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我將嘗試一種新寫法,先拋出結論再解釋,先粗解再詳解。這樣可能會節省不同水平讀者的時間,如果你看到一半就懂了,就不必繼續看了,看不懂就繼續看后面的詳解。當然,如果你是圈里人,只看個標題和結論就足夠了。
看了這個標題你也許會噴我,誰說騰訊沒有智能硬件?微信不是出過微信耳機嗎?騰訊MIG不是出過路寶盒子嗎?
我要說的是戰略級別的推出智能硬件,比如手機、手表、手環等等這些市場上炙手可熱的主流智能硬件,那樣的話,至少還得單獨成立一個事業群,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小打小鬧,在馬化騰眼里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按照目前微信和手Q的資源、數據、社交關系鏈,騰訊推出任何智能硬件都是可以秒殺其他國產同款產品的,到那時,智能硬件廠商一定會面臨那個老問題“生、死、騰訊”。可是,騰訊為什么不做呢?說實話,我一直很好奇這個問題。直到昨天的GMIC大會,騰訊COO任宇昕給了一個答案,讓我比較確信了,騰訊不會戰略級別推出自己的智能硬件,以及理由。
我記得去年的GMIC大會上,任宇昕就講過,騰訊要做智能硬件的連接器。也就是說,騰訊希望開放自己的平臺,來連接所有的人、連接所有的設備、連接所有的服務。昨天,任宇昕照例來到GMIC,繼續深入去年的話題,講了很多騰訊高層是如何思考連接智能硬件生態的?請注意,他提出了“生態”一詞,“智能硬件”話題很熱,產品很冷,“智能硬件生態”話題很冷,產品很熱。
任宇昕首次披露了騰訊高層對于目前市場上的智能硬件的一些觀點,我給總結了一下大概有四大傷:1.光有硬件是不夠的;2.內容依舊為王;3.數據孤島阻礙發展;4.靠硬件賺錢沒有出路。
他先講了一個小故事,他說,我有個同事,他和他老婆非常恩愛,他有個習慣,是每天晚上晚飯以后會跟老婆一起在小區的花園里面會走幾圈,散完步以后大家一起回家。但是在最近的差不多兩個月時間左右,他老婆發現自己老公的行為變得跟以往相比非常古怪,過去他們散完步以后直接坐電梯回家,該干嗎干嗎。最近兩個月的時候,發現她老公在走到電梯門口總會停下來,把自己的手機從褲袋里拿出來翻看一下微信,看完微信以后有的時候就會照樣地跟老婆回家,有的時候還要跟老婆說我還有有一點時間出去會而,過15分鐘才回到家里面,時間久了以后,他太太就懷疑他去做什么了,在老婆的威逼利誘之下他說出了自己最近參加了一個微信運動,他掏出手機之后有沒有進如前十排行榜當中,如果進入會安心回家,如果沒有再到小區里面走一走,直到把自己的排名刷進前十才安心回家。
雖然,我沒有這樣的朋友,但是我有朋友圈啊,我朋友圈里很多人都是曬各種使用智能硬件的數據,比如今天運動多少啊,在朋友里排名第幾啊之類的。炫耀、分享,是社交中最能激發個體參與感的因素,試想,如果沒有這些,只是一個冷冰冰的計時器、計步器,你會記錄并很在意每天走了多少步,奧森一圈跑了多少分鐘嗎?肯定不會。但是,有了社交關系鏈,人就有了嘚瑟的動力。而這些關系鏈在哪里?微信!
也就是說,當騰訊的社交平臺和很多智能硬件連接在一起的時候,就會產生很多以前從未想到的有趣的體驗,而這個體驗才是智能硬件成為科技產品的重要一環,否則它只是個硬件。實現這些的基礎就是,騰訊推出了兩個智能硬件開放平臺,一個叫做QQ物聯,一個叫做微信硬件。通過這兩個智能硬件開放平臺,所有的設備、所有的硬件都可以連接進騰訊的數據中心,連接進騰訊的社交平臺,讓冷冰冰的硬件變的有溫度,讓智能硬件變成一個智能硬件生態。
目前, QQ物聯已經有超過一千款的智能硬件在申請加入,微信硬件智能開放平臺已經有超過20款的硬件已經接入。而通過微信硬件智能開放平臺,所連接并且激活的智能硬件的數量已經超過450萬,而且這才只是剛剛開始。
下面我再詳細介紹一下昨天任宇昕所說的智能硬件四大傷,也好讓讀者對于我上面講的那些有個更深入的理解。
一.光硬是不行的
目前進入智能硬件領域的眾多廠商,大部分都是過去制造傳統硬件的廠商。在過去的傳統硬件制造的過程當中,這些廠商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硬件制造的工藝、硬件制造的方法,所以硬件的性能方面,已經達到了世界級的水平。但是,這些性能過關,外觀漂亮的智能硬件設備,往往只會被用戶使用一陣子就丟棄一邊,原因是什么?因為這些硬件在底層的軟件系統和上層的用戶交互體驗方面,遠沒有做到讓用戶滿意。所以說,光硬是不行的。
二.內容依舊為王
內容和應用方面的缺失,已經成為了阻礙智能硬件行業進一步發展的阻力。任何一款智能硬件需要足夠豐富的內容生態去支撐。以智能手表為例,在蘋果推出iWatch之前,國內外已經有很多廠商推出過智能手表,這些手表無論外觀多么精美、價格多么有吸引力,如果沒有豐富的應用和內容的話,就和傳統的電子表沒什么兩樣。事實上,這些智能手表的確跟電子表沒什么兩樣,多數只有能力做自己的硬件,或者更有能力開發自己的軟件系統,如果要靠一個單一的廠商能夠來撬動整個應用和內容的生態為他們服務,為他們定制優化最佳的用戶體驗,這是絕對不可能的。這就是目前的智能手表不沒有大賣的原因。
三.數據孤島的悲哀
所謂智能硬件,都會產生了非常豐富的用戶使用數據,但是大多數的數據其實都是僅僅存在在他們自己的封閉的系統當中,我們可以想象如果前面說的很多這些運動手環,他們產生的這些數據不能夠跟微信連接在一起的話,就不可能把所有的好友放在一個排行榜上面進行排名。我們可以想像現在已經有很多硬件,它其實可以去監測人的心率,可以去測量人的血壓,可以去測量人的體溫,但是如果這些關于人體性能指標的數據不能夠與未來的醫療設備相連接的話,這些數據將會大大地失去它的價值。這就是所謂的數據孤島。互聯網時代,大數據+連接+互動,才能產生真正的價值。
四.靠硬件賺錢沒有出路
互聯網時代有句名言,羊毛出在豬身上。智能硬件領域也不例外,傳統硬件的商業模式最主要是靠銷售硬件來賺錢,通過歷史的無數次的經驗告訴我們,通過硬件來賺錢這樣的商業模式到最終難免會進入到惡劣的價格戰,而價格戰會讓更多創新的公司不敢加入到硬件這個領域,最終出現創新乏力的問題。所以,智能硬件一定不能靠賣硬件賺錢,必須有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產生,這就需要一個完善的智能硬件生態圈。
那么,騰訊想要干嘛?
基于以上四個問題,我們來猜想智能硬件這個領域的未來要真正煥發旺盛生命力的話,僅靠其中的任何一家硬件廠商的努力是絕對不夠的,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智能硬件產業鏈的上下游所有廠商,大家都抱著開放的心態,共享自己的能力,共享自己的數據,進行分工協作,從而能夠實現一個平等、互聯、開放的智能硬件生態。
作為騰訊,正是要推動這樣一個智能硬件生態的產生,QQ物聯和微信硬件這兩個重要的智能硬件開放平臺,干的就是這樣一件事情。另外,騰訊昨天剛剛宣布了第三個新模塊,就是TOS+。如果說去年推出的QQ物聯和微信硬件更多的是把騰訊的社交平臺在應用級和很多硬件進行連接的話,TOS+將會是一個系統的解決方案,試圖能夠幫助這個行業在解決上述提到的四個問題。在中國,很多企業都夢想著成為中國的安卓,但從各家所擁有的資源、技術以及能力來看,騰訊最有可能達到這一夢想。而做自己的智能硬件一定不是騰訊想要的,就如同阿里不自己開店,百度不自己做內容一樣。
最后,贈送一個小故事,當年在美國西部大淘金時代,只有少數人淘到了金子,大多數人最后也顆粒無收,但是,那些賣淘金工具、牛仔褲的家伙們,倒是旱澇保收,賺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