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5年內,視頻產生的數據流量將占全部網絡數據流量的80-90%。一方面,提速降費帶來的成本驅動匯聚了視頻力量的浪潮;另一方面,視頻的應用范圍不斷拓展,各行各業中視頻數據量都在不斷增長:包括工業生產、安防監控、零售商場、醫療照護、生活娛樂等。那么如何應對視頻數據的浪潮呢?視頻傳輸和云儲存技術是制高點。
上班時,需要無時無刻的對著電腦;走在街上,戶外POS屏上正在播放廣告;回到家中,電視上的新聞聯播準時開始;睡覺前,似乎得追追最近的新劇。當我們酣然入睡之際,安裝在城市各個角落里的攝像頭正在悄無聲息的工作著。我們似乎已經進入了一個名為視覺的世界,視頻數據無處不在。
“視頻將很快占據絕大多數移動數據流量,視覺媒體將很快在移動通訊領域得到普及?!彼伎剖紫瘓绦泄偌s翰-錢伯斯(John Chambers)在移動通訊全球大會上說,“在未來5年內,視頻產生的數據流量將占全部網絡數據流量的80-90%,而不是50-60%。你做的一切產品都將會擁有視頻功能。”視頻力量已經匯聚成滔天浪潮,只待未來噴涌決堤,洶洶而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推動了這股浪潮的興起呢?
首先,是成本的驅動
為了響應李克強總理提速降費的號召,一方面,運營商和電信企業投入大量成本來提升帶寬,建設和維護3G、4G網絡以及研發5G,以期為用戶帶來更高的傳輸速度;另一方面,三大運營商紛紛公布提速降費方案,集體承諾流量不清零、可轉贈,還可以兌換,提升城市平均寬帶接入速率,流量資費降幅都在20%至35%,這可謂是史上幅度最大的降價。
網速提升,網費降低,移動端數量不斷增加,企業意識的轉變,種種力量的推動,視頻數據呈井噴之勢也就理所應當。
再者,各行各業中視頻數據量都在不斷增長
工業生產
在“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的概念提出后,如何實現產業升級,如何使工廠智慧化成了問題的焦點。而西門子與物聯智慧正在共同研究云平臺+大數據在工業4.0的實驗課題。
在工業生產中,若要使工廠智慧化,必須有效管理大型機器并提升工廠生產效率,可透過每個大型機器上的傳感裝置傳送生產數據等信息給智能化中央管理系統,但有時,僅僅傳輸窄帶數據是不夠的,比如智能電表抄表的數據。這時,搭配上監控攝像頭和一些溫度、通風、空調、照明等傳感裝置,除了監控環境變化,攝像鏡頭還能夠把機器生產的影像傳輸到中央控制室,如有任何異常,觸發預判報警信息,操作人員可隨時調出影像資料查看狀態,做出最佳處理,做到有效降低能耗成本,節省能源。
另外,在產業升級的過程中,很多人提出了“機器換人”的概念,但是具體怎么換?如何換?換下來的那部分人究竟怎么辦?所以,一下子實現機器換人肯定不可取,將人變成半個機器人也許是個很好的過渡,比如AR技術的應用。
可以設想這樣的場景,如果生產中,哪臺機器出了故障,不再需要派遣專家前往遠端據點。事故現場的任意員工,皆可通過AR眼鏡與遠端專家透過視訊協作完成任務,擁有極高的時效性并節省了專家飛往現場提供協助的開銷。遠端現場的員工可由通訊與即時視訊分享讓有經驗的員工提供問題診斷及修復的建議,問題瞬間解決的同時還提高了準確性,完成這一過程的重要媒介就是視頻數據的傳輸。
安防監控
在安防領域,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設對視頻數據的需求急劇增加。構建平安城市需要城市中各處的攝像頭記錄一天內發生了什么;同時,在犯罪追蹤時,公安、交通、民用行業等也都需要視頻數據。構建智慧城市需要視頻數據來分析各個路段的路況,以為司機和出行的人們提供更便捷的信息。
在監控領域,由于人們對個人財產和家人安全的保護意識逐步提升,可視門鈴等產品市場火熱。例如物聯智慧的遠程控制可視門鈴,當訪客按響門鈴的時候,連接的攝像頭就會啟動并對訪客進行拍照、錄像,視頻可直接推送至電視。當然,如果主人不在家,也可以通過手機即時查看訪客信息。除了實時的影像觀看,用戶還可根據需要選擇7天或30天連續不斷的全時云端錄影和特殊事件感應錄影,事件錄影回放功能讓用戶能隨意拖動時間軸查看事件影像。因而,云端會記錄大量的視頻數據。
零售商場
隨著智慧零售概念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商場選擇將網絡攝像機與云平臺整合在一起,比如物聯智慧的Kalay云平臺,這樣,當有非經授權的用戶啟動零售收銀系統時,可透過警報系統對管理者發出警告推播通知,并觸發智能攝像機進行錄像或擷取入侵者畫面。除了智能影像監控,如果能利用整合了云平臺的攝像頭與第三方分析服務機構合作,那么在不侵犯隱私權的條件下,也可擷取消費者外表生物特征進行辨識及記錄,讓賣場業主可針對消費者性別、年齡、行為做資料搜集,作為商品更新汰換及消費者行為分析的依據。
另外,當人流量增大的時候,可以適當調整照明燈光的亮度,調節空調的溫度和商場室內的濕度,給予顧客更好的購物體驗。
當商場體會到由此帶來的人流量增加和服務質量的提升等各種好處后,就會帶動其它商場安裝更多的攝像頭,產生更多的視頻數據,形成良性循環。
醫療照護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升和人們意識的轉變,優生優育的觀念深入人心,這也導致了包括中國、歐洲在內的許多地區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怎樣養老成了個人和政府都尤為關注的問題,而視頻數據在此領域大有可為。
遠程醫療健康照護系統可由安全監控裝置照看居家贍養的病患或長輩的日常起居,讓不在身邊的家人也能隨時掌握親人狀態。典型的比如搭載了物聯智慧Kalay云平臺的智能看護機器人,因為安裝了和云平臺連接的攝像頭,若有緊急事件發生可傳送實時影像及發送通知給設定接收訊息的對象。
此外,配戴在身上的感測裝置可隨時監控及搜集生理健康數據,定期傳送數據至中央數據庫讓受測者或家人能隨時讀取;若有生理現象異常時,會觸發系統發送通知給相關人員做及時的響應與處理。
生活娛樂
視頻相對于文字更有畫面感;相對于圖片更加靈動鮮活,所以人們更加樂意用拍攝的方式來記錄自己的日常生活,并在社交媒體上積極分享。
比如當你開車去郊游,一路上拍攝影像,然后通過云端儲存分享,就能和你的家人朋友實時分享你的見聞。到了夜晚,當你所愛的人想念你的時候,就可以通過攝像頭直接和你聊天交流,相聚千里,也能感受咫尺的陪伴。
另一方面,隨著電影和電視劇畫質的提升,VR、3D設備的層出不窮,人們也越來越享受于視覺畫面帶來的快感。過去玩游戲可能只有個畫質渣透的小霸王游戲機,現在,戴上VR眼鏡,你可以立即置身于美輪美奐的游戲世界,也因此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游戲。
以上種種原因,都促成了視頻流量的飛速增長。
應對視頻數據的浪潮:視頻傳輸和云儲存技術是制高點
我們既然已經身處這股浪潮之中,那么該如何乘風踏浪,搶占先機呢?
很明顯,無論是工業、安防,還是零售、醫療,亦或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生活娛樂,產生的視頻數據都需要在大范圍內進行聯動和共享,這種共享具備了云的特征,其中有兩個關鍵步驟:數據傳輸上云,云端數據儲存。所以,研發更快、更好的視頻傳輸上云技術和云儲存技術成為必然趨勢。
但視頻數據上云是有較高技術門檻的:一般來說,大多數智能硬件產生更多的是設備運行的“窄數據”,而視頻設備持續產生的則是“寬數據”,“寬數據”的傳輸對云平臺的技術水平、研發投入和運算處理能力要求更高,且視頻類設備廠商對于安全性要求也更高。而在現有的云平臺廠商中,物聯智慧開發的Kalay云平臺,可做到寬窄數據的同步傳輸處理,是其中的佼佼者。
除了強大的傳輸能力,云平臺還得讓客戶的數據沒有儲存的后顧之憂,在此方面,AWS、阿里云、Google Drive等都提供便捷的云端儲存服務。另外還有像物聯智慧這樣提供影像儲存方案的公司,讓品牌公司或者營運服務商可以用來提供給消費者選擇的加值服務。比如Kalay云平臺的云端錄影功能,當傳統廠商為自己的產品裝上監控設備后,設備一旦偵測到物品移動,便可自行啟動錄影功能將相關影像同步存儲到云端同時發送信息警告,使用者可實時觀看影像進行確認,也能事后透過云端列表回放事件發生時的60秒影像。
總之,視覺世界,已經勢不可擋,只有順勢而為,才能在這股新浪潮中搶占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