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其基于網絡的虛擬專用網(VPN)來部署VoIP應用。他們希望,語音和數據網絡的融合有利于降低管理難度、減少運營成本、提高通訊效率。通過將語音和數據應用整合到統一IP網絡之中,企業可以充分利用現有LAN(局域網)和WAN(廣域網)投資,打造開放式且具可伸縮性的VoIP應用,以適應其特有的組織結構需要。語音和數據網絡的整合有望成為“定位我”(locateme)和IP軟電話(soft-phone)等新興IP電話功能的促成因素。然而,在用于數據應用的網絡中部署VoIP一類實時應用,這對網絡管理者提出了特有的挑戰。本文將重點探討如何在網絡IP通訊環境中成功部署VoIP應用。
影響VoIP通話質量的各種因素
用戶期望從VoIP通話中獲得類似于傳統語音網絡的通話質量。這就對工程技術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因為IP網絡必須考慮IP電話通話傳輸過程中發生的封包丟失、延遲和抖動等現象對通話質量的影響。引起封包丟失的原因很多,比如,以太網線錯誤和高度擁塞,這些現象會導致路由器緩沖溢出。延遲和抖動產生于聲音樣本的編碼、解碼和封包過程。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又可能致使聲音失真,增加完全聽懂對方的難度。
可靠基礎架構的重要性
為了減少此類間歇性質量問題,企業必須擁有一個能夠支持區別化應用的WAN基礎架構。基于MPLS(多協議標記交換)的VPN服務具有極高的可控性和靈活性,網絡管理者能夠借以實現對語音和數據流量的標記和分類。如此一來,他們將能夠緩解網絡邊緣以及IP網絡瓶頸部分的鏈路擁堵效應。該分類流程通過服務等級(CoS)隊列來區分應用的端對端處理模式,實時應用(如語音)將獲得高于非關鍵任務應用(如電子郵件)的優先級。與串聯式中心輻射型傳輸模式相比,MPLS提供了一種點對點網絡拓補結構,有利于降低端對端延遲的總體水平。其安全性與傳統幀中繼服務相當。提供啟用MPLS的網絡VPN的服務供應商是成功部署VoIP應用的關鍵一員。
服務質量事關語音傳輸成敗
在過渡到VoIP環境的過程中,最大的技術挑戰莫過于確保服務質量(QoS),LAN和WAN皆是如此。與常規數據應用不一樣,語音包對延遲和高封包延遲極其敏感。因此,VoIP網絡必須設計得當、配置正確,盡量保證實時封包傳輸的一致性和高效性。
在建立一個可靠的網絡基礎架構并明確QoS和CoS要求之后,則需采取一種全面的端對端實施模式。以下所列關鍵步驟旨在為成功部署“獻計獻策”。
在過渡到VoIP環境的過程中,最大的技術挑戰莫過于確保服務質量(QoS)。
關鍵步驟
1.評估網絡
通過網絡評估,可以確定企業網絡是否具備同時支持傳統數據應用和VoIP應用的能力。網絡管理者需要了解目前有哪些數據應用運行在LAN和WAN之中,了解其運行時間以及其性能是否達到要求。為了全面了解個別性能要求,必須區分出各種不同的應用類型。評估時可使用多種工具,包括數據采集軟件、網絡管理應用軟件和流量探測軟件。
除此之外,還需明確語音流量需求。針對每個要部署VoIP的站點,確定WAN需要支持的通話峰值流量。
2.選擇VoIP編解碼器
VoIP編解碼器指企業LAN和WAN中的編碼器/解碼器,用于轉換模擬信號并對語音包進行編碼,以便通過IP網絡進行傳輸。有多種由不同CPE供應商提供的編解碼器可供選擇。選擇編解碼器時需要考慮的首要因素是每次呼叫所消耗的帶寬量。G.711和G.729是企業VoIP部署中非常流行的兩種編解碼器;與通過G.729編碼的語音流相比,G.711音質表現出色。
G.711通常用于不存在帶寬問題的LAN環境,帶寬需求約為80kbps,其中包括開銷帶寬。G.729通常用于帶寬有限的WAN環境,帶寬需求約為30kbps,其中包括開銷帶寬。
獲得高平均意見得分和R-因子測量值是確保音質的關鍵。
3.計算指標
必須實施端對端VoIP模擬,包括延遲、封包丟失和抖動指標。在對音質進行總體評估時,一般將這些指標綜合起來考慮,這類評估包括R-因子或平均意見得分(MeanOpinionScore,MOS)。在語音通訊中,R-因子是對通過通訊網絡傳輸的人聲質量進行的主觀量化測量[分值從1(最差)到100(最好)不等]。MOS分值從1(最差)到5(最好)不等,通過一些經過訓練的聽者打分得出(但有些工具也可基于測量指標值預測MOS分值)。有多種工具可用于實施這類測試。VoIP模擬測試應以為各個站點確定的通話峰值流量為基礎。根據此類測試結果,可以確定各個站點的現有WAN端口是否預估得當。
4.考察結果
上一步的結果有助于確定下列問題的答案:
整個LAN和WAN中的現有應用能否達到性能要求?
LAN和WAN平臺中的延遲/抖動/封包丟失指標是否符合VoIP所需闕值要求?
預估VoIP質量(R-因子和MOS)是否符合提議環境的可接受指標?
各個站點的WAN是否具備支持數據和VoIP峰值通話流量的能力?
如果上述問題的答案均是肯定的,請繼續執行第5步。否則,請讓服務供應商和/或CPE供應商對問題進行評估并提供相應建議。
5.正確指派服務等級
為了確保實時語音應用在與數據應用同臺競爭時不受影響,必須正確指派CoS。提供QoS/CoS服務的MPLS服務供應商,可協助您建立傳輸隊列并指派相應帶寬。網絡發生擁堵時,傳輸隊列顯得尤為重要。
AT&T啟用MPLS的VPN網絡支持通過CoS傳輸隊列來區分以下幾種應用:實時、突高(BurstyHigh)、突低(BurstyLow)和常規(BestEffort)。VoIP應用屬于實時類,這類應用被歸入優先隊列,結果,語音包享有高于其他類別的絕對優先權。
這是MPLS網絡邊緣處的一個“嚴格”預估隊列,因而必須遵循入站規則。為這類應用分配帶寬時應以網絡需要支持的忙時同步通話量為基礎。如果對該隊列估計不足,則可能導致無法撥打更多VoIP電話,或者使整體VoIP通話質量下降。關鍵數據應用(即業務應用或延遲敏感度較高的應用)被歸入首選數據隊列(突高/突低)。所有非關鍵數據應用或未知應用均應歸入默認的常規隊列。
部署VoIP時需要考慮的其他因素
優化WAN帶寬
在低速WAN網絡中部署VoIP會帶來更多問題。即使將語音包放入優先隊列,語音包也有可能在數據包傳輸過程中到達。對于帶寬等于或低于768kbps的低速WAN連接,插入一個大型數據包所需時間也可能產生延遲,足以導致VoIP通話質量下降。利用多鏈路點對點協議(MultilinkPoint-to-PointProtocol,MLPPP)技術,可將大型數據包分割成小數據包,從而解決這一難題,并使數據插入延遲保持在合理水平。通過壓縮實時協議(compressedReal-TimeProtocol,cRTP)對標頭進行壓縮,可減少低速鏈路帶寬用量,節省更多網絡資源。
關鍵步驟
制定LANQoS策略
LAN擁有充足的帶寬(10Mbps、100Mbps),對于突發型傳統數據應用和實時型VoIP應用,完全能夠應付自如。然而,隨著LAN傳輸速率的增加,使用LAN集線器卻可能帶來額外的沖突。這又會導致封包丟失和抖動增加,結果使整體通話質量受到影響。如有可能:
移除LAN中的集線器設備,用配有高速上行端口的100MbpsLAN交換機代替。
LAN交換機和路由器接口應同時配對,以實現全雙工傳輸。雙工不匹配可能使封包損壞率偏高,并使VoIP通話質量下降。
應實施LANQoS策略,以確保基于網絡的木馬和病毒攻擊不對VoIP性能造成影響。許多LAN交換機供應商支持第2層QoS機制(802.1P)。
了解網址轉譯
網址轉譯(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NAT)通常用在防火墻和路由器中,用于“隱藏”內部IP地址,以免被外界發現。任何VoIP通話都包含兩個部分:呼叫信令信道(即H.323、SIP)和媒體流。呼叫信令信道含有IP尋址和控制信息,用于在兩個VoIP端點間建立單向媒體流(其中一個媒體流從源呼叫方傳向目的地址,另一媒體流則從目的地址的被呼叫方流向源呼叫方)。在信息指令通道中,目的IP地址用于把媒體流的流向告訴各個VoIP端點。
如果源呼叫方配有NAT設備,雖然可以建立通話,但源呼叫方將無法聽到目的方,因為目的方得不到源呼叫方用來接受媒體流的正確IP地址。之所以會出現這個問題,其原因在于,VoIP端點不知道源呼叫方采用了網址轉譯功能,而執行此操作的設備也不知道需要修改VoIP信令數據包。了解NAT給VoIP部署帶來的內在問題是十分重要的。有多種解決方案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其中包括使用因供應商而異的IPPBX、防火墻和基于路由器的各種機制。
小結
本文探討了在VoIP部署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各種要素。通過本文所描述的程序和指南,企業將能夠有效地評估其網絡現狀,并成功過渡到一體化的語音和數據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