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LED企業借助各種機會(如各種展會)進行品牌宣傳的意識愈加強烈,LED顯示屏步入打造品牌的時代。不僅如此,隨著LED顯示屏市場競爭的加劇,一些大企業憑借自身強大的實力與優勢,收購了一個又一個小企業,并把這些小品牌收入囊中進行品牌整合,通過凸顯品牌效應來加強自身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獲取更大的市場空間和利潤。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大潮中,我國LED產業越來越多地融入國際市場,LED顯示屏企業在注重工藝設計、產品質量的同時,也越來越注重品牌效益。LED顯示屏名牌企業或產品占據資源優勢,社會認可度高,社會資本、人才甚至政策都會向其傾斜。LED顯示屏名牌企業通過資本營運、聚合社會資源不斷發展壯大自身實力,既擴大了規模,又能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我國LED顯示屏行業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LED顯示屏市場漸趨飽和,產品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價格戰、無序競爭充斥著市場。面對這樣的困境,擁有較高知名度與美譽度的品牌產品則很容易在亂糟糟的市場上殺出重圍,迅速搶占市場份額;而LED名牌企業可以憑借強大的品牌優勢,依靠自身規模、實力,兼并已有的品牌,逐步形成品牌壟斷。
近年來LED顯示屏企業的品牌意識逐漸提高,正按部就班走上品牌布局之路,以并購為契機進行品牌布局的案例逐漸增多。
目前LED顯示屏行業的品牌整合多為一線大品牌發起(通常是上市公司),向有特色的次品牌拋出橄欖枝,主動出擊進行品牌優勢整合,達到延伸業務范圍擴大產業布局的目的。洲明控股雷迪奧,細分市場競爭能力得到增強;洲明并購藍普科技,則是為了獲取更大的小間距話語權,同時品牌效應進一步提升,增強了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抗風險能力也進一步增強;勤上光電收購彩易達,有利于產業布局,擴大市場競爭力;雷曼光電收購康碩展,延伸了自己的業務范圍……這些發生在LED顯示屏領域的品牌整合案例無不昭示著行業內二三線品牌正在向一線品牌靠攏,小品牌將逐漸被淘汰或者吞并,LED顯示屏行業將走向大者恒大,強者恒強的局面。
我國LED顯示屏行業具有門檻低、企業數量多、市場競爭激烈等特點,市場風云變幻,LED品牌盛裝登臺。品牌建設給LED屏企帶來了新的機遇,也帶來了全新的風險與挑戰。品牌是市場競爭的產物,優勝劣汰,“剩者為王”,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產品甚至LED屏企的市場占有率,決定著LED屏企的生存與發展。
打造LED品牌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需要堅持不懈,打一場持久戰。LED屏企首先要做的就是拿捏準品牌定位,其次就是深耕市場,做好品牌宣傳。一個戰略性品牌宣傳方案實施的前提是產品質量、服務能受到消費者的好評,切忌“掛羊頭賣狗肉”式欺騙消費者。品牌宣傳擴大了產品甚至企業的知名度,但是最后促成成交的肯定是產品質量、服務質量等核心價值。產品質量是LED屏企生存的根基,無論何時,都要牢牢把握住產品品質的底線,不然那就不是打造品牌,而成了“打砸品牌”。
不管是新興品牌還是成熟品牌,在品牌建設的過程中,有三點都必須注意:一是調整經營策略,發揮優勢,拓展市場;二是優化自身管理,降低成本,提升素質;三是加強企業建設,增強實力,加快發展。對于小型LED屏企,要善于發掘自身優勢,盡量避免和強勢LED顯示屏名牌企業硬碰硬,要尋找市場薄弱點,快速出擊,盡早提升自身在該領域中的地位與實力,如此才有出頭之日。
一個好的LED品牌不僅易于與競爭者產品相區分、獲得更多認可,同時還能在消費者群體之間產生口碑效應,提高品牌形象,而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威望會促使其對品牌愈加忠誠,忠誠帶來重復的消費,促進產品銷量和品牌市場占有率的提升,形成品牌效應的良性循環。
目前,我國LED產業正處在快速國際化的階段,LED企業之間的競爭逐漸轉移到以品牌為主導,以戰略領先、技術創新、經營管理為基礎要素的綜合優勢競爭上。品牌競爭能力體現的是LED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直接關系到LED企業的利潤和未來的發展前途。
現階段,我國LED產業規模正持續擴大、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產業鏈逐步走向完善,在這樣的大背景下,LED企業要抓住機遇,做好自身品牌定位,找準突破口,在品牌建設中精心謀劃布局,進而在逐鹿中原的品牌之戰中笑傲群雄、獨領風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