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一波便攜式醫療電子設備的推動下,過去幾年中國醫療電子市場一直穩步向前。如今,隨著中國企業在全球醫療電子設備中的競爭力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中高端醫療電子設備開始在中國生產和研發,因此半導體供應商的目光自然轉向了中高端市場。
ADI公司亞太區醫療行業市場經理王勝:
中國的醫療電子設備公司的產品將向中高端產品系列延伸,例如數字DR,多層CT, 高端彩超以及其他大型醫療影像設備,增加全球的醫療電子市場份額;政府會持續加大力度扶持中國本土企業,包括直接引進核心的海外人才以及資金投入,渠道支持等;越來越多的醫療功能設備會從醫療機構延伸到社區,家庭以及個人,遠程傳輸及實時健康數據采集會進一步普及;智能可穿戴設備中的健康保健功能會大量普及,將成為整個醫療電子市場的最大推動力。
從具體的市場應用來看,X射線數字影像包括CT和DR在2015年會有更多新的自主研發的產品及品牌面世,打破國外品牌在這一相對高端產品中的壟斷地位;可移動的穿戴設備,也必將實質性的增長,也就意味著技術方案的成熟、產品形態在市場中的接受度、業務的運營模式等都將取得大的突破。
這一細分市場對電子元器件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高集成度實現小體積,低功耗實現電池長時間工作,成本控制實現家庭及個人應用的市場擴展。同時,技術和方案的服務同樣重要,尤其對新的醫療設備提供商。更大的變化是單個電子元器件的需求量相對于傳統醫療電子領域中的需求量大很多,而且要求的交付周期要快很多,對于供應商來說,改變原有的供應及服務模式就顯得尤為重要。
安森美半導體應用產品部醫療及無線類高級市場工程師席金苗:
目前大家都是去到醫院,靠一些大型醫療設備以及醫生的當面診斷進行病癥的檢查與治療。但是,隨著半導體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一些小型便攜式醫療診斷設備甚至可穿戴設備同樣可以實現對與人體體征特性的測量和監控,同時通過無線以及互聯網技術,將設備采集到的數據發送回遠端的醫療診斷人員進行分析,并將診斷報告發送回患者端,甚至可以遠程控制患者端的治療和注射設備進行遠程治療。
患者可以在醫院之外的地方進行傳統在醫院里才能做的診斷和治療,或者自我治療,實現“將醫院戴著走的”設想。這樣不僅可以緩解醫院看病多和難的問題,同時實現醫療資源的更高效分配。我們認為,未來可穿戴醫療的發展趨勢包括:1) 小型化及低功耗;2) 網絡智能化;3) 更豐富的數據采集。
Silicon Labs中國區總經理劉顯禮:
對于包括Silicon Labs在內的MCU供應商來說,在可穿戴醫療市場中最基本的考慮是提供超低功耗的解決方案,這種解決方案可在不影響性能和模擬集成的條件下使電池壽命達到最長。實際上,開發者的挑戰是如何平衡低功耗、性能和集成度。
我們從我們可穿戴產品的客戶那里得到的反饋是:可穿戴醫療產品必須具備足夠長的電池壽命,才能在市場中被消費者成功接受。對于采用用戶可自行置換電池(如紐扣電池)供電的可穿戴系統來說,電池的壽命從6個月到1年之間都是很正常的。由可充電電池供電的可穿戴醫療產品也必須非常節能,以使充電間隔達到最大化。消費者將會發現每天或每兩天摘下他們的健康追蹤器是非常麻煩的;他們更喜歡一次“放進去就忘了”的可穿戴產品,他們可以佩戴在手腕上,也可以穿在身上數周甚至數月而無需擔心電池替換或充電。
Silicon Labs的解決方案通過平滑的、優雅的設計來使功耗最優化,這種設計立足于高性能32位Cortex-M系列CPU引擎,并充分利用了領先行業的模擬/混合信號外設技術來進行高水平的模擬集成而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