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農歷新年佳節之際,很多半導體公司都借機召開了自己的新年媒體說明會,小編近日也有幸參加了ADI公司召開的媒體答謝會,ADI公司副總裁及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范建人先生、亞太區工業自動化市場高級經理張鵬先生和亞太區醫療健康行業市場經理王勝先生等出席了此次會議,對于ADI2016年的業績和成果進行了總結,并且展望了2017年ADI的業務重心和發展方向。
通過收購不斷發展
ADI是一家財務運營狀況非常良好的公司。收購Linear一案,可謂是轟動一時,據范建人先生介紹,經過此次收購之后,ADI與Linear達到了400億市值,營業額在50億左右,ADI 毛利潤達到了70%,凈利潤達到了40%。從這幾個數字就可以看出來收購后的整體運營狀況可謂是非常的健康。從收入占比來看,工業(包含醫療)是ADI產品最大的應用終端市場,達到了44%;其次就是消費和通信市場,都占到了20%;汽車電子市場的收入占比為16%。此外,兩家公司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非常重視研發,每年將收入的19%的銷售額投回給研發。
據范建人先生介紹,除了良好運營狀態和重視研發之外,ADI現在越來越注重兼并的收購。很久前,ADI收購過一家叫做xuntai的公司,而在過去的12月時間里,ADI一下子就收購了5家公司。隨著整個半導體行業的競爭愈發激烈,ADI也將兼并視為加速發展的戰略。很多業內人士都有點意外,花了150億收購linear之后的,ADI的收購腳步并沒有放緩慢。從ADI的發展藍圖中可以看出,模擬領域收購有兩案:收購Hittite之后,在RF基礎器件產品方面有所加強;收購Linear補全了電源基礎器件產品線。在數字領域,對于SNAP SENSOR的收購加強了傳感器方面的實力;收購Sypris加強了整個數據采集鏈條中的安全性。在系統層面,ADI收購了Vescent則是看中其在無人駕駛方面的技術。目前,ADAS系統必須依靠攝影機、毫米波雷達(RADAR)和光達等一系列感測器技術,才能有效提供前向防撞預警、盲點監測、行人檢測和自動駕駛等功能。攝影機廣泛用于目標識別,毫米波雷達系統采用射頻電磁波測距。而Vescent在雷達方面有一種獨有技術——固態雷射波束轉向技術。在一個芯片內通過電子旋轉就取代了機械的旋轉,這種突破性的技術一舉推翻了目前機械產品在可靠性、尺寸和成本燈方面的諸多缺陷。
“通過現有的收購,ADI在產品和技術方面擁有了更完整的組合,我也不意外,在很多另外的板塊里面,ADI還會通過收購加強新的能力,加速我們的發展。”范建人先生如是說到。
從傳感器到云端完整IoT方案
物聯網可以大致分為傳感器、連接和云端三個層面。據張鵬先生介紹,在目前的鏈條中,存在著三個問題:數據帶寬壓力,海量數據處理壓力和整個系統的功耗優化。而ADI想要通過底層的傳感器端革命來幫助解決這個三個問題。
ADI內部有一個叫做IDS的部門,他們通過將一部分智能功能挪到傳感器端來,傳感器會將收集到的數據先進行預處理,然后輸出處理后的數據,數據量變小變精后,后臺云數據處理壓力也得到緩解,減小了處理延時;同時,整個系統的功耗也因此得到了降低。
ADI提供了一種叫做FastStart的物聯網解決方案。此方案分為三個層次,底層是傳感器層次,由ADI的”FastStart IoT”Sensor Edge平臺組成,通過Sub-G、Wi-SUN和LoWPAN的低功耗廣域傳輸協議進行傳輸。第二層是Gateway層面,通過與合作伙伴的協作,可以實現LTE/3G/Ethernet等方式進行傳輸。第三層是云系統層,ADI與合作伙伴搭建了一個IoT的云平臺,用戶可以通過其云端UI應用、ADI分析和其他第三方應用來實現云計算與處理的功能。
張鵬先生給媒體們展示了三個IoT方面的案例,第一個是智慧照明案例,第二個案例是智慧工廠,第三個是智慧醫療監測。小編來給大家重點介紹一下智慧照明的案例。
據張鵬先生介紹,目前智慧照明目前在中國是一個百萬級美金的潛在市場,路燈是智慧城市中最有可能先實現的一個智慧功能。ADI的智慧照明方案是的是基于路燈實現的。基于路燈現有的位置、供電等諸多便利,可以比較容易地將智能傳感器模塊集成到其中并運作起來。如圖所示,傳感器模塊中可以部署用于計量的ADE7xxx芯片、低功耗的圖像分析系統BLIP、ADuCM3029控制器遠距傳輸芯片ADF7030和內置WiFi等。
可穿戴與醫療影像并重
智慧醫療是ADI的另一個重要戰略方向,ADI的技術和產品貫穿整個醫療產品鏈中,從預防、診斷、治療到疾病管理都有相應的技術。而從終端來看,ADI主要著眼于可穿戴和醫療影像兩個大的應用方向。
先來說說可穿戴方面,2016年全球可穿戴設備的增速是32.8%,而中國的增速是52.9%;2020年預計全球可穿戴設備將達到2.37億出貨量,而中國的出貨量預測將達到0.83億。不論是從目前的增速還是預測出貨量來看,中國都遠遠超過了全球平均水平,據X介紹,接下來3年中國的智能設備出貨量保守估計大約會在8千萬~1億只左右,僅僅2016據ADI已知的客戶的出貨情況來看就已經達到了5000萬以上,因此是一個非常龐大又持續高速增長的市場。
據ADI分享的路線圖來看,可穿戴設備有三個演進的階段,第一階段實現了基礎的運動及體征數據采集收和處理、初步的人機交互,在服務及用戶粘性需進一步提高;到第二階段后可穿戴設備的功能需要進一步擴展,健康和生活環境參數并舉,無感服務和用戶粘性都已經已進一步加強。而在第三階段里可穿戴成為人工智能的關鍵環節,用戶可無感知的結束萬物互聯的世界,可穿戴設備將成為生活必備品,并進一步改變人們的日程行為習慣。
大家眾所周知的小米手環中就使用了ADI的心率傳感器等產品。還是憑借著出色的模擬傳感器和模數轉換器等關鍵器件,ADI在可穿戴設備領域可謂是所向披靡。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幾乎所有的體征信號,ADI都有相應的產品來實現采集處理和通信;并且ADI也提供了一系列的可參考的算法來方便客戶進行使用。ADI的方案具有低功耗、診斷級性能、高集成度(體積小)和系統級的優勢。
在醫療影像方面ADI主力產品有數字平板X光機探測器、CT數據采集子系統和超聲-接收&發送通道。其中數字X光機探測器總使用的是ADAS1256COF的器件,具有256通道的高精度以及高集成度chip-on-Flex模擬前端,可將單芯片電荷轉化成數字。在CT數據采集子系統方案中使用的是ADAS1128/9/1134/5系列產品,同樣具有高精度和高集成度,單芯片內即可實現電荷轉化為數字信號。在超聲-接收&發送通道解決方案中,使用的是AD927x/AD967x系列產品,具有低功耗低噪聲的特點,具備數字解調功能。此外,ADI可以提供全部的性能演示軟硬件提供給客戶,方便其進行評估。
據王勝先生總結,ADI將持續專注于醫療健康市場,包含移動健康、醫療影像、體征信號檢測和生命科學儀器等。除了芯片外,ADI也是一個真正的系統方案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