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通過WiFi文字聊天從來沒見過亂碼,傳輸過程中不會有什么毀壞數據嗎?”
想必也有不少網友也曾思考過這個問題,今天小編就借此機會簡單的給大家解釋一下為什么WiFi在數據傳輸中做到數據保真不會損壞數據保證我們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會出現亂碼的情況。由于小編也不是太過于專業,只能從書面來解釋,如果哪里有不對的也請諸位通信專業的大神幫忙指出。那么小編就從數據傳輸方面開始說起。
WiFi如何傳遞數據及保證數據不被干擾出現亂碼呢?
首先是最基本的,就是DS(Distributed System)也就是分布式系統,WiFi的信號傳輸是逐幀發送,而這個分布式系統就是負責將數據發送到目的地的系統,我們可以把他的一部分功能理解為媒介,簡單的來講,手機與連接WiFi后,分布式系統可以得知AP相關聯的是哪個Station(也就是工作站,簡單來說就是手機)的具體位置并且正確的進行數據傳輸。可以把這個系統簡單的理解為快遞公司。
其二就是Channel(信道)通過對頻段的進一步劃分,例如將5G或者2.4G頻段范圍再分為幾個小頻段成為不同頻段的信道,由于有一些家用電器的工作頻段都與WiFi相同,那么就會造成數據傳輸時候的干擾,所以在選擇信道的時候,會選擇一個干擾最小的信道來進行通信,保證數據傳輸的通暢不會受到干擾。
其三便是Channel Width(信道寬度),由于一個路由器會連接很多的設備,那么就會出現互相之間的干擾,所以WiFi在選擇信道寬度與信道的時候就會選擇一個干擾盡可能小的來設置,倘若出現干擾那么就會通過協議集里的特殊調制技術來協調兩個或多個設備之間數據通信。進而降低數據傳輸時自身的干擾。可以把協議理解為交警,通過交警指揮,保證數據傳輸過程中不會出現堵車,或者是傳輸錯誤等問題
好了,數據傳輸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干擾問題解決方法簡單說著這幾個,那么剩下的就是如何保證數據在傳輸中不會出現錯誤?
那就需要Fragmentation Threshold(分片閾值)來進行數據傳輸時對數據體量大小進行檢驗了,當數據包超過所設定閾值的時候,協議會自動對這個數據包進行分割。由于無線網絡數據傳輸時出錯的概率相比有線網絡數據傳輸錯誤高太多,那么就會把分片閾值設置的很小,來保證無線網絡數據傳輸出錯降低。簡單的說分片閾值越小,整個數據包越容易傳輸成功。而在數據通信傳輸中,這個通信數據包含多個幀,每個幀都有不同的作用,發送第一幀的時候,會通過其中某個特殊的字段來告訴其他Station,這個通道被占用了,你們先閃閃,我上!在之后的一段時間里,其他的Station就不會發送數據來干擾這次通信了。
通過以上幾種方式互相協助,來保證數據傳輸干擾會被降到最低以及數據損壞降到最低。但是也不能說WiFi傳輸數據就不會被損壞,如果出現數據被損壞丟包的情況,那么系統就會重新發送來保證數據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