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大年輕人其實都正在離開傳統電視,而智能電視只是重定義電視的方式。
傳統電視的功能
傳統電視的功能,在我看來,主要有獲取信息,消磨時間,家庭娛樂三個。
在獲取信息方面,年輕人更多的選擇網上看新聞,電視早已不是年輕人獲取信息的渠道了。即使是體育賽事,對清晰度無要求的人也會選擇在線視頻而不再選擇電視。傳統電視可以剩下的僅僅只是高清的體育賽事直播而已。
在消磨時間方面,傳統電視的功能主要是選秀類節目,電視劇(各種肥皂劇),廣告機,等等。同樣,選秀類節目的優勢仍然是時效性,電視劇的優勢在于穩定性與提前播放。在電視臺廣告越來越喪心病狂的情況下,實際上電視劇的職能早已轉移到了在線視頻。他們與傳統電視開始脫離,剩下的主要是實時性要求很高的文藝類節目(例如選秀,春晚等等)
在家庭娛樂方面,傳統電視的主要功能是:在有很多人來家里的時候,有一臺能發聲音圖像能鬧個響聲的機器,使家里不冷場。當然電視的另外一個娛樂功能是游戲機,只不過自從游戲機禁令之后,新一代的年輕人很多人都沒有接觸過用電視機玩游戲這件事情,雖然現在已經解禁,但已經消失的市場要重新培育需要時間。
智能電視用戶群在哪?
如果要問用戶群是誰,其實需要分不同情況來看。對于智能電視來說,電視產商跟互聯網產商的思路并不相同。電視產商要的是新的盈利點,新的附加價值,而互聯網產商要的是入口。
因而,對于電視產商來說:智能電視的用戶群是“所有的電視購買者”,因為智能電視只是一個用于給電視機增加價格增加銷售噱頭的方法,當所有電視機都是智能電視的時候,宣傳該電視的功能時又可以用相關的智能功能作為賣點。
對于互聯網產商來說,智能電視的用戶群是“仍然使用電視作為主要信息獲取渠道的人”,以及“使用電視作為新的娛樂方式的人”。前一類人主要是老人,他們以前一直使用電視作為主要信息獲取渠道,而他們買新電視機的時候自然就變成了所謂智能電視。這類人群的絕對數量是非常非常大的,可能也是互聯網產商爭相搶占該市場的原因,但我個人認為這個市場隨著時間的發展正在不斷萎縮中。
至于后一類人是一塊未開發的市場,誰都不清楚這個市場將會是什么樣子。當年輕人的主要娛樂方式變成了平板電腦與手機的時候,把人拉回到電視機上需要比較大的努力。電視機能做的事情,在平板上幾乎沒有不能做的。互聯網電視機相比平板而言,優勢極其有限。
但電視機的缺點卻顯而易見:他通常需要較大的占地面積,看電視時發出的聲音通常也會影響其他不看電視的人。兩個人一人拿一臺平板在同一間房里可以相安無事,但兩個人在同一間房間看兩臺電視基本上要打架(聲音互相干擾),更別說看同一臺電視會出現的搶節目問題。
真正的智能電視用戶其實是父母
真正的潛在、忠實用戶,能夠創造利潤的用戶,不是跟著互聯網長起來的的一代,而錯過了互聯網的那一帶。你的父親母親,45-60歲人群,才是“真正用戶群”。
他們的一些特點及需求
鼠標操作不適應,長期做電腦桌前難受,追電視劇,熱愛電視購物,喜歡養生。有子女甚至三代,有溝通需求。
電腦可以解決么?
不合適。操作門檻高。城市中年可以,三線以下人群可能不會用。操作配置復雜,開關機緩慢。
操作門檻低的各種Pad們可以解決么?
部分,屏幕小,眼花看不到。唯一能稱得上體驗好的iPad不夠便宜,有購買阻力。
電視作為長期家用必備電器,從接受度上具有天然優勢。和鼠標相比,遙控的操作相對直觀,何況已經適應了那么多年。未來加上好用的語音控制和手勢控制等,操作體驗好過電腦機小屏設備。加上互聯網元素后,給這批用戶一個可以真正可用的互聯網入口。那需求自然會出來。比如,追電視劇,比如簡化后的購物(實際上中年群體的購買力還是相當可觀的),比如基于大屏的可視電話。當然,前提是,價格要與傳統平板電視銜接。
另外,對于“智能電視”這個名字個人覺得有點過于陽春白雪。“能上網的電視”、“能打電話的電視”、“萬部電視劇隨時觀看的電視"都要比神馬智能電視、云電視好理解。要讓消費者看得明白是啥,才可能有市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