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一種大會像“世界互聯網大會”這樣,從第一屆開始就備受關注。今年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更是再一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在以前,祖籍江蘇的我很難想象江浙一帶的古樸小鎮——烏鎮,能夠發展成為探討互聯網等前沿科技的聚集地。如今,互聯網的發展讓這一切都變為了現實。
從蒸汽時代、電氣時代再到現在的以互聯網為代表的萬物互聯時代,每一次的技術革新都推動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也觸發了一輪又一輪的創新浪潮。作為一家科技公司,我們一直在思考,未來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里,我們創新的方向在哪里?
進入云時代之后,計算變得更加隱形,但計算能力卻更為強大。計算機甚至不需用戶下達指令就可預測用戶需求,人們能盡享科技之便而察覺不到計算的過程;計算正變得愈發無形。在我看來,“隱形計算”將引領新一輪的技術變革,而這也是微軟投入大量精力研發的方向。
人工智能助力實現微軟“三大愿景”
人工智能是“隱形計算”新一輪技術浪潮的關鍵,同時也是實現微軟“三大愿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計算無處不在的當下,了解并熟知用戶的使用習慣,洞察用戶的深入需求,從而為用戶提供定制化的服務才能實現“更為個性化的計算”。借助必應強大的數據庫和機器學習能力,智能人工伴侶微軟小冰變得更有個性,也更有溫度,而小冰與用戶的互動也在幫助我們更理解用戶需求。計算的無處不在帶來了數據的爆炸性增長,單純的數據存儲已經沒有太多價值,數據收集背后的分析才能為企業、行業帶來有價值的洞察。通過將前端設備、存儲、與數據分析相連結,人工智能是讓云平臺變得“智能”的關鍵所在;讓生產變得更加智能,讓制造變得更加輕松,一直以來都是人工智能致力于實現的目標,“重塑生產力和業務流程”自然也離不開人工智能的發展和支撐。
正是預見到人工智能在具有發展前景的各領域內的關鍵作用,20多年來,微軟一直專注于做人工智能基礎科學領域的研究。從最初的簡單操控發展到現在突破性的圖像識別、語音識別等階段,微軟在人工智能基礎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而這些成果也在多方面地被行業所運用。
Skype Translator就是微軟多年耕耘取得的成果之一。20年前,微軟研究院在美國成立之初,我們的第一個小組就是自然語言處理。大概10年前,我們發現當時還算“冷門”的機器翻譯大有可為,并加大投入。發展到今天,得益于深層神經網絡、機器翻譯以及語音識別能力的進一步提高,Skype Translator讓一對一的跨語言語音交談成為可能。它就好像《星際迷航》中寇克船長的“宇宙翻譯器”,用戶只管說話,Skype Translator 就會流暢地將用戶所說的話翻譯出來。
人工智能引領的“隱形革命”將是下一個大事件
“隱形計算”的實現需要一系列“隱形技術”的支撐。近兩年,得益于互聯網的崛起,語音識別、視覺識別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進展,人工智能變得愈發強大。以前,提到人工智能,我們大多會想到無人機、自動駕駛;現在,從個性化搜索、智能導航、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已經深入到生活的各個方面,讓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更無縫連結。而人工智能本身其實早已作為“底層技術”,推動著新一輪的技術浪潮。因此,我認為,人工智能是“隱形計算”發展中的關鍵一環,而它在醫療、網絡安全等眾多領域的應用潛力,也會給行業發展帶來無限的想象力。
比如,在美國,每年因為醫療事故致死的人數超過了40萬人,成為僅次于心臟病和癌癥的第三大殺手。政府每年還需為此額外支出195億美金。人工智能的出現就可有效緩解這種現狀。在對既有數據進行收集和分析的基礎上,采用人工智能技術,醫生可根據病人情況為其提供定制化的醫療方案,并可實時監測病人的身體狀況,從而能夠降低甚至避免醫療事故的發生。此外,人工智能在未來的網絡安全中也將扮演重要角色。通過收集足夠多的數據,人工智能有望理解這些惡意軟件發起攻擊時的常規模式,從而在攻擊發生前,能夠通過偵查到惡意軟件的“指紋”而進行及時干預。
新事物的出現總是伴隨著各種爭議,在科技界尤其如此。從克隆到反克隆,從轉基因到反對轉基因,人工智能的發展現在也面臨眾多質疑:人工智能發展到一定階段,會不會超越人類的控制?人工智能的發展是否意味著大量的失業?關于人工智能發展的擔憂引發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在前幾天的2015諾貝爾專題討論會上,我與幾位業內專家就 “人工智能未來發展”交換了觀點。我認為,作為“隱形”技術革命的一部分,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的。與其過度恐慌和關注“副作用”,不如將視角轉到人工智能如何能幫助增強人類發展能力,挖掘其在各領域應用的潛力。
人工智能將成為中國創新發展的催化劑
以人工智能技術為代表的“隱形計算”除了為行業創新帶來靈感之外,對于國家和世界經濟而言,則將會帶來新的發展空間和增長動力。對于進入新常態的中國經濟尤其如此,在“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一系列戰略的指導下,轉型與創新成為了2015年中國的關鍵詞。結合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的人工智能產品與服務正好契合當下中國的需求,有助于推動大多數傳統制造企業的轉型升級。在我看來,人工智能的出現更有助于推動新一輪的創新熱潮,催生出新的商業模式與經濟增長點。
在中國舉辦的微軟技術大會上展示的三弟畫餅就是中國當下創新、創業的最好寫照。以 Windows 10 平臺為基礎,三弟畫餅構建了一個由打印機、面餅制作機、平板電腦組成的小型物聯網,并實現了低成本的跨平臺部署。消費者可以通過藍牙或者云存儲將煎餅設計模板發送到 Windows 10 終端上打印出來。
曾經的科幻已經成為了現實,新的看似不可能的科幻正等待我們去實現。科幻與現實之間的轉換需要異想天開的想象力,更需要堅持不懈的創新力。在萬物互聯的當下,科技創新非一己所能成就,它需要全球各地的科研力量,協同創新。正如習近平主席在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的演講中所說,“互聯網讓世界變成了‘雞犬之聲相聞’的地球村。各國應該推進互聯網領域開放合作,推動彼此在網絡空間優勢互補、共同發展,讓更多國家和人民搭乘信息時代的快車、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接下來,我們會繼續做好中國創新路上的合伙人,共同用創新為當下的時代以及可見的未來寫下最強有力的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