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除了匯頂在年初展示的顯示屏內指紋讓人驚艷一把以外,最近最受矚目的應該是7月高通與vivo合作的屏下指紋,讓全面屏時代的指紋識別方案多了一種選擇。然而,其實現量產的時間卻無法確定,在短時間內難以實現大規模量產。
2013年,自蘋果5S發布以來,手機指紋識別正式進入消費者的眼簾,并引起業內廣泛關注。一邊,一大波觸控芯片廠紛紛進入指紋識別領域,增添指紋芯片業務;另一邊,原本主要負責金融領域和安防領域的指紋芯片廠也紛紛加入手機市場。
而其中除了蘋果公司旗下的Authen Tec外,競爭最為激烈的當數FPC和匯頂,兩者的指紋識別技術皆為電容式,屆時,電容式也成為近幾年應用最多的指紋識別技術。然而,有一家行業大鱷另辟蹊徑,通過超聲波技術強勢進入指紋識別市場,這就是大家熟悉的高通。
超聲波技術雖好,但未能引起廣泛應用
除了在處理器領域,高通在指紋芯片市場也有所布局。2015年初,高通首次推出基于超聲波技術的智能手機指紋識別方案,相比主流的電容式方案,該方案能穿透由玻璃、鋁、藍寶石等材料。并且手上有水、灰塵、護手霜等其他臟物的情況下也不影響指紋識別的準確度。2016年4月,樂視成為首次應用高通超聲波指紋識別方案的手機品牌,應用機型為樂視Max 2,但據說用戶體驗還有待提高。
2016年9月,小米5S正式發布,應用的也是高通的超聲波方案,但不同的是,該方案是全球首款無孔式指紋識別方案,超聲波的高穿透性使其免去了在正面玻璃蓋板上開孔,但是由于穿透力還是有限,因此需要在玻璃蓋板上挖孔。
2017年6月,在MWC上海場,高通攜手vivo展示其屏下指紋技術,這也是全球首款的超聲波屏下指紋識別方案。在屏幕下方一小塊區域作為識別區域。
從近年高通指紋芯片出貨量情況看,去年高通的出貨量合計接近4KK,相比全年整個指紋芯片852KK的龐大出貨量,高通的份額不足0.5%。去年一季度的指紋芯片主要應用于樂視Max2,而二季度開始,主要應用于小米5S,一直持續到今年。而今年上半年預計為不足2KK,出貨量規模并不大,目前出貨量逐漸遞減,已經到了收尾階段。
總而言之,雖然超聲波指紋作為目前優點頗多的先進產品,但到目前為止,高通的指紋芯片僅在兩款機型上量產使用,并且應用上用戶體驗欠佳,耐高溫能力較差,溫度超過80度就容易出現反應不靈敏的現象,這些也是目前高通的超聲波芯片不被青睞的主要原因。
圖表 1 2016-2017年高通指紋芯片出貨量統計
數據來源:旭日大數據
總體來說,目前的超聲波指紋芯片未能廣泛應用主要原因包括:
1、產品價格過高。據說樂視max2使用的指紋芯片單價為十幾美金,超出電容式玻璃蓋板指紋芯片好幾倍的價格。
2、資源過于單一。目前超聲波指紋芯片市場上具備量產能力的供應商只有高通,嚴重資源匱乏,不利于終端企業對供應鏈的管理。
3、國內缺乏相關產線資源。高通的超聲波指紋采用的是MEMS工藝,而該工藝在國內缺乏相關的產線,僅在實驗室有。一方面在國內無法推廣開來,另一方面會造成成本過高。
4、功能性未完善。目前高通的超聲波指紋方案仍有些功能性問題尚未完善,產品仍存在較大問題。
高通欲在新領域實現突破,相關壁壘亟需攻破
今年,除了匯頂在年初展示的顯示屏內指紋讓人驚艷一把以外,最近最受矚目的應該是7月高通與vivo合作的屏下指紋,讓全面屏時代的指紋識別方案多了一種選擇。然而,其實現量產的時間卻無法確定,在短時間內難以實現大規模量產。
除此之外,要把該技術應用到機型上,除了需要本身技術成熟并且實現量產外,還需要OLED屏的配合,這就需要應用該技術的手機都應用OLED屏。然而,目前OLED屏的產能問題是相關廠商努力突破的重要問題,產能幾乎掌握在三星的手上,處于絕對壟斷地位,國內的京東方等面板廠即便開始投產也面臨著良率問題,要實現量產仍需等到2020年左右。
這也意味著,近幾年該超聲波屏下指紋技術推廣起來將受到限制,因此這也給許多指紋芯片廠更多的追趕的時間。再者,該技術產品在掃描能力和解鎖速度以及反應速度上還有待改進,要在智能機上廣泛應用還需要進一步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