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版“大基金”猜想

    記者經梳理發現,在國家明確將集成電路產業上升至國家戰略后,各省市也在著手規劃落實本地區扶持政策,北京、天津、上海、山東、四川、安徽、甘肅等地都已明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政策,產業投資基金模式將成為首選。

    2013年12月,北京市成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股權投資基金,招募300億元集成電路產業扶持基金。首期用于支持制造和裝備為60億元,設計和封測領域為20億元?;鸬耐断驅⑹侵攸c項目、研究中心、兼并重組和產業化園區等四個方面。

    位于長三角的上海也在積極行動,考慮依托當地發改委的母基金,成立針對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并購的扶持基金。而四川于今年8月宣布設立四川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

    安徽、山東、甘肅三省則制定印發了本地區加快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意見,重點支持地方龍頭企業,在集成電路領域的兼并重組都是重點扶持方向。其中安徽的規劃 最受關注,安徽方面提出,2017年省內集成電路產值達300億元以上,2020年總產值達600億元,支持合肥等市建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基金。

    武漢多位接受記者采訪的集成電路相關企業和學界人士,均視今年以來的中央和地方政策為新一輪集成電路發展機遇。當下,湖北300億元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即將設立,鄂版“大基金”猜想也隨即展開。

    一位學者分析,目前東湖高新區已有近50家芯片設計、晶圓制造等相關企業,2013年總產值為30億元,300億的基金必然對引導產業發展帶來重大利好。如何用以及用好產業基金仍然是當下各界關注的話題。

    事實上,湖北地方政府出資扶持集成電路產業從2006年便已經開始,由湖北省、武漢市和東湖高新區聯合投資的武漢新芯項目,委托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經營管理,一期投資規模達107億元,這也是這些年來中部地區第一條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項目。

    一位接近武漢新芯的人士表示,武漢新芯前些年也走了些彎路,比如把公司交給中芯國際托管,托管期間武漢新芯沒有研發和市場部門,最后中芯國際回購計劃又“失約”,導致發展有些僵持。

    上述人士表示,2013年武漢新芯引入了新的國際化管理團隊,也有了自己的研發和市場部門,發展勢頭很好。不過,對于武漢新芯來說,仍然需要大量的持續性的投入。

    繆向水告訴記者,集成電路是燒錢的行業,不能太看重短期利益。政府扶持武漢新芯,更多的是平臺建設。集成電路是高風險和高投資的行業,政府投資需要耐心和毅力,持續性投資才有收回投資的可能性。

    同時他也表示,這個投資過程還需要有專業人士評估和考核,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娤蛩治觯壳按鎯π托酒凸怆姂眯酒俏錆h的特色,他建議當下應該重點 在這兩部分做出特色,在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等方面,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通過特色產業帶動整個產業發展,是從弱到強的必然道路。

    “現在國家和地方都有大批的扶持政策,也都在找項目。”武漢一位參與政策制定的人士分析,國家和地方基金可能70%的投入在這一產業的制造環節,武漢這些年來有一定的基礎,現在正是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