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電信規劃研究院 呂新杰
日前,《財富》雜志公布了2011年世界500強排行榜名單,其中有20家電信企業上榜,通過全方位的比較,如將這些電信企業與500強企業的整體業績比較、與五年前500強中的電信企業進行縱向比較、將這些電信企業進行橫向比較、將這些電信企業和其他科技企業進行比較等等,我們可以從中發現一些很有意義的結論。
與傳統行業相比,通信業仍具吸引力
最新500強數據顯示,上榜的20家電信企業2010財年共取得了11359.6億美元的收入和1008.6億美元的利潤,收入利潤率為8.9%;而2010財年全球500強的平均收入利潤率是5.9%;通信業的收入利潤率高出了3個百分點。
在5年前,也就是在2006年500強榜單中,上榜的23家電信公司2005財年共取得了8294.2億美元的收入和319.5億美元的利潤,收入利潤率僅為3.9%;而2005財年全球500強的平均收入利潤率為6.4%,通信業的收入利潤率低了2.5個百分點。
經過5年時間,從低于500強的平均利潤率2.5個百分點到超出3個百分點,通信業交出了一份不錯的答卷。在內有轉型壓力外有金融危機困擾的前提下,通信業展示了自身的潛力和成長性,這說明相比于其他行業尤其是傳統行業,通信業仍具吸引力,不像想象中的那么悲觀。
從行業內部來看,轉型快的企業具有較高的收益率
2010財年,20家電信企業的收入利潤率平均為8.9%,超過這一均值的電信企業包括AT&T、沃達豐、西班牙電信等知名電信企業,而這些企業之所以能夠擁有高于平均水平的盈利性,很大程度上要歸因于它們及時而準確的轉型戰略。
AT&T推動電信業務與媒體業務無縫地銜接在一起,比如,其提供的IPTV就捆綁U-verse Voice服務,可以在電視機上顯示通話記錄、點擊撥號,還可以用手機遠程控制其他家用電器,讓用戶在獲得精彩的媒體內容的同時享受高質量的通信服務,借助電信能力實現與媒體的互動。
沃達豐在2006年的500強中是虧損最多的公司,但在2011年的500強中卻成為收益率最高的電信企業(收入利潤率高達17.4%)。沃達豐為什么能夠取得如此成功?關鍵就在于沃達豐公司進行了重新定位——成為一家平臺公司,并吸引合作伙伴、軟件開發者、客戶一起進行業務開發,沃達豐先后與微軟、雅虎、Ebay、谷歌、Youtube等在即時通信、移動廣告、移動電子商務、移動搜索、移動視頻等移動互聯網業務領域廣泛開展了合作,為用戶提供了高品質的整合服務和客戶體驗。
西班牙電信推出了RCS(富通信套件)服務,RCS綜合了語音、短信、彩信、即時消息、多媒體共享等多種溝通方式,充分提高了用戶的溝通效率。而且RCS從一開始就充分重視標準化和互通性,從網絡的標準化到終端應用的標準化,都保證不同運營商的用戶之間能良好互通。西班牙電信開放SMS、MMS、位置等電信能力,供第三方開發者使用;西班牙電信從2009年開始在西班牙、英國推廣Mashup應用,在西班牙已經有超過1800個開發團體。
相比AT&T、沃達豐、西班牙電信等電信企業,我國運營企業在轉型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在收入利潤率指標上也有所體現:2006年的500強數據顯示,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收入利潤率分別是18%和10%,而2011年的500強數據顯示,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收入利潤率分別下滑到12.7%和0.7%。
蘋果、谷歌等新興科技企業對通信業影響巨大
和2006年的23家企業數量相比,2011年的500強中,電信企業的數量縮減到20家。而且和去年相比,此次進入500強的電信企業除NTT、墨西哥的美洲電信、軟銀、美國直播電視集團、澳大利亞電信外,其余15家排名均出現下滑。
與之相對應的是,蘋果、谷歌等新興科技企業在榜單上排名的迅速飆升。2006年初次上榜的蘋果公司僅名列492位,2011年其排名迅速攀升至111位,5年時間其營業收入和利潤分別增長了3.7倍和9.5倍,2010財年其收入利潤率達到21.5%。2006年谷歌公司還榜上無名,2011年其排名卻升至324位,收入利潤率高達29%。蘋果和谷歌這樣的上升速度和高收入利潤率是任何一家電信企業都難以企及的。
而且,傳統電信企業的上榜數量縮減、排名下滑和終端廠商、互聯網企業等“火箭式”的發展是有直接關系的。在傳統的電信運營中,只有運營商才有能力接觸到最終客戶,內容或者服務提供商等必須依附于運營商。但隨著產業鏈其他環節的全力擴張,很多終端廠商、服務提供商等開始利用電信數據通道直接為用戶提供應用,甚至直接擁有客戶。
蘋果、谷歌等設有專門的應用商店,鼓勵應用開發商直接給用戶提供應用,這實際上是繞過了運營商,這種平臺模式不僅有助于應用開發商銷售離線應用,還有助于其發展長期用戶。用戶通過Kindle終端可以直接向Amazon購買電子書籍,此外游戲終端、音樂終端等更多的專業連接服務的終端也層出不窮。這些都嚴重沖擊著電信企業的固有用戶基礎,進而導致其業績受到影響。
重新定位、及時轉型,是電信企業基業長青的關鍵
對于電信企業來說,競爭已不僅僅來自行業內部,終端企業、互聯網企業等都在動搖其價值鏈的核心地位,使運營商的管道化趨勢日益明顯。
面對嚴峻的形勢,電信企業需要重新定位。未來電信企業除提供最基本的管道和語音、短信、彩信等通信服務外,更重要的是提供差異化的專有服務和開放電信能力搭建差異化的數字內容集成平臺。
專有服務指給用戶提供專用的融合服務,比如前面提到的AT&T的IPTV服務。數字內容集成平臺指構建一個數字內容產品的“沃爾瑪超市”,比如前面提到的沃達豐和西班牙電信的例子,為上游的數字內容產品供應商和下游的購買者做好支付、售后等服務,進而實現自身價值的增值;沃爾瑪公司今年繼續穩居500強榜首,電信企業通過向數字內容產品“沃爾瑪超市”轉型,也有望重塑或延續昔日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