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6中國國際智能制造大會暨中德中小企業合作交流會在濟南喜來登酒店開幕。來自中外的專家學者共話“智能制造”,聚焦中德合作,進行深入交流研討。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市委書記王文濤出席開幕式并致辭;濟南市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孫曉剛主持開幕式。
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市委書記王文濤
王文濤在致辭時代表濟南市委、市政府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衷心感謝和誠摯歡迎,并介紹了山東省及濟南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王文濤說,山東是中國的經濟文化人口大省,目前經濟總量已達1萬億美元,總人口近1億,人均GDP超過了1萬美元。山東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素有“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美譽。濟南是山東省的省會,也是世界聞名的泉城。這里科教資源豐富,擁有43所普通高校、57萬在校學生,24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濟南產業基礎雄厚,電子信息、機械制造、交通裝備已經形成規模優勢,新能源、新醫藥、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飛快發展。在大力發展制造業的同時,濟南也致力于推動金融商務、現代物流、文化旅游業等產業發展壯大。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提出了“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發展目標,努力打造區域性的經濟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科創中心,各項建設工作目前正在深入推進中。
王文濤表示,智能制造已經日益成為制造業發展的大勢所趨和核心內容。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不僅在生產領域廣泛應用,也日益進入生活領域。目前,濟南正在加快智能制造機器人制造平臺的建設,在東部建設了智能裝備城,重點布局信息通訊、3D打印、交通裝備等產業。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會議進一步加強彼此間的合作,特別是加強跟德國企業的交流合作,不斷推動濟南智能制造創新升級。近年來,中德兩國在經濟領域保持了友好合作,濟南跟德國的合作也在不斷深化。2013年,我們在德累斯頓設立了產業辦事處,雙方先后組織了多次卓有成效的合作活動,今年我們在斯圖加特又成立了中德中小企業的協同創新中心,與德中經濟聯合會建立了經濟合作關系。相信這次會議必將有力促進中德中小企業的合作、交流,實現創新發展、合作共贏。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在致辭時說,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脊梁,是強國之脊,是提升中國國力的必由之路。當前產業革命與中國加快經濟發展的方式正在形成歷史性的交匯,全球制造格局面臨重大的調整。智能制造讓產品的設計、生產和服務效率大幅提升,人工智能尤其是語言識別、圖像識別等領域取得飛躍發展,給制造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今年是全球人工智能誕生60年,人類已經從農耕社會走向了用智能作為時代標簽的智能社會時代。在腦科學和認知科學的發展下和人工智能的推動下,一定能夠融合形成新的發展方式。十分感謝濟南市提供了這個開放交流的平臺,預祝大會取得圓滿成功。
開幕式后,李德毅院士做了主旨報告,德中經濟聯合會理事林武福、德國CODESYS軟件公司董事長Manfred Werner、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宏鑫等專家發表了演講。
中國智能制造企業創新產品設計大賽路演
會議期間,中國智能制造企業創新產品設計大賽路演、智能制造領域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專家論壇、國際生物質能專業論壇、智能制造學科建設與創新型人才培養專家論壇暨CODESYS亞太區VIP合作伙伴會議等相繼舉行。11月11日還舉辦中德中小企業合作交流會及中德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對接德國工業4.0,為中德企業合作搭建平臺,推進企業間技術、人才等方面深度合作。
中德合作項目簽約儀式
本次大會由濟南市人民政府,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全國智能機器人創新聯盟共同主辦;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產品與產業工委會,濟南高新區管委會,山東信息通信技術研究院管理中心共同承辦。
本次大會是今年濟南市智能制造和對外開放領域極為重要的一次商務交流活動,也是繼去年成功舉辦“中國智能制造國際高峰論壇暨中德智能制造產業創新創業大會”之后,在濟南舉辦的連續第二屆國際智能制造領域的合作交流大會。大會的主題是:創新融合、促進智能制造產業健康發展;開放合作、共創中德協同發展美好未來。大會期間,我國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院士、國際智能制造代表性企業、機器人行業知名創新團隊及德國合作領域嘉賓,就產業前沿科技、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展開交流互動,共話智能制造產業和中德企業合作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