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據騰訊投資執行董事穆亦飛在第五屆醫療健康產業投資與并購大會講話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在第五屆醫療健康產業投資與并購大會上,騰訊首度開腔向外界傳遞他們所理解的互聯網醫療行業。騰訊說:“互聯網不會顛覆醫療,騰訊只是修路者。醫生永遠是醫療服務的核心”。
對于互聯網醫療,騰訊還是比較冷靜的,我們投得并不多,去年投了一些優秀的公司,今天這個場合應該是騰訊第一次向外界傳遞我們所有理解的互聯網醫療行業。為什么在很長的時間里,我們沒有對外出聲,沒有把我們的觀點呈現出來呢?坦率講,是覺得我們不懂,我們是個外行。
互聯網革命可能對于傳統產業來說是一次很好的幫助,但騰訊一直不認為互聯網是要顛覆醫療的,顛覆者我們是不會做的,因為騰訊是個修路的,把路修好了之后,路上跑的車還是各位去開,我們只是幫助大家能開得更快一點而已。
互聯網革命的到來,醫療健康領域是我們一個重點的修路方向,因為這個領域足夠大。中國醫療衛生產業的總開支到2020年大約有5~8萬億市場, 非常大的市場。騰訊是靠游戲起家的公司,游戲整個市場連這個零頭都不到,但足以支撐起這么大的上市公司,所以說醫療這個市場更大。
即便如此,中國的醫療衛生支出占GDP的比重相比其它國家還很低,這個市場還會增加。我們認為,在醫療領域有四個角色:醫生、醫院、患者、藥品 公司,這四個角色可以組成多種關系,任何一個關系都可以變成互聯網的切入口。比如病人和病人之間的關系,醫生和醫生之間的交互,醫生和患者之間的互動怎么 做?當然現在有非常多的創業公司也在切入這個領域,所以這里面任何一個方面都可以成為大家的突破口。
我們說這么多組關系、四個角色,可是大家都不滿意。為什么不滿意?總結大概五條:1.我們不能管這事,也管不了;2.不信任成本;3.信息孤 島,每個醫院的數據和其它醫院是不能打通的;4.低效,掛號和付費的窗口要去兩到三次,路線設計的是上樓下樓,最簡單的一件事是整個就醫流程沒有人想過用 戶體驗優化,當然很多地方也很低效。5.缺少有機的層級。我們醫院雖然有一級、二級、三級醫院,但彼此之間沒有層級的,我們的小醫生、中醫生、大醫生和專 家,在本院還好,跨醫院是沒有層級結構。所以這些都導致了不滿意。
那么,移動互聯網能改變什么?我們覺得有一些地方是可以去幫助降低不滿意的比例。
互聯網其實可以降低信息獲取或者是對接的成本。我們可以提高效率,具體的表現方式是用重購的方式。還有異步化,最后是結構化和標準化,從而去中心化。
這里面有幾個案例,滴滴打車其實最直接的就是降低了出租車和乘客之間的撮合成本。例如丁香園的移動APP,可以讓一個對醫療毫無所知的普通病 人,他獲得的信息量太大了,怎么樣在最短的時間從那么多信息中找到精準的信息,可以找到附近的藥店或者專業的醫師咨詢,這個就為患者提供很好的入口。
但醫療是一個特殊的領域,專業的服務信息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精確越好。在當前的情況下可能需要做一些減法,有時候找到的信息是帶有“推廣”兩 個字的,這些信息需要減掉。我們需要一些專業的對接平臺去找醫生,讓他推薦醫生是更加靠譜的,因為他有專業的篩選。這兩個都是符合醫療特色領域的。
再看一下重構,我們知道現在市場上出現了很多幫你預約餐廳、排隊的這么一類公司,其實餐廳的痛點是要提高翻臺率。我們知道,去就餐坐下來才看菜 譜、點菜、下單、買單、結帳、開發票,這里面真正就餐的時間只有二分之一,剩下的二分之一是做點菜這類的事情。如果我們把點菜這類事情在路上就解決了,快 到餐廳的時候發一個信息,比如我離餐廳還要50米,餐廳就把菜放上來,吃完就可以走,就可以節約顧客一半的時間,餐廳也可以節約一半時間,這就是一個流程 的重構。我們可以把跟診斷、治療、手術無關是事情放到院外進行,這也是流程重構。當然還有成本的重構,比如電商的重構,把原來的人員成本變成倉卒重構。
另一個是異步化,大家知道中國只有300萬的醫生,其實這300萬醫生還是有水分的,但中國的病患是超過16.7億的,加上農村可能更多。因為 以前是同步化,我來這是要跟他發生交互的,這個大量的耗用專業人士的時間,但互聯網可以異步化,所有的方案可以通過移動互聯網或者互聯網平臺進行周轉,這 個是一對多的異步化工具。
最后是一個結構化和標準化。以前的數據信息都是孤島,數據無法打通。例如,把中國各個醫院的HIS系統經過編譯變成大家都能讀懂的數據,病人把自己完整的病例進行歸檔進行匯總。
去中心化,現狀是無論醫生還醫院,只有在醫院的醫生才是所有的醫療業務核心,未來我們希望去中心化和多中心,無論社區醫院和藥店都發生多中心的聯系,這樣會更有效的提升效率。
最后總結一下騰訊的觀點:
1.相較前沿理念,現階段更重要的是利用互聯網對現有體系改造。
2.互聯網醫療是服務而不是簡單商品,不能脫離線下和專業人群。所以我們一直認為醫生是不會失業的,我們認為醫生永遠是醫療服務的核心。
3.數據是服務的核心。騰訊是希望做一個大的數據平臺來支撐各個創業公司,或者生態環境的數據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