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標簽制造成本的下降,RFID技術的應用必將更加廣泛,隨之帶來一系列安全與隱私問題。文中介紹了RFID應用可能產生的安全與隱私威脅,以及數據保護的若干方案,描述了一個假定應用場合中的安全威脅,主要介紹基于分級的RFID隱私保護方法。
射頻識別(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技術是射頻信號通過電磁耦合實現無接觸信息傳遞,并通過所傳遞的信息達到識別目的的技術。由于可以方便快捷的實現自動識別、信息共享等,RFID技術在交通運輸、倉儲管理、電子票務和電子支付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該系統通常由標簽、閱讀器和射頻網絡組成,標簽內存儲有一定格式的電子數據,常以此作為依據識別物體;閱讀器與標簽之間以約定的通信協議傳遞信息;射頻網絡主要由中間件、ONS(ObjectNameService)和IS(InformationSever)三部分組成,提供即時的信息交互功能。圖1所示為一個簡易的RFID系統構架,系統工作過程如下:
(1)閱讀器把查詢得到的標簽信息發送到中間件,中間件把收到的標簽代碼轉換為ONS可讀碼,然后通過轉換的代碼為ONS請求Is的URL,ONS解析與所傳輸代碼相應的URL并發回到中間件。
(2)使用獲得的URL和標簽信息,中間件查詢Is,Is在數據庫中尋找匹配信息。
(3)通過中間件或應用系統,Is把查詢到的信息發回給閱讀器。
1RFID的安全與隱私威脅
1.1RFID的隱私威脅
隱私權是個人有其信息不受侵犯的權利。在RFID系統中,射頻波能透過建筑物或金屬傳遞,使標簽和閱讀器可以嵌入到任何物體之中;其次閱讀器和標簽之間是無線通信,信道竊聽問題異常嚴重;再者,標簽資源有限,加密算法與接人過程相對簡單;以上原因讓攻擊者有大量漏洞可以使用,而對標簽的控制更使攻擊者獲取現實利益,由此增大了RFID系統的安全與隱私危險,下面是幾種常見的威脅。
1)跟蹤用戶攜帶有標簽或在購買帶標簽的商品時可能因為被監視而泄漏個人信息或暴露所在位置。
2)喜好威脅商品的標簽標明制造商、產品類型和其它特征,在顧客購買商品時會暴露顧客的品質偏好和個性特征。
3)布局威脅不管用戶的身份是否與標簽集關聯,每個人周圍都形成特定的標簽格局,廣告商可以利用這種布局跟蹤顧客。
4)泄密由于RFID系統讀取速度快,可以迅速對供應鏈中所有商品進行掃描并跟蹤變化等,而被用來竊取商業機密。
1.2RFID安全威脅的一個設想
相對于中高頻的RFID系統,工作在800MHz(歐洲)/900MHz(美國)的超市超高頻RFID系統的讀取距離更遠,數據率更高。但在這些工作頻率下,射頻波容易被水或金屬吸收而人體的主要成份就是水,射頻波會給人體帶來傷害;更重要的是,消費者購買罐裝飲料等商品時,由于射頻波被吸收使得閱讀器和標簽之間的通信不再精確,擾亂正常的支付過程。
下面描述一個對超市RFID系統工作構成嚴重威脅的場景。
(1)超市已構建RFID系統并實現倉儲管理、出售商品的自動化收費等功能,超市管理者使用的閱讀器可以讀寫商品標簽數據(寫標簽數據時需要接人密鑰),考慮到價格調整等因素,標簽數據必須能夠多次讀寫。
(2)移動RFID用戶自身攜帶有嵌入在手機或PDA中的閱讀器,該閱讀器可以掃描超市中商品的標簽以獲得產品的制造商、生產日期和價格等詳細信息。
(3)通過信道監聽信息截獲、暴力破解(利用定向天線和數字示波器監控標簽被讀取時的功率消耗,確定標簽何時接受了正確的密碼位)或其他人為因素,攻擊者得到寫標簽數據所需的接人密鑰。
(4)利用標簽的接人密鑰,攻擊者隨意修改標簽數據,更改商品價格,甚至“kill”標簽導致超市的商品管理和收費系統陷入混亂以謀取個人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