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十三五”規劃綱要中也提到,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加強基礎研究,強化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兩會”前夕,國務院印發《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若干規定》,對科技成果轉化做出規劃和指導。中航工業黨組也就學習《習近平關于創新論述摘編》做出部署。針對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來聽聽三位航空界代表、委員的看法。
全國政協委員、中航工業副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唐長紅:飛機是時代技術的結晶,航空裝備應成為高端制造的代表
飛機本身是一個時代技術的集成產品,會受到技術上的壟斷和本身工業水平的限制。無論是軍用飛機還是民用飛機,一架飛機可能會涉及幾千個企業。我們在從事飛機研發時,必須將綜合考慮到各個方面的技術材料積累儲備。航空制造對其本身及材料、電子等各個方面都有巨大的拉動作用。每一個都不落后,集合起來就能成就優秀的裝備。應該始終重視這些基礎行業和產業的發展,積極地給予保護和扶持,消除航空配套供給方面的不合理和欠缺,才能保證航空產品的持續創新。航空產品創新的意義并不局限在一兩個型號,而是一個國家綜合工業、技術能力提升的標志。飛機不僅是一種制造能力的代表,更重要的它是高端產品品質的代表。在國外,人們普遍認為航空企業所制的民用產品安全性、可靠性要高出一般產品,是高性能、高技術的產品代表。
全國人大代表、中航工業副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樊會濤:3D打印和機器人裝配已應用于導彈制造。
近年來,我國空空導彈研制始終注重技術創新,我們已在導彈研制和生產中采用了3D打印和機器人裝配等新技術,這就是持續創新的結果。但想要深入推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人才是基礎和關鍵,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綜合國力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競爭。要在全社會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著力完善人才政策,健全體制機制,加大扶持力度,在用好、吸引、培養人才上下功夫,為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創造良好環境。
近幾年,我感到有一個問題不容忽視,一線科研人員負擔太重。雖然經常加班加點,但真正能用于科研的時間還是太少。主要是兩個原因造成的,一是目前的科研管理體制要一線科研人員成為“多面手”,科研人員什么都得會干;二是客觀環境需要應付各種非學術的事情,各種非學術會議過多,科研人員不能完全專注于科研事業。
我們都知道搞科研必須要全身心投入,要廢寢忘食才能有所成就,甚至需要有“不食人間煙火”的怪才,太世俗了很難做出原創性的成果。我認為如何為科研人員服務、減輕他們的負擔、激發潛能、調動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是當前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政府工作報告中說,要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權,砍掉科研管理中的繁文縟節。我為總理的報告拍手叫好!希望能將這條措施落到實處,創造讓科研人員不受干擾、潛心研究的寬松環境。
全國人大代表、中航工業光電所副總師羊毅:需進一步改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組織實施和管理辦法
當下科技創新成果已成為調結構、促發展的新動能,正在推進經濟社會發生深刻變革,一個顯著的數據就是從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到,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的增速快于一般的工業增速,現在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但高新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的增速仍較高,在這種情況下,國內生產總值的能耗有所下降,這也說明科技創新成果在發展、環保、綠色經濟等方面起到很大作用。我們應當進一步改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組織實施和管理辦法,創新重大科技專項的管理體制和實施辦法,集中最優秀的科技資源大力推進重大科技專項實施。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不再是經濟資源配置的主體,因此要提高經費的使用效率,必須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創新重大科技專項的管理體制和實施辦法,吸引最優秀的研究機構和人才積極參與重大專項實施;優化指南編制及立項流程;盡快建立起促進科技創新成果向產業化轉化的體制機制,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措施,加強政策的系統設計,加快推進專項成果產業化。
3D打印概念股可關注三投資主線:1.打印材料市場空間大的企業,如銀邦股份、銀禧科技、寶鈦股份、黃河旋風;2.配備3D打印高端設備的企業,如華工科技、海源機械、大族激光、華中數控、南風股份入;3.布局全產業鏈的龍頭企業,如中航重機、光韻達、金運激光。
機器人概念股活躍龍頭:機器人、秦川發展、博實股份、佳士科技、科大智能、匯川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