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高通的起訴,魅族近日發文表示,公司一直重視和保護知識產權,也從未拒絕支付合法的專利費用。高通遭中國發改委處罰后,魅族也拿出了更大誠意與高通會談,然而在會談還沒有結果的時候,高通單方面將公司告上法庭,這讓人“非常失望”。文章進一步透露,將舉行媒體溝通會,說明對此事的態度。
魅族黃章曾公開表態高通是“流氓”,魅族絕不會使用高通芯片,沒想到暗地里卻在和高通溝通。當然,“殊途同歸”的是,隨著高通將魅族告上法庭,魅族又將舉行媒體溝通會反擊高通,兩家公司可謂徹底撕破臉,幾乎沒有合作的可能性了。這樣一來,高通的競爭對手,聯發科成為了最大受益者。
業界指出,高通與魅族的糾紛導火索依舊是高通高價的芯片專利費。在一般的芯片廠商那兒,手機廠商只需向其支付芯片價格的5%作為專利費,而高通卻向手機廠商索要整機價格的5%作為專利費。這樣,一臺3000元的智能手機高通就能收獲150元的暴利。遭到處罰后,高通將芯片收費打了“65”折,但是其仍按整機價格作為標準,費用依舊高昂。
這引起國內手機廠商不滿,但因為缺乏專利儲備,這些手機廠商也是“敢怒不敢言”,因此只能與高通協商,進一步降低芯片收費價格。然而,高通并沒有那么好說話,于是就有了今日的魅族高通撕逼事件。
我國芯片產業核心技術不強,嚴重依賴海外進口,這使得手機等產業發展受制于人,為擺脫這一現象,中國亟待芯片產業快速崛起。
2013年我國集成電路市場銷售額約為916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1%;2014年銷售額突破萬億元,達10393.1億元,同比增長13.4%;2015年集成電路銷售額為11024億元,同比增長6.1%。政策利好下,集成電路得以快速發展。
不過,與國外集成電路產業相比,我國集成電路還存在產業規模小、核心技術不強的劣勢。因此,產業進一步發展需要擴大規模,提高技術。業界認為,對內整合,對外并購將是擴大規模、提高技術的“捷徑”,值得有實力的廠商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