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在9月8日公布對蘇州吉姆西、蘇州金龍、深圳五洲龍、奇瑞萬達、河南少林客車5個典型新能源騙補案例的處理結果。騙補的后果很嚴重,蘇州吉姆西被取消其整車生產資質,而其他四家企業自2016年起取消企業中央財政補貼資格。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其問題車型從《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予以剔除。
近日,還有一份“國內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騙補和違規謀補匯總表”流出,涉及天津比亞迪、江淮等眾多主流企業。新能源車市不斷有深水炸彈,投資者戰戰兢兢,在過去一個月當中,新能源汽車相關股票已經不再是資本流入的重點市場。那么,新能源汽車股票未來走勢如何,還能繼續持有嗎?
金龍汽車被重罰
在這次的嚴查新能源車企騙補案中,五洲龍、金龍汽車等企業被推上風口浪尖。比如說,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申報2015年度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新能源汽車中,有1683輛車截至2015年底仍未完工,但在2015年提前辦理了機動車行駛證,多申報中央財政補助資金51921萬元。
蘇州金龍將被重罰近2.6億元,并被取消中央財政補貼資格。經初步估計,這將直接減少金龍汽車2016年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31542.01萬元,將可能對公司2016年經營業績造成較大影響。金龍汽車是上市公司,股價從9月8日的13.6元跌到9月23日的10.6元,持有這個股票的投資者損失慘重。
雖然股價跌到地板,但沒有券商出具分析報告、對公司前景進行分析。一位吳姓分析師告訴南都記者,金龍客車是國內客車龍頭,市占率行業第一,本來在行業有著很強的競爭力,但現在新能源的罰款拖累了公司的利潤,另外,公交客車的新能源化是未來的趨勢,金龍客車在這個細分市場兩三年內都很難抬起頭來,所以接下來股價難有支撐點。
“本來覺得新能源汽車市場下半年非常火,我在9月初的時候準備最近購買金龍汽車的股票,沒有想到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投資者老吳很慶幸自己沒有入市。可以看出,如果其他上市公司也被查出類似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就不會進入投資者的視野了。
優質標的依然值得關注
除了被財政部曝光的5家典型騙補車企外,近日還有一份“國內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騙補和違規謀補匯總表”的文件名單傳出,在汽車圈引起軒然大波。除了財政部公布的5家企業外,吉利、力帆、天津比亞迪、江淮、日產、宇通、中通等主流新能源企業均榜上有名。
國家科技部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特聘專家王秉剛告訴南都記者,這據說是相關部門內部統計過程中所擬的一份名單,是在審查過程中流傳出來的,并非最終定稿,信息不靠譜,大家應該以財政部等權威部門最終公布的文件為準。
實際上,在這一輪的風波中,江淮汽車、長安汽車、上汽集團等整車企業在新能源市場的發展依然受到期待。比如說,群益證券認為上汽集團值得持有的一大理由是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公司受益于上海市新能源補貼政策調整,新能源汽車呈高速增長態勢,今年1-7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已超過13000輛,YOY+169%……公司定增已獲批,其中72億元將投向新能源汽車相關項目,公司新能源汽車實力將得到極大提升。”
此外,新能源汽車產業中的核心零部件標的,比如松芝股份、天齊鋰業、贛鋒鋰業等也受到機構跟個人投資者的廣泛關注。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分析師告訴南都記者,雖然騙補案令投資者更加謹慎對待新能源市場相關標的,但是這個市場是政策扶持的重點,因此后市依然會有不少投資機會。另外,很多基金公司在今年重倉了新能源汽車股,它們也會想辦法維持市場穩定。考慮到第四季度通常是新能源銷售的旺季,所以優質標的依然值得買入、增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