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經用過谷歌的Gmail,或者使用過微軟的瀏覽器或數據庫,你肯定就曾接觸過谷歌前高管亞當·博斯沃思(Adam Bosworth)的作品。
博斯沃思高高的個子,頭發有些花白,但年屆60歲的他仍然把發型修剪得十分整齊。他擁有極高的創新熱情,在很多如今已經廣泛普及的技術的誕生過程中,他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盡管要預測“下一個風口”從來都絕非易事,但研究博斯沃思正在從事的項目,卻可以獲得頗為可靠的線索。他目前正在與亞馬遜和谷歌等競爭對手爭相構建所謂的“數據奇異性”(data singularity)。
試想,倘若所有東西(包括街道、汽車防撞梁、水電站大壩等)都內置了微型芯片,世界將會變成什么樣子?事實上,這已經開始通過通用電氣和IBM等公司的“物聯網”項目逐步成為現實。
這些設備和傳感器也都可以與遠程數據中心建立連接,在那里,由數以百萬的電腦服務器負責管理和分析傳感器提供的所有信息。
這些服務器之后會將指令反饋給傳感器,幫助其提升各種設施的效率:住宅可以在冷空氣到來前自動上調暖氣溫度,路燈也可以在車流擁擠時采取不同的照明模式?;蛘撸kU公司也可以借助防撞梁內的傳感器自動判斷某起交通事故的主要責任人,從而迅速解決糾紛。
可以把這想象成為一個繁雜的流程,機器在整個過程中負責搜集信息,根據它們所掌握的知識展開學習,做出調整。這一切,都將在幾秒鐘內完成。
“我很希望能影響50億人?!辈┧刮炙颊f,他曾經是微軟和谷歌的明星員工,如今在為Salesforce.com開發互動軟件,后者為成千上萬家公司提供在線銷售軟件。“我們正在進入這樣一個社會變革的歷史斷層期?!?br/> 這番表態顯然有些高傲,但他和其他人都相信,他們正處在IT行業的下一個風口邊緣,這個風口的意義甚至堪比網絡瀏覽器或PC。
但要開發一套能夠像有思想的人一樣對所有數據作出反應的自動化系統卻絕非易事——這甚至有可能是博斯沃思面臨的最后一個重大挑戰。
很難說這項業務的規模會有多大,但的確有兩個比較好的指標可供參考:美國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估計,2019年的零售云計算(博斯沃思正在從事的這個項目的數據中心端)規模將擴大一倍,達到3140億美元。Gartner估計,物聯網傳感器將成為一項2.6萬億美元的大生意,增幅高達250%。
博斯沃思與比爾蓋茨(Bill Gates)一同進入哈佛就讀,但他的專業是亞洲歷史,總共只在那里上過一門計算機課程。不過,他最終還是在華爾街找到了一份工作,并說服老板給了他一臺當時價值100萬美元的小型機——PC誕生前的一種尖端計算設備——以便能夠在第一時間報告企業的運轉狀況。
彼時,他對后來成為科技行業未來風口的PC很感興趣,并且編寫了一款早期的電子表格程序。1989年,博斯沃思加盟微軟。頭幾年,他一直在從事數據庫開發,但隨著互聯網的規模越來越大,他也幫助該股公司將瀏覽器從一款網頁查看工具,變成了可以與網絡互動的軟件。
據當時在微軟任職的員工透露,他和蓋茨曾經反復爭論過互聯網的重要性。蓋茨可能還曾對博斯沃思使用過激將法,因為他很清楚博斯沃思不喜歡聽到別人說:“這東西根本不可能!”
“他高瞻遠矚,但又不好高騖遠?!蔽餮艌D風險投資家布拉德·希爾沃伯格(Brad Silverberg)說,他早在1981年就與博斯沃思共事,而且還曾在微軟擔任過他的上司?!叭绻阆氪_保某些事情能夠完成,他就要跟他說反話?!?br/> 作為一名苛刻的私立學校校長的孩子,博斯沃思還曾經與谷歌聯合創始人兼CEO拉里·佩奇(Larry Page)有過爭執,他當時在谷歌從事互動軟件的開發,并且參與了一個失敗的在線健康服務項目。
“我們的風格無法相互協同。”博斯沃思說,“他很重視海量數據收集工作,認為可以借助數學算法充分利用這些數據。我的重點則是讓人們相互溝通。”
博斯沃思2007年離開微軟,創辦在線健康管理公司Keas。他2011年又加盟Salesforce,但依然任職于Keas董事會。
作為博斯沃思的朋友,Salesforce CEO馬克·本尼奧夫(Marc Benioff)要求他評估該公司正在使用的技術——Salesforce創辦于1999年,并且成為首批使用云計算技術的企業之一。
在幾個月后的一次午餐上,博斯沃思對本尼奧夫說,他的這家曾經具有革命性的公司身處危難邊緣。
“電腦速度比Salesforce創辦時快了50倍?!彼f,“現在涌現出一種全新的技術可以趕超你,就像當年的網絡趕超微軟一樣。”
這項技術名為“數據奇異性”,這也正是博斯沃思正在Salesforce從事的研究領域。
如果他的判斷正確,這個計算領域的新時代所產生的影響絕不僅僅是提升效率那么簡單。消費者將會發現,隨著產品一同推出的服務、廣告和產品升級數量將會大幅增加。所有產品都將符合用戶自己的偏好。需要迎合用戶偏好的產品還有可能對設計作出調整,這一點已經在智能手機、寶馬或特斯拉聯網汽車以及亞馬遜Echo等設備上體現出來。
分析師預計,各大企業將會相互爭奪這些系統及其數據的所有權和管理權,而谷歌、亞馬遜和微軟等少數幾家公司所掌握的權利也將越來越大。他們已經擁有全球化計算系統以及促進這種技術實現的廣泛觸角。
“核心理念是將世界變成一個能夠不斷改進的智能物體,這令我們興奮不已。”亞馬遜AWS云計算業務產品戰略總經理馬修·伍德(Matthew Wood)說。
然而,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企業具備實現這番愿景的優秀人才。例如,在創辦這項業務后,微軟的云端服務器每周處理的傳感器信息多達1萬億條。
擁有540億美元市值的Salesforce在這些科技巨頭面前顯得相形見絀。該公司缺乏全球化的數據中心,但的確掌握著重要的數據,包括客戶的采購信息。
誰能最終控制傳感器與云端之間相互傳輸的信息,成為了科技行業最有爭議的問題之一。
“亞馬遜已經對購物數據了如指掌,谷歌掌握了你在網上的所有數據,而Salesforce則了解企業收入端的所有信息。”紅點創投合伙人斯科特·拉尼(Scott Raney)說,他投資的企業與博斯沃思正在從事的項目有關。
“將計算機處理性能施加到這些信息上,還必須強調這不會引發人們的擔憂:數據不會被其他人獲得?!彼a充道,“我在購買所有相關企業的股票,希望他們能成為‘善良的獨裁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