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市場紅海后,下一個爆炸市場會是什么?或許你可以從2016年半導體、IT界大佬們的動作窺測一二。2016年十大半導體收購中,有3次收購發生在或者是為了汽車電子,大佬們都在搶購汽車電子優質并購資源。今年汽車電子行業有的3個關鍵詞:自動駕駛、ADAS、新能源汽車。
關鍵詞一:自動駕駛
2016年自動駕駛正以強勁的勢頭席卷全球汽車業,傳統汽車廠商、汽車零部件企業、IT通訊企業等多方勢力紛紛涉足自動駕駛并參與到研發與制造中。無人駕駛將解決擁堵、停車難等城市發展中的難題。無人駕駛技術還可用于物流、共享出行等領域,有著極高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而無人駕駛已經不單純是企業之間的競爭,現在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層級了,爭奪無人駕駛產業領導權的“國家競爭”已全面拉開。是的,這是一場事關國家競爭力的戰役。從傳感器供應到軟件技術整合,再到硬件的打造,自動駕駛正在成為汽車產業鏈下一個被搶食的大蛋糕。
美國交通部發布了地球上第一部由主權國家頒布的無人駕駛汽車監管草案;日本政府的戰略目標是在2020年東京奧運上,實現L4級別的完全無人駕駛,日本政府希望憑借“無人駕駛”的戰略機遇,重新奪走其在亞洲區域的產業領先位置;中國政府在上海發布了無人駕駛技術路線圖,計劃到2025年,具備無人駕駛能力的新車占比要達到15%;德國交通部、巴伐利亞州和奧迪共同啟動無人駕駛計劃。
自從特斯拉無人駕駛車禍之后,無人駕駛便站在了風口浪尖,無人駕駛究竟能否真的替代人的駕駛呢?我相信,這個肯定是必然的,但是需要時間等待技術漸漸成熟。而現在所有做無人駕駛整車開發的企業都在積極進行AI系統研發的推進,是的,AI會讓汽車變得會學習、會思考、會判斷。
關鍵詞二:ADAS
ADAS是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的簡稱,即高級駕駛輔助系統,是指利用傳感器收集車輛周圍數據, 進行物體的辨識、偵測與追蹤等, 能夠讓駕駛者在最快時間察覺潛在危險, 提高安全性的主動安全技術。
ADAS系統對ECU、MCU的需求是多核架構、更高頻率和更低功耗的處理器;ADAS系統需要利用一些設備實時獲取周圍環境信息,雷達和Lidar是比較好的識別傳感器,但是他們都價格昂貴;運行在ECU和MCU上的算法需要利用傳感器獲取的實時的周邊信息,來決定汽車該如何動作;當GPS失效的地方,準確的地圖系統可以幫助避免事故的發生。
在ADAS產業鏈中,傳感器技術(攝像頭與雷達),芯片與算法是其中的關鍵。其中,攝像頭核心部件CMOS感光芯片主要掌握在以索尼、三星為代表的日韓企業中。雷達分為超聲波雷達、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超聲波雷達技術門檻較低,供應商較多,2016年福特推出了固態激光雷達芯片Velodyne,成本降到50美金左右;毫米波雷達成本在兩者之間,技術門檻較高,主要掌握在ZF TRW、博世等行業領先公司手中。而芯片、算法在ADAS系統中至關重要,行業集中度高,主要有Mobileeye(EyeQ5芯片)、ADI(Blackfin處理器)、TI(TDA SoC)、瑞薩(R-Car系列)、恩智浦(BlueBox)等公司。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9月Mobileye因自動駕駛指責特斯拉,兩家分道揚鑣。
2016德國慕尼黑電子展ST展示ADAS技術
關鍵詞三:新能源汽車
2016年12月的那場全國大范圍持續性霧霾可能大家都記憶猶新,新能源汽車作為消除霧霾希望,受到了很大關注。
從CES2016起,電動汽車就受到了國際大廠的追捧,寶馬、法拉第等等豪車大佬們都表示,未來將要大力發展電動汽車。
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可謂2016年“最神秘、關注度最高”的汽車創業公司。FF的第一款純電動概念車產品在2016年1月的CES上展出,該公司產品全部為100%純電力驅動。
2016年8月,特斯拉為在美國建造的超級電池工廠舉行了隆重的開幕儀式,這座工廠是特斯拉與松下聯合建造,投資50億美元,可以說這就是特斯拉的能源工廠。
除了國外,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同樣火熱,2016年11月格力收購珠海銀隆,雖然遇到重重阻礙,董明珠最后拉上萬達王健林一舉拿下銀隆,相信在董大姐手下,國內新能源汽車即將迎來大發展(畢竟董大姐到哪都給自家產品打廣告)。
手機市場一片紅海后,中興為了開拓新業績增長點也將目光瞄準了新能源汽車,2016年12月,中興收購廣通客車全面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值得一提的是,中興其實比格力更早接觸銀隆,不過最后被董明珠搶先了。
汽車對于生活而言所占的位置越來越重,傳統半導體公司恩智浦、英飛凌、瑞薩、意法半導體、德州儀器紛紛在此布局,谷歌、百度、滴滴、Uber等新型科技公司也嘗試發揮自己在人工智能、算法等軟件系統方面的優勢進入這個市場。未來這個蛋糕很大,就剩怎么分吃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