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提質、好于預期。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7%,其中一、二、三季度均增長6.7%,經濟增長的穩定性不斷提高。
從三季度動能轉換來看,新經濟新動能正在茁壯孕育成長,傳統動能逐漸調整改造。
當前,以互聯網、高端制造業等為代表的新經濟快速發展,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激活了經濟發展的“一池春水”。
2016年是機器人企業轉折之年
這一幕相信許多人仍然記憶猶新:在今年2016春晚廣州分會場上,高科技元素酷炫登場,不僅有無人機航拍珠江兩岸最美夜景,還有540個智能機器人客串主持、表演舞蹈。現場壯觀折射出了當前機器人的高速發展趨勢。
由于長期的獨生子女政策和人口老齡化,中國的工業面臨勞動年齡人口減少和成本上升的問題,實現自動化顯得至關重要。而中國當前升級工廠和生產線的宏大計劃,有賴于制造和更好地利用先進機器人。
據統計,2015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為85億元,預計未來5年CAGR可以達到17%,那么到2020年全國市場需求可以達到186億元。國內服務機器人應用領域和產品主要集中在清潔機器人、教育機器人、娛樂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和安防機器人方面。其中,清潔機器人已初具規模,市場容量在快速擴張。我國目前每周注冊4~5家機器人企業,全國共計有2000多家機器人企業。
目前在國內外形成產業化場景的有:掃地機器人、醫療機器人、教育機器人等。未來,兒童陪護機器人等也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有業內人士預言,2016年是功能類服務機器人企業的轉折之年。現下,掃地和教育教育機器人已率先啟動,逐步走向產業化,而醫療與兒童陪伴機器人雖然前景廣闊,市場的成熟落地則需要等待時機。
機器人產業迅速發展推動傳統產業升級
中國把機器人產業列為最近推出的“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的重點之一,并設定了到2020年每年生產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10萬臺、每萬名工人擁有機器人(機器人密度)150臺的目標。據統計,目前中國在機器人密度方面世界排名第28位。
機器人,叩響了人工智能的未來之門,盤活了傳統產業轉型的“棋局”。特別是在中國制造向中高端邁進之際,機器人的成熟和應用更是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推動傳統制造業加快提質增效。
新技術引爆新產業,新模式締造新業態,新理念拓寬新路徑。在經濟下行壓力下,企業開始求新,產業正在求變,并在此過程中逐步找到新的發力點,釋放出新活力。工業與互聯網的融合讓產業變得更加智慧,分享經濟等理念的興起讓資源利用更加高效。
值得注意的是,現代智能機器人不僅在上述方面有廣泛應用,而且還將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在煤炭工業及礦業方面,考慮到社會上對煤炭需求量日益增長的趨勢和煤炭開采的惡劣環境,將智能機器人應用于礦業勢在必行。在建筑方面,有高層建筑抹灰機器人、預制件安裝機器人、室內裝修機器人、擦玻璃機器人、地面拋光機器人等幫助人工作業。在核工業方面,主要研究機構靈巧、動作準確可靠、反應快、重量輕的機器人等等……智能機器人的應用領域正在日益擴大,大眾都期望智能機器人能在更多的領域為人類服務,代替人類完成更多更復雜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