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正在實施的自主發展、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致力于向全球用戶提供高質量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并能向有更高要求的授權用戶提供進一步服務,軍用與民用目的兼具。中國在2003年完成了具有區域導航功能的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之后開始構建服務全球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并于2012年起向亞太大部分地區正式提供服務,計劃至2020年完成全球系統的構建。
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美國全球定位系統、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和歐盟伽利略定位系統,為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認定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四大核心供應商。
軍民兩用 飛速發展
北斗衛星定位導航系統是典型的具有國家戰略性意義的新興產業,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市場前景,它除了向用戶提供我們熟識的定位導航定位功能外,還可提供授時、短報文通信功能,可在航空、航天、海監、漁政、測繪、電信、電力、金融等諸多關乎國計民生的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尤其是在應急救援領域,北斗衛星導航已廣泛用于沙漠、山區、海洋等人煙稀少地區的搜索救援。在發生地震、洪災等重大災害時,救援成功的關鍵在于及時了解災情并迅速到達救援地點。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除導航定位外,還具備短報文通信功能,通過衛星導航終端設備可及時報告所處位置和受災情況,有效縮短救援搜尋時間,提高搶險救災時效,大大減少人民生命財產損失。
圖:我國自主研發、配備北斗導航技術的無人機系統
2012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到了810億元,比2011年增長了15.71%;2013年總體產值超過1040億元,同比增長了28.40%,增幅明顯加大;2015年產業產值將達2000億元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8%;2020年行業產值按照14.87%的復合增長率計算,或突破4000億元。而2013年北斗相關產業產值僅100億元,占比不足10%。考慮到政府對北斗產業空前的政策支持力度,預計未來兩年北斗相關產業增速將大于行業增速,北斗產業已進入高速成長期。
北斗標計委成立 推進國標建設
4月28日,國家標準委和總裝備部聯合批復成立的全國北斗衛星導航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這是我國第一個軍民共建的標準化技術組織。
新成立的北斗衛星導航標委會要在以下四個方面發揮好作用。一是突出軍民統籌,創新工作機制;二是加強頂層設計,做好戰略規劃;三是服務國防和經濟建設,建立健全北斗衛星導航標準體系;四是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
據悉,北斗衛星導航標委會匯聚了軍地雙方北斗衛星導航領域的權威專家,是由來自軍隊系統、行業部門、研究機構、院校和企事業單位等48名委員、7名觀察員和3名聯絡員組成。“兩彈一星”元勛、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孫家棟院士任北斗衛星導航標委會主任委員。
分析人士指出,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技術標準,尤其是多種技術集成的新興產業。技術標準能夠促進資源整合、提高創新效率、有助于增強國家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一個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前提。而據相關人士透露,大批北斗應用急需標準的編制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年內將制定并發布如GNSS接收機數據自主交換格式、GNSS接收機差分格式等一批北斗應用相關的標準文件,以滿足行業需求,指導北斗終端產品的測試、研發等各項具體工作。
本文引用通告地址:http://nancy.spaces.eepw.com.cn/articles/trackback/item/102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