網絡
摘要: 要提高控制系統可靠性,一方面要求控制系統生產廠家用提高設備的抗干擾能力;另一方面,要求在工程設計、安裝施工和使用維護中引起高度重視,多方配合才能解決問題,有效地增強系統的抗干擾性能。
Abstract:
Key words :

1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基于plc的自動化系統在工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plc系統的可靠性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安全生產和經濟運行,系統的抗干擾能力關系到整個系統可靠運行。自動化系統中所使用的各種類型控制系統,有的是集中安裝在控制室,有的是安裝在生產現場和各電機設備上,它們大多處在強電電路和設備所造成的惡劣電磁環境中。要提高控制系統可靠性,一方面要求控制系統生產廠家用提高設備的抗干擾能力;另一方面,要求在工程設計、安裝施工和使用維護中引起高度重視,多方配合才能解決問題,有效地增強系統的抗干擾性能。

2  plc干擾源及對系統的影響
           
  2.1 干擾一般分類
           
  干擾類型通常按干擾產生的原因、噪聲干擾模式和噪聲的波形性質的不同劃分。其中:按噪聲產生的原因不同,分為放電噪聲、浪涌噪聲、高頻振蕩噪聲等;按噪聲的波形、性質不同,分為持續噪聲、偶發噪聲等;按噪聲干擾模式不同,分為共模干擾和差模干擾。共模干擾和差模干擾是一種比較常用的分類方法。共模干擾是信號對地的電位差,主要由電網串入、地電位差及空間電磁輻射在信號線上感應的共態(同方向)電壓迭加所形成。共模電壓有時較大,特別是采用隔離性能差的配電器供電室,變送器輸出信號的共模電壓普遍較高,有的可高達130v以上。共模電壓通過不對稱電路可轉換成差模電壓,直接影響測控信號,造成元器件損壞(這就是一些系統i/o模件損壞率較高的主要原因),這種共模干擾可為直流、亦可為交流。差模干擾是指作用于信號兩極間的干擾電壓,主要由空間電磁場在信號間耦合感應及由不平衡電路轉換共模干擾所形成的電壓,這種讓直接疊加在信號上,直接影響測量與控制精度。

  2.2 控制系統中電磁干擾的主要來源
           
  2.2.1空間的輻射干擾
           
  空間的輻射電磁場(emi)主要是由電力網絡、電氣設備的暫態過程、雷電、無線電廣播、電視、雷達、高頻感應加熱設備等產生的,通常稱為輻射干擾,其分布極為復雜。若控制系統系統置于所射頻場內,就受到輻射干擾,其影響主要通過兩條路徑:
           
  一是直接對控制系統內部的輻射,電路感應產生干擾;
           
  二是對控制系統通信內網絡的輻射,由通信線路的感應引入干擾。輻射干擾與現場設備布置及設備所產生的電磁場大小,特別是頻率有關,一般通過設置屏蔽電纜和控制系統局部屏蔽及高壓泄放元件進行保護。

  2.2.2 系統信號的干擾
           
  主要通過電源和信號線引入,通常稱為傳導干擾。這種干擾在我國工業現場較嚴重。
           
  (1) 來自電源的干擾。實踐證明,因電源引入的干擾造成控制系統故障的情況很多,筆者在某工程調試中遇到過,后更換隔離性能更高的控制系統電源,問題才得到解決。
           
  控制系統系統的正常供電電源均由電網供電。由于電網覆蓋范圍廣,它將受到所有空間電磁干擾而在線路上感應電壓和電路。尤其是電網內部的變化,如開關操作浪涌、大型電力設備起停、交直流傳動裝置引起的諧波、電網短路暫態沖擊等,都通過輸電線路傳到電源原邊。控制系統電源通常采用隔離電源,但其機構及制造工藝因素使其隔離性并不理想。實際上,由于分布參數特別是分布電容的存在,絕對隔離是不可能的。
           
  (2)來自信號線的干擾。與控制系統連接的各類信號傳輸線,除了傳輸有效的各類信息之外,總會有外部干擾信號侵入。此干擾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通過變送器供電電源或共用信號儀表的供電電源串入的電網干擾,這往往被忽視;二是信號線受空間電磁輻射感應的干擾,即信號線上的外部感應干擾,這是很嚴重的。由信號引入干擾會引起i/o信號工作異常和測量精度大大降低,嚴重時將引起元器件損傷。對于隔離性能差的系統,還將導致信號間互相干擾,引起共地系統總線回流,造成邏輯數據變化、誤動和死機。控制系統因信號引入干擾造成i/o模件損壞數相當嚴重,由此引起系統故障的情況也很多。
           
  (3) 來自接地系統混亂的干擾。接地是提高電子設備電磁兼容性(emc)的有效手段之一。正確的接地,既能抑制電磁干擾的,又能抑制設備向外發出干擾;而錯誤的接地,反而會引入嚴重的干擾信號,使控制系統系統無法正常工作。控制系統的地線包括系統地、屏蔽地、交流地和保護地等。接地系統混亂對控制系統系統的干擾主要是各個接地點電位分布不均,不同接地點間存在地電位差,引起地環路電流,影響系統正常工作。例如電纜屏蔽層必須一點接地,如果電纜屏蔽層兩端a、b都接地,就存在地電位差,有電流流過屏蔽層,當發生異常狀態,如雷擊時地線電流將增大。
           
  此外,屏蔽層、接地線和大地有可能構成閉合環路,在變化磁場的作用下,屏蔽層內有會出現感應電流,通過屏蔽層與芯線之間的耦合,形成干擾信號回路。若系統地與其它接地處理混亂,所產生的地環流就可能在地線上產生不等電位分布,影響控制系統內邏輯電路和模擬電路的正常工作。控制系統工作的邏輯電壓干擾容限較低,邏輯地電位的分布干擾容易影響控制系統的邏輯運算和數據存貯,造成數據混亂、程序跑飛或死機。模擬地電位的分布將導致測量精度下降,引起對信號測控的嚴重失真和誤動作。

  2.2.3  控制系統系統內部的干擾
           
  主要由系統內部元器件及電路間的相互電磁輻射產生,如邏輯電路相互輻射及其對模擬電路的影響,模擬地與邏輯地的相互影響及元器件間的相互不匹配使用等。這都屬于控制系統制造廠對系統內部進行電磁兼容設計的內容,比較復雜,作為應用部門是無法改變,可不必過多考慮,但要選擇具有較多應用業績或經過考驗的系統。
           
3  plc工程的抗干擾設計
            
  為了保證系統在工業電磁環境中免受或減少內外電磁干擾,必須從設計階段開始便采取三個方面抑制措施:抑制干擾源;切斷或衰減電磁干擾的傳播途徑;提高裝置和系統的抗干擾能力。這三點就是抑制電磁干擾的基本原則。控制系統的抗干擾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求制造單位設計生產出具有較強抗干擾能力的產品,且有賴于使用部門在工程設計、安裝施工和運行維護中予以全面考慮,并結合具有情況進行綜合設計,才能保證系統的電磁兼容性和運行可靠性。進行具體工程的抗干擾設計時,應主要以下兩個方面。

  3.1 設備選型
           
  在選擇設備時,首先要選擇有較高抗干擾能力的產品,其包括了電磁兼容性(emc),尤其是抗外部干擾能力,如采用浮空技術、隔離性能好的控制系統系統;其次還應了解生產廠給出的抗干擾指標,如共模擬制比、差模擬制比,耐壓能力、允許在多大電場強度和多高頻率的磁場強度環境中工作;另外是靠考查其在類似工作中的應用實績。在選擇國外進口產品要注意:我國是采用220v高內阻電網制式,而歐美地區是110v低內阻電網。由于我國電網內阻大,零點電位漂移大,地電位變化大;工業企業現場的電磁干擾至少要比歐美地區高4倍以上,對系統抗干擾性能要求更高,在國外能正常工作的控制系統產品在國內工業就不一定能可靠運行,這就要在采用國外產品時,按我國的標準(gb/t13926)合理選擇。

  3.2 綜合抗干擾設計
           
  主要考慮來自系統外部的幾種干擾的抑制措施。主要內容包括:對控制系統及外引線進行屏蔽以防空間輻射電磁干擾;對外引線進行隔離、濾波,特別是原理動力電纜,分層布置,以防通過外引線引入傳導電磁干擾;正確設計接地點和接地裝置,完善接地系統。另外還必須利用軟件手段,進一步提高系統的安全可靠性。

  3.3 采用性能優良的電源,抑制電網干擾
           
  在控制系統中,電源占有極重要的地位。電網干擾串入控制系統主要通過控制系統系統的供電電源(如cpu 電源、i/o電源等)、變送器供電電源和與控制系統系統具有直接電氣連接的儀表供電電源等耦合進入的。現在,對于控制系統系統供電的電源,一般都采用隔離性能較好電源,而對于變送器供電的電源和控制系統有直接電氣連接的儀表的供電電源,并沒受到足夠的重視,雖然采取了一定的隔離措施,但普遍還不夠,主要是使用的隔離變壓器分布參數大,抑制干擾能力差,經電源耦合而串入共模干擾、差模干擾。所以,對于變送器和共用信號儀表供電應選擇分布電容小、抑制帶大(如采用多次隔離和屏蔽及漏感技術)的配電器,以減少控制系統系統的干擾。
           
  此外,為保證電網不中斷,可采用在線式不間斷供電電源(ups)供電,提高供電的安全可靠性。并且ups還具有較強的干擾隔離性能,是一種理想電源。

  3.4 電纜的選擇及敷設
           
  為了減少動力電纜輻射電磁干擾,尤其是變頻裝置饋電電纜。在某工程中,采用了鎧裝屏蔽電力電纜,從而降低了動力線生產的電磁干擾,該工程投產后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不同類型的信號分別由不同電纜傳輸,信號電纜應按傳輸信號種類分層敷設,嚴禁用同一電纜的不同導線同時傳送動力電源和信號,避免信號線與動力電纜靠近平行敖設,以減少電磁干擾。

  3.5 硬件濾波及軟件抗干擾措施
           
  信號在接入機柜前,在信號線與地間并接電容,以減少共模干擾;在信號兩極間加裝濾波器可減少差模干擾。由于電磁干擾的復雜性,要根本消除干擾影響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控制系統的軟件設計和組態時,還應在軟件方面進行抗干擾處理,進一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常用的一些措施:數字濾波和工頻整形采樣,可有效消除周期性干擾;定時校正參考點電位,并采用動態零點,可有效防止電位漂移;采用信息冗余技術,設計相應的軟件標志位;采用間接跳轉,設置軟件陷阱等提高軟件結構可靠性。

  3.6 正確選擇接地點,完善接地系統
           
  接地的目的通常有兩個,其一為了安全,其二是為了抑制干擾。完善的接地系統是控制系統抗電磁干擾的重要措施之一。
           
  系統接地方式有:浮空方式、直接接地方式和電容接地三種方式。對dcs/plc控制系統而言,它屬低電平控制裝置,應采用直接接地方式。由于信號電纜分布電容和輸入裝置濾波等的影響,裝置之間的信號交換頻率一般都低于1mhz,所以系統接地線采用一點接地和串聯一點接地方式。集中布置的控制系統系統適于并聯一點接地方式,各裝置的柜體中心接地點以單獨的接地線引向接地極。如果裝置間距較大,應采用串聯一點接地方式。用一根大截面銅母線(或絕緣電纜)連接各裝置的柜體中心接地點,然后將接地母線直接連接接地極。接地線采用截面大于22mm2的銅導線,總母線使用截面大于60mm2的銅排。接地極的接地電阻小于2ω,接地極最好埋在距建筑物10~15m遠處,而且控制系統系統接地點必須與強電設備接地點相距10m以上。
           
  信號源接地時,屏蔽層應在信號側接地;不接地時,應在控制系統側接地;信號線中間有接頭時,屏蔽層應牢固連接并進行絕緣處理,一定要避免多點接地;多個測點信號的屏蔽雙絞線與多芯對絞總屏電纜連接時,各屏蔽層應相互連接好,并經絕緣處理。選擇適當的接地處單點接點。

4  結束語
           
  系統的干擾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因此在抗干擾設計中應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合理有效地抑制干擾,對有些干擾情況還需做具體分析,對癥下藥,才能夠使控制系統正常工作。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二区 | 免费看黄在线看 | 欧美亚洲色图视频 | 日本爽妇网 | 亚洲人成网站看在线播放 | 小黄漫画激情四射在线观看 | 刺激花蒂抽搐视频在线看 | 国产精品秒播无毒不卡 |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亚洲 | 日本α级片 | 欧美三级日韩三级 | 久99国产在线视频 | aaa在线观看视频高清视频 | 成人激情黄色 | 好色视频在线观看 |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 | 亚洲青青青网伊人精品 | 九九国产精品视频 | 毛片在线看免费 | 99视频国产在线 | 9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观看 | 99热在线免费播放 | 日韩wuma| 播播网手机在线播放 | 黄色网址在线播放 | 三级经典欧美激情 | 久久亚洲国产高清 | 丝袜制服国产 |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视频软件 | 亚洲国产激情在线一区 | 在线看一区 |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老湿机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亚洲最大成人网4438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 在线a人片免费观看不卡 | 欧美深夜福利视频 | 黄网免费观看 | 日韩欧美一级 | 一级毛片影院 | 日本中文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