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彩電業“金九銀十”銷售旺季的到來,一場圍繞ULED與OLED哪個是彩電市場發展方向和趨勢的爭論愈演愈烈。與此同時,由TCL推出的量子點電視卻在終端市場上拉開了一場對用戶的“芳心捕獲”大戰。
在顯示技術專家們看來,“單從顯示技術角度,OLED只是實現一定程度的技術提升和改良,和LED的區別只是主動發光和被動發光的微創新,屬于技術形態改良的階段性產物。量子點技術不只是給顯示領域,還給人類的未來生活帶來革命性的變革。量子點技術改變的不僅是電視,還在改變通信、醫療、外太空探索等人類未來生活的多個方面,是人類歷史演進長河中的一次革命性技術突破,也是代表未來方向的新技術成果”。
技術制勝:量子點更勝一籌
對于當前全球彩電市場來說,OLED與量子點技術正處在一個“從技術新創新到市場新成果”的發展階段。不過,相對于目前OLED是一個在實驗室已經被證明和演繹了多年的新顯示技術成果,量子點技術已經在當前的彩電產品上獲得了大量成熟的認可。
早在去年TCL就推出了中國第一款量子點電視,并隨后在市場上引爆了一輪量子點電視的批量化上市銷售熱潮。隨后,包括三星、海信、索尼、夏普等中外彩電企業紛紛推出了各自的量子點電視新品。
相比OLED的停滯不前,量子點電視迎來了氣勢如虹的發展。今年4月,TCL率先將量子點和曲面打通,推出了首款曲面量子點電視H8800,實現迄今為止弧度最大的4000R黃金曲率。今年8月TCL推出第二代量子點電視QLED2.0,并率先在量子點電視上導入DolbyVisionHDR和廣色域技術,實現了更大的動態范圍、精準的背光調節、顏色層次更豐富三大優勢,讓色彩如同真實所見。
今年以來,以TCL為首的量子點電視陣營初具規模,從而在傳統的4K電視、智能電視上建立了全球彩電業的第三大“量子點”陣營。對此,在業內人士看來,“與OLED電視從2013年推向市場直到今年下半年才獲得少數企業的小批量上市銷售相比,量子點電視之所以短短半年多便引爆市場,掀起一股消費搶購熱潮的關鍵還在于,產品技術優勢、性能和成熟度更高。”
清華大學高級工程師、電視顯示技術專家萬博泉則表示,“量子點技術是一種新型顯示技術,由于其使用無機半導體材料,所以具有提高畫質、延長使用壽命等優點;另外一個優點是其節省了能量,減少耗電。”
比如說在決定電視顯示技術色彩飽和度的色域指標上,來自國家廣電產品質檢中心檢測數據顯示,在NTSC1931標準下,普通LED電視的色域只有72%、OLED電視實測色域為89%;而量子點電視則可以達到110%的NTSC色域覆蓋率,遠高于OLED。不管是在色域、對比度、亮度等多項關鍵指標,還是在曲面等外型設計上,量子點都已全面趕超OLED,取代OLED之勢已十分明朗。
市場先行:率先拉開市場普及大幕
當前很多人看到的是,在少數企業的推動下,OLED電視以“下一代顯示技術”的名義在市場上全面引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相對于量子點產業鏈的開放與共享,OLED產業鏈當前被少數企業所壟斷,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缺乏話語權。
對于長期在顯示技術上受制于外資企業的中國彩電產業來說,OLED雖然能在短期內通過新技術概念讓企業搶飯碗,但對于量子點電視來說,卻是一項可以長期保證中國企業在市場競爭的主導權和話語權的發展趨勢。
早在今年6月,TCL集團董事長兼CEO李東生在2015年美國國際顯示周SID大會上就宣布,TCL將致力發展量子點在電視顯示領域的應用,幫助其成為在電視高端顯示的主流技術。這是目前中國業界在未來技術上發出的最強音。
更為重要的是,在進入互聯網時代用戶思維主導下,彩電業的話語權已經從技術壟斷者們向市場用戶轉變。特別是在最近一年以來,來自用戶的個性化、差異化需求開始主導整個彩電產業的新技術新產品發展方向。而在TCL、三星等中外彩電巨頭推動之下,一股量子點電視的市場消費熱潮快速形成,引發了市場和同行的快速跟進。
可以說,面對當前OLED與ULED在市場上持續不斷掀起的口水戰,量子點電視并未糾結于此,反而是將重心全部轉向用戶需求滿足和產品迭代升級。日前TCL推出的H8800量子點曲面電視,將量子點顯示技術和4000R黃金曲率完美結合,打造了遠超OLED的畫面顯示效果。
更為重要的是,量子點作為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一項革命性技術,對我們人類生活的影響不只是停留在電視產品上,還在顯示領域、太陽能電池、發光器件、光學生物標記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并將徹底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將會引發新一輪科技革命。
在業內人士看來,“對于當前的中國彩電企業來說,面對一個全新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必須要厘清技術與市場的關鍵,不要為了追求所謂的技術領先而忽視了對于市場和用戶需求的把握,最終在紛繁的市場利益之下,要擁有對產業發展主動權的牢牢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