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發改委等相關部門將在今年內抓緊制定集成電路產業各細分領域的產業引導政策,并有望推出應用于移動智能終端、網絡通信、云計算、物聯網等領域的集成電路產品和技術的發展行動計劃。
據報道,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樂觀預測,到“十三五”末,國產集成電路產品有望滿足半數國內市場需求,并有望使我國IT產業告別“無中國芯”時代。
目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和世界先進水平尚有差距。我國近年推出一系列產業政策,意圖引導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進而提升整個IT產業的國際競爭力。2014年,《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出臺﹔2015年,《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將集成電路產業列入重點發展產業名單。
據知情專家介紹,后續政策將主要集中在集成電路設計、集成電路制造、集成電路封裝、封裝設備及材料4個核心領域,涉及桌面CPU、嵌入式CPU、儲存器等核心產品,以及光刻技術、多芯片封裝等關鍵技術的生產和研發。
長江證券認為,中國集成電路市場機遇十足,2015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同比下降0.2%,為3352億美元﹔中國集成電路市場則受益于“政策+資金”的雙輪驅動,全年實現6.1%的增長,達到11024億元。中國市場規模持續快速提升,但自給率低的現象仍然存在,貿易逆差達到1613.9億美元,這表明國內有極大的進口替代空間。近期,國內多條12寸晶圓廠將開工,中國集成電路行業景氣度將進一步提升,中國集成電路市場機遇十足。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