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相信大家肯定有過類似疑問。朋友的NFC手機能查看公交卡余額,部分還能用支付寶為它充值,但你的卻連讀都沒法讀;或者,能讀、但是非常不穩定,四五次才有一次成功。
類似NFC的手機連接技術為數不少,還有紅外、藍牙、WiFi等。上述提到的問題,大家也都會碰到,但像NFC這樣普遍的“使用錯誤”問題還是非常少見。
原因在于,由于歷史遺留,NFC的兼容性實在太差。雷鋒網采訪了支付寶NFC項目負責人曹寅,將在這篇報道中為大家做詳細解答。
簡單來說,一個完備的NFC產品,應該包括三個部分:NFC硬件、統一的系統接口支持、App。這個結構和藍牙產品、WiFi產品沒啥區別,只是NFC多用于支付領域,所以它的App最好能帶支付接口。
曹寅告訴雷鋒網,在這三個部分中,都存在不同的方案,各家互相兼容的狀況有差異,其中以硬件部分最甚。
NFC的硬件部分并不復雜,由CLF(非接前端模塊)、射頻天線、SE(安全區域)三部分構成。只是讀公交卡以及充值,CLF+天線就夠了;如果還想把手機App做成電子公交卡(支持空中發卡和空中圈存),那么還需要SE部分。
前邊提的讀卡兼容問題,出在CLF的NFC芯片上。目前國內主流的手機NFC芯片供應商有恩智浦、博通、聯發科、三星電子,恩智浦為業內份額第一,博通次之,聯發科、三星電子更次,其中三星電子的量主要在Note 4這款機型上。
各家芯片公司在NFC的公開標準上,都會有自己的實現,比如有些更兼容老的標準,有的選用了標準內的不同方法,諸如此類等等。如果不能讀卡,基本上可以確認是不同芯片之間實現方法不同所造成的兼容問題。
系統接口對讀卡和充值差異不大,因此,這張公交卡能否支持網上充值,要看當地公交系統的運營能力。比如北京已經支持,但只能在其出品的“e樂充公交卡”app中充值(支付寶也需要跳轉到該app才能完成充值)。
就目前了解,國內開通公交卡網上充值的城市還較少,所以大家可能只能用NFC來讀讀卡了,或者弄些NFC貼片也不錯,不過得注意選擇兼容性較好的,以后手機升級了也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