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4日消息,網易科技今日早間從可靠渠道獲悉,谷歌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將于今日宣布離職。據曾與李開復共事的消息靈通人士透露,未來李開復將考慮設立專項資金幫助青年創業。盡管目前仍無法判斷他的離開對谷歌造成怎樣的影響,但離職一事已對谷歌技術團隊的員工造成沖擊。
?
??? 據了解,谷歌中國將于今日早間9時召開全體員工大會,并宣布李開復離職的消息,谷歌公關部未對這一消息作出更多評論。這是互聯網上多年如一日般謠傳李開復離職的傳聞后,唯一得到證實的一次。
加盟谷歌組建中國團隊
?
??? 從知春路的微軟中國研發中心至五道口的谷歌公司車程不過二十分鐘,李開復卻用了半年以上的時間走完這段路程。為了阻止李開復加盟谷歌,微軟一紙訴狀將李開復告上法庭,官司雖然最終以和解結束,但是卻將李開復加盟谷歌的日程推遲了近半年左右。
?
??? 結束官司后的李開復于2005年12月正式履行谷歌大中華區總裁的職務,當時他對谷歌提出了兩大使命:一是雇傭最好的人才;二是使最多的中國用戶對谷歌的產品滿意。
?
??? 中國互聯網的特別之處在于:與傳統行業相比,中國公司在互聯網上更容易擊敗國外公司,谷歌宣布進入前,雅虎、eBay均在中國市場遭遇滑鐵盧。
?
??? 為此,李開復為谷歌總部開出了“本地化”的解決方案。首先,眾多前去谷歌應聘的人員發現主考官并非人力資源總監而是李開復本人,其次他宣布在中國招收50名關門弟子的消息迅速引起媒體對谷歌公司的關注,這些舉動為剛剛進入中國市場的谷歌節省了絕大部分的廣告支出并增加了媒體曝光度。
?
??? 2006年4月12日李開復帶領下的中國團隊迎來了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的視察,當日施密特親自宣布了Google的中文名稱“谷歌”,盡管中文名稱宣布后當時曾引來了業內的部分非議,但這一名稱還是在隨后的幾年內迅速取代了Google。
?
業績得到認可 離職流言四起
?? 2006年6月的一件小事成為業內第一次傳出李開復離職的離職傳聞,當時有外電報道稱谷歌創始人Sergey Brin表示將重估中國。隨后即有國內媒體猜測并撰寫報道稱谷歌將退出中國市場,李開復本人也將離職。
?
?? 這一事件的真實情況是Brin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谷歌正在全球各地進行政策評估,中國也不例外,這一言論被媒體誤讀為谷歌將重估中國市場。
?
?? 如果說因為國外媒體誤讀Brin采訪的內容而國內媒體繼續誤讀后引發了李開復離職傳聞的話,在2007年至2009年間的數次李開復離職傳聞則完全可以用無中生有形容。據曾與李開復長期共事的人士向網易科技透露,這些離職傳聞盡管每次均不攻自破,但他相信這與谷歌在進入中國后業績提升有著間接聯系。
?
?? 據日前《PCWorld》披露的數據顯示,谷歌和百度合計占中國互聯網搜索市場的95%份額,在移動搜索領域,谷歌和百度在其中分別占26.6%和26%的份額。此外,盡管百度與谷歌的市場份額之比仍然是接近3:1,但收入上的差距卻相差不多,谷歌雖然沒有擴大戰果,但已通過多年的努力拿下雅虎退出中國市場后被競爭對手吞噬的部分市場。
?
召開員工大會宣布離職
?
??? 官方并未透露此次離職原因,但有接近谷歌的人士表示:“作為谷歌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的角色其實非常難。他既要面對強勢的谷歌總部,還要面對谷歌在中國的本土化挑戰。”該人士表示,谷歌的文化注定了谷歌在中國會遭遇“非同尋常”的磨難。
?
?? 有可靠渠道的消息表明,未來李開復將考慮設立專項資金幫助青年創業。
?
?? “未來開復將設立一個類似于風險投資的專項資金用來幫助中國的年輕人創業,當然這個資金與目前的風險投資并不一樣,應該是一個全新的模式”據接近李開復的人士向網易科技透露,李開復在今年結束與谷歌的4年合同期后,谷歌總部向李開復提出了續約4年的要求,并附帶價值數億元的谷歌期權。
?
?? “其實谷歌總部提出續約和給予巨額期權后,開復答復他們的是需要考慮一下,2005年時還只有他一名員工,現在谷歌中國已經發展到了700多人。實際上當時他就已經想好要去創業了。不過后來谷歌中國遭遇了一些事情,從職業的角度而言,他認為應該處理好這些事情,等公司實現平穩發展后再離開。”據知情人士透露,李開復本人前不久曾向谷歌總部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市場推廣方案,他認為谷歌中國目前在產品和運營沒有問題,但在品牌推廣上仍需要進一步加強。這套提案被谷歌總部通過后,李開復認為自己的離開已經不會影響谷歌在華業務的拓展,因此提出了辭呈。
?
??? 該人士透露,李開復此前曾多次考慮過離開谷歌進行自主創業的計劃,但由于種種原因一直將這一計劃擱置了下來。直到現在谷歌中國的業務已經進入平穩期,各方面都較為穩健的時候后選擇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