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智能" title="人工智能" target="_blank">人工智能”的熱情,從2015年“燒”到了2016年。去年6月,軟銀、阿里巴巴、富士康三巨頭聯合發布Pepper服務機器人之后,“人工智能”這把火就一發不可收拾,越燃越旺。
除了行業應用的B2B市場,另一個火的,就在兒童智能產品市場。1月20號,奧飛動漫“IP+智能”的發布會,又讓AI行業興奮了起來。同時火的,還有奧飛投資入股的光年無限公司(圖靈機器人)。
圖靈機器人是一家語音交互技術的方案服務商,并側重于后端的漢語語義理解與交互技術。在這個領域,國內比較知名的主要公司還有科大訊飛、思必馳(去年 曾獲2億元融資)、捷聲華通、云知聲和小i機器人,還有微軟的小冰。其中,科大訊飛和微軟小冰,無疑是該行業的領軍企業。
目前市場上的人工智能產品,其“智能”部分主要就來自于上述公司研發的語音交互技術,比如公主小白機器人,就采用了科大訊飛提供的語音交互技術。在微 信里,大家經常調侃的小冰,目前主要功能也是前端的語音識別與后端的語義理解、交互。簡而言之,可以用“語音派”來概括當下市場上的主要智能產品,包括接 下來奧飛動漫采用圖靈機器人的語音技術所開發的兒童產品。
“語音派”的主要智能體現在可以聽、可以說。如果以“人”來假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器官,那就是眼睛:看!一個人如果失去了聽覺功能,助聽器可以幫 忙,但如果失去了視力,那患者的生活會大受影響。小編發現,“視覺派”是當下人工智能的另一支重要技術力量,而且正在快速崛起。
“視覺派”與平常我們所理解的拍照、攝像等記錄功能不同,它能主動“看懂”、“識別”對方是什么,比如人還是物,他/她是誰,叫什么名字,性別是什 么,而且可以主動打招呼,也就是機器人主動與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等等。此外,人在什么場景里做什么事,是上班工作,還是家里的客廳、臥室,或者在咖啡 廳……這就遠遠區別于一般意義上只能看懂指定物體的所謂視覺識別了。阿U兔智(阿U兒童機器人)應該是“視覺派”技術的代表性產品,它的語音(說),首先 是基于眼睛看到的事物來發起的,而不止是對語音的簡單回應。阿U兔智還沒有公開上市,但從已播出的《我是創業家》節目、潘石屹與金龜子為阿U兔智簽名等, 網上可以搜索到不少阿U兔智的相關資料。阿U兔智的研發方,除了杭州阿優智能科技公司,還有慈星機器人公司、北京盛開互動科技公司。小編查閱官網后發現, 慈星機器人公司和北京盛開互動科技公司都是上市公司慈星股份的控股子公司,看來,視覺智能技術的沉淀和積累不是一兩年可以做到的。
不同的技術所長,會研發出不同性能的智能產品,而帶給消費者的則是更多的選擇。在2016年,“語音派”與“視覺派”的智能產品,將會引領國內智能產業的發展勢頭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