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電腦中央處理器龍頭英特爾(Intel)將于下個月舉行年度開發者大會(IDF),市場傳出,英特爾可能會揭露10奈米制程進度,以及投入代工領域的規畫,與臺積電展開PK賽。
英特爾、三星、臺積電半導體三雄持續比拚先進制程,繼去年14/16奈米競賽后,下一階段重點在于明年登場的10奈米,以及接續上陣的7奈米和5奈米制程進度。
過去因臺積和三星爭搶蘋果、高通、聯發科等處理器代工訂單,對外釋出的10奈米進度較明確,兩家廠商都鎖定今年底導入客戶設計定案,明年第1季量產。過去英特爾較少對外說明10奈米進度,看似略有落后跡象。
不過,外國媒體報導,英特爾將在美西時間8月16日至18日登場的年度IDF主題將訂為“Building WinningProducts with Intel Advanced Technologies and CustomFoundry Platforms”,對外說明最新制程技術創新焦點和晶片發展方向。
由于傳出英特爾今年主題設定涉及先進技術和代工,讓外界聯想應會在IDF上對外說明10奈米制程進度,以及投入代工領域規畫。然而,英特爾在今年度的IDF活動網頁上并未公布主題,暫時無法確認真實性,臺灣分公司則不予評論。
法人認為,PC市場逐年萎縮,市場關注英特爾何時會跨足代工業務,與三星、臺積搶市;尤其去年以167億美元收購FPGA生產商Altera后,更被視為計畫開始為客戶提供代工服務。
英特爾已敲定美西時間本月20日舉行法說會,對外公布第2季財報和第3季財測。法人認為,英特爾第3季展望好壞,將成為PC供應鏈本季營運風向球。
尤其英特爾曾于前一次法說會宣布微降2016年全年營收預估值,年成長幅度縮水至中個位數(即5%),比先前中個位數到高個位數(5%~9%)的看法更保守,這次是否再度調整,是另一個市場關注焦點。
加上臺積電已宣布上修全年度資本支出至95億到105億美元,英特爾是否在法說會上調整原訂95億美元(上下加減5億美元)資本支出規模,也會是外界聚焦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