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瑞聲科技和國內元器件分銷龍頭科通紛紛遭沽空機構狙擊,致使股價暴跌雙雙停牌。財報、利潤造假等字眼,一夜之間成了上市公司避之不及的敏感詞匯,自家股價稍有波動就心驚膽顫跑出來澄清。
昨日午盤,華為及OPPO等手機品牌供應商通達集團“閃崩”19%,低見2.12港元,截至14時22分,跌9.13%,報價2.39港元,成交額為7.47億港元。
隨后,通達集團發布緊急公告稱,不知悉有關股價變動之任何原因,但或會考慮進行回購。
據悉,自上市以來,通達累計漲幅高達73倍,在科網股漲幅榜排名中位列11名。
傳OPPO、華為等供應商削減訂單
通達集團是內地領先的消費電子產品外殼一站式供應商,有傳言指是因為華為和OPPO兩大手機客戶削減公司訂單,才導致通達集團股價大跳水。
針對這個傳言,通達集團副總經理許慧敏表示,“華為今年訂單情況比去年更好,而OPPO高層代表亦正前往與公司代表洽談下半年合作項目細節。他相信,由于同業近日被沽空機構狙擊,市場或混水摸魚,趁機發放壞消息。”
為了證明華為訂單并未減少,通達集團還特意羅列出正在生產的華為和OPPO等主要手機型號以作證明。據悉,通達目前仍然穩定地獲得華為訂單,同時還向LG電子供應產品。
OPPO成股價下跌主因:據通達方面透露,公司在OPPO的R11型號中沒有獲得訂單,因公司預計此型號為一短期的手機機型,公司將越過R11,直接供給OPPO下一型號,這一型號預計將在三季度末出貨,料采用金屬框及玻璃外殼款式。所以,通達認為此事件可能是引起股價下跌的最主要因素。
“考慮到公司及時將供貨OPPO的產能轉移至華為和LG等客戶,所以并不會影響今年總體出貨量。因并沒有徹底失去OPPO合作,那么待OPPO的下一型號推出,通達仍舊能獲得大量訂單,市場擔心自然解除。”
目前,由通達生產的各大品牌機型主要包括:華為Mate9、P10及G9、Nova、麥芒5、榮耀5C、Oppo R9、R9s、A37、A51及A53、紅米3及4、紅米Note 3及Note 4以及小米Max等。
又被沽空機構盯上?
此前,兩大科技港股瑞聲科技和科通芯城先后被沽空機構盯上,導致股價暴跌后又相繼停牌。為此,有人猜測通達是否也被盯上,不過直到現在尚未見有任何沽空機構發表相關報告。
業績飄紅,股東紛卻紛變相減持
也有傳聞稱,通達集團此次股價跳水可能跟早前主席王亞南、副主席王亞華等主要股東高位配股套現,引致信貸違約有關。
5月15日,通達主要股東王氏兄弟以2.85港元價格完成出售3.8699億股股份,相當于公司當時已發行股本的6.36%,此次配售控股股東總計套現約11億港元。
有業者表示,在PAG不斷減持時,通達大股東竟然同時配股,自然會引發市場震蕩。由于大規模減持,觸發了通達集團部份債務違約。
從公開的數據來看,通達過去數年及2017年第一季度業績相當理想,而且搭上華為、小米等大客戶,理應等著慢慢收錢數錢,但主要股東卻短期內連環減持,顯得異常離奇。
據悉,通達集團現有大量可換股債券(CB)及購股權仍未處理,有可能會對股價造成沽壓。通達方面表示,“目前集團大股東沒有個人財務困難問題存在,剛配完股手上有10億現金。”
四兄弟控股,香港主板上市
通達集團主要由王亞南、王亞華、王亞榆、王亞揚四兄弟控股(其他股東暫不列出),致力于設計及生產消費類電子電器,包括手機、手提電腦及電器用品之外殼及相關產品。
2000年,通達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并于2006年入選福布斯亞洲中小企業200強,還曾榮獲中國電子元件百強企業。在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制造中心和服務網絡,其中石獅、廈門、上海及深圳以為主要生產基地,同時于上海及臺灣開設研發中心。
目前,通達主要以電器配件(手機、電器用品、手提電腦)、五金部件、通訊設備及其他業務為主。其中,手機業務是通達集團的核心業務,擁有眾多知名品牌客戶:華為、聯想、中興、小米、酷派、海爾、格力、美的、東芝、惠普、戴爾、華碩、諾基亞、富士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