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經歷過這樣的尷尬?下班高峰期,手機打車軟件長時間找不到你的上車位置……如何讓生活更“精確”?近期,千尋位置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千尋位置)在云棲大會上,發布了支持A-北斗的輔助定位平臺FindNow。該平臺結合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將定位精度提升至厘米級,并將初始定位時間縮短至3秒。
北斗地基增強系統是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聯合交通運輸部、國土資源部、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中國氣象局、中國地震局、中國科學院、教育部有關部門,以及地方有關單位共同實施的跨部門、跨地區重大項目,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共建共享”的原則,構建全國一張網,實現部門間、地區間和用戶間資源統籌、數據共享。項目由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總體研制。千尋位置由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和阿里巴巴集團共同出資設立,通過北斗地基一張網的整合與建設,構建位置服務云平臺,以滿足國家、行業、大眾市場對精準位置服務的需求。
千尋位置的理念是將精準的時空能力變成一種大規模的公共服務,精準時空位置服務就會像電能、互聯網,以及云計算一樣,人們不用關心數據中心在哪里,也不用關心服務器在哪里,只需要享受服務帶來的便利。這些公共服務,有一些共同的特性:觸手可及,使用者想讓它什么時候出現它什么時候就會來;隨需而用,想用多久、在哪里用、想多少臺設備用,插上一個網線就可以使用;低門檻、平價,就像打電話一樣,不會過多考慮使用成本。為了實現精準時空位置服務,千尋位置正在集合軟件、硬件生產者、運營商。千尋位置此次推出FindNow的同時,還與展訊通訊合作,將產品搭載于芯片上之后,可以讓更多手機、終端使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務。
除了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千尋位置的另外一個優勢就是阿里云。北斗基站將收集的數據全部傳回基于云計算的國家北斗數據中心。在混合云架構下,機密數據在專有云內完成,云端的大規模數據的計算則通過MaxCompute完成,定位數據的播發則在公共云上進行。千尋位置CEO陳金培表示,傳統的IT基礎設施投入太多,周期也太長,對于新公司有限的預算來說是個很大的負擔。因此他把所有系統都布局在云端,沒有買一臺服務器,專心做自己擅長的業務。
陳金培介紹,以往的精準定位技術,都是測繪專業人士在用,相當于要自己建電站自己發電。如今千尋位置建立的服務模式,相當于將電站變成電網,把專業技術變成公共服務,讓更多人像用電那樣使用精準定位,而不需要自建電站。
千尋位置表示,作為推動北斗產業市場化的主要力量,一直積極推動北斗產業生態建設,與芯片、硬件、設備、應用等企業的合作逐步推進,提高我國北斗系統終端用戶的位置服務體驗,進一步促進中國北斗產業的發展,提升北斗系統的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