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5年開始,VR火了。有數據顯示,我國VR潛在用戶數量為2.86億,購買過各種VR設備的用戶已達96萬人,83.2%的用戶對VR電影有需求。當下,無論是進入該領域的企業數量還是資本投資規模,亦或是話題討論度,VR產業正成為新寵。與VR技術結合的創新也在文化產業的多個領域內迅速鋪開,尤其是電影、游戲、視頻、旅游,對于這一龐大的新興市場,什么樣的VR產品才能讓消費者青睞并買單?
潛在用戶數量達2億多
日前,由兩大研究機構聯合推出的《中國VR用戶行為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國內15-39歲人群中,VR潛在用戶數量為2.86億,購買過各種VR設備的用戶已達96萬人,83.2%的用戶對VR電影有需求。包括巨幕電影、全景視頻、VR游戲、全景漫游、全景圖片等均受到VR用戶的歡迎。業內人士認為,VR用戶以年輕人為主,科技宅男是主要的重度用戶,這意味著VR的重度用戶也是移動達人。VR設備成為用戶探索新知的工具,滿足了用戶的好奇心。
VR即虛擬現實,簡單來說,就是計算機與外接設備形成的一種能夠在虛擬的世界里體會到身臨其境感覺的技術,尤其在電影、游戲、視頻等領域受歡迎。以VR電影為例,它比3D電影更先進,用戶通過可穿戴的頭盔成像,直接進入畫面,可以360度地隨意選擇視角,漫步在虛構的故事場景中。
《報告》顯示,在2.86億潛在用戶中,2015年通過各種方式接觸過或者體驗過VR設備的淺度用戶為1700萬人,購買過各種VR設備的重度用戶為96萬人。超過七成VR重度用戶幾乎每天都使用VR設備,21%會每周使用三次以上。國內VR重度用戶每天使用VR設備的時長主要集中在16-60分鐘,平均每天使用時長為34分鐘。重度用戶最喜歡用VR設備來看“巨幕電影”,占比超過八成。最受歡迎的VR影視內容依次為科幻片、歐美大片、戰爭片、視頻、喜劇等。
有一些消費者表示,有了VR眼鏡,每天晚上玩一會兒,游戲和全景漫游類極大地滿足了好奇心。用VR設備看的最多的是電影,也可以下載到手機播放,片源不是問題。但也有用戶表示,“在虛擬設備上我非常喜歡玩游戲,但是現在首先游戲太少,其次玩得時間長了會有眩暈感,以及畫質有強烈的顆粒感和畫面延遲現象”。因為國內VR產品普遍處于研發階段,這也成為VR硬件設備走向主流的最大障礙,但業內人士指出,未來的VR產品也將更加小型化、輕量化、高清化。
內容成突破關鍵點
從去年底開始,業內對VR的討論和關注愈發火熱,更有人將今年視為VR元年。在風山漸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兵看來,“VR對觀眾的吸引力還是很明顯的,VR與其他技術的區別在于能否進入情境,以前看電影、玩游戲可以說是以第三人稱的視覺,但在VR電影中觀眾會享受第一、第二人稱的體驗”。除了VR所構造的環境和場景給用戶帶來的沉浸感外,VR多緯度的交互性、多觸點產生的想象空間,也對消費者產生了較大的吸引力。
有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經有50多家上市公司投入VR產業,除了BAT、網易、盛大、小米等,還有光線傳媒、華策影視、奧飛娛樂、新文化等影視公司。而且,國內電影大佬已經開始籌拍VR電影。導演張藝謀、高群書紛紛在日前宣布將拍攝VR電影,高群書認為,影視產業的發展與技術不斷推新有密切聯系。3D之后,VR會是下一個電影技術革命的機會。如果說前者只是通過畫面的逼真程度完成對影像的改進,那么VR的視聽體驗會完全改變觀眾與內容的互動關系。有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已經發布了VR版預告片或者已經宣布要推出VR版的電影數量多達40多部,其中包括《星球大戰》、《復仇者聯盟》等多部知名電影。此外,Oculus、Google、三星等幾家VR主要的硬件廠商也都推出影片。
盡管VR來勢洶洶,但仍處于發展初期的VR技術和內容都成為困擾業界的難題。除了如何將VR產品做得更輕巧化外,缺乏內容成為行業共性。在VR電影中,傳統的視聽語言在作用大大降低,體驗感決定VR電影故事情節的發展,對于導演而言,如何將觀眾的注意力吸引到主要情節上成為關鍵。王兵認為,“目前,相比較硬件生產,VR的內容創作者更加缺乏。因為在拍攝手法、劇本等方面都與傳統電影有較大的差異,沒人拍攝過缺乏經驗,都是在探索”。
此外,大量燒錢才能完善畫面效果的VR產業,也需要投資者謹慎。有業內人士指出,一部6分鐘左右的VR電影,制作成本最低也要上百萬甚至上千萬。當然,如果VR電影是基于一個市場基礎較好的IP,那么后期成本回收也就更有利。
“VR+”成時尚文化消費
目前,市場上VR產品類型分為VR眼鏡、頭顯、一體機,主要包括國外產品Oculus Rift、三星GearVR、Sony PlayStationVR以及國內產品大朋看看、暴風魔鏡4、小宅Z4、SVR Glass等,售價從200-3000元左右不等。京東商城里一款“暴風墨鏡”的評論數超過上萬條,這也說明VR產品的受歡迎程度。
在王兵看來,現階段VR已經進入游戲、體育直播等領域,并從單一的硬件設備深入內容領域,被業內眾多公司和資本看做是影視產業發展的推動力,通過逐步探索和嘗試,VR與影視的結合能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
除了電影、游戲等領域,VR技術與消費者的結合也日益緊密,包括旅游、汽車、演藝娛樂、教育、房產等行業,以及全景漫游旅游景點、虛擬駕駛汽車、虛擬觀看家裝效果、演藝行業全景直播、全景直播新聞等應用場景,都可以借助VR產生另一種觀感效果。
隨著“VR+”的發展,消費者在家體驗TFBoys演唱會的現場效果,或者開啟旅游新體驗,不出門就可以去巴厘島、馬爾代夫等旅游景點都不在話下。目前,樂視就推出了首次全程VR直播時裝周,優酷土豆則用VR直播真人秀《國民美少女》等,“VR+視頻”已經率先啟動。而“VR+旅游”也將成為時尚,據了解,北京西山鳳凰嶺景區的千年古剎龍泉寺已推出虛擬現實應用《全景龍泉寺》。該應用包含龍泉寺全景視頻、森林影院、見行堂劇場、全景動漫和有聲聽讀經,此外,擁有帶用戶去到現場的VR技術也將應用于博物館,VR可以突破博物館空間概念,根據自己的喜好把其他博物館的文物“拿來”。
除了線上,VR產業的爆發也催生了線下體驗店的形式。目前市場上常見的VR線下體驗店主要以游戲和影視內容為主。VR產品經銷商鄭先生表示,“相比VR線上的火爆概念,這類VR體驗店則更具實際意義,用戶有了真實體驗才能有消費,這一市場才能培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