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聯網“大行其道”的今天,任誰不想借助物聯網的大樹扶搖直上,從而賺得盆滿缽滿?近日,一則題為《ofo與中國電信華為聯手 打造全球首款物聯網共享單車》的報道引起不小的轟動。
細讀報道,共享單車ofo與電信、華為合作一事不假,基于NB-IoT技術打造物聯網共享單車不假,但加上“全球首款”的字眼,行業人士們都坐不住了!
“物聯網共享單車”早已存在,何談ofo打造全球首款?
ofo豪言打造打造全球首款物聯網共享單車,那么,是否意味著此前的共享單車并非物聯網模式?行業又如何定義“物聯網共享單車”呢?
據業內人士分析,從物聯網典型業務架構來看,具備了終端感知、傳輸、平臺和應用一整套端到端解決方案的業務就可以稱為典型的物聯網業務。
目前,在市面上運轉的所有共享單車,大部分都具備這些因素,通過內置于車輛的GPS終端感知車輛位置信息,通過蜂窩網絡傳輸至運營平臺,進行計費和數據分析,并反饋到用戶的手機應用中。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物聯網共享單車”已經存在了。
摩拜先于ofo,將NB-IOT技術應用于共享單車
回顧媒體報道,ofo稱與中國電信、華為研發NB-IoT的共享單車解決方案,然而此舉也早已被摩拜搶了先!
目前,共享單車行業中普遍采用蜂窩網絡制式的智能鎖,但是這種網絡和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通信網絡是不同的。人與物之間的通信需要專用的物聯網卡、蜂窩網絡專網接入,還要使用運營商專用的物聯網平臺,組合在一起才構成了一個典型的共享單車物聯網解決方案。
2015年4月份,摩拜單車正式運營, 已開始大規模使用物聯網卡。去年12月份,摩拜率先攜手愛立信和中國移動在上海完成了基于NB-IOT物聯網現網的端到端測試并召開發布會,這是第一次將NB-IOT技術應用于共享單車的典型案例。
從這一層面上來看, 摩拜單車才是首家真正使用物聯網技術的共享單車。
不過,話說回來,信息網絡推動產業升級,物聯網的應用是時代發展必然。共享單車市場競爭如此激烈,各家重點仍需放在“真刀實槍”的實力升級上,完善自身優勢,實現更好的用戶體驗和供應鏈才能更具競爭力,而非硬扣“全球首款”此類的高帽引業內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