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界動態 > 可再生能源增量替代時期 能源體系如何重塑?

可再生能源增量替代時期 能源體系如何重塑?

2017-10-24

  根據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預計到2020年,中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將達到15%左右。近日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發布的《2016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提到,預計到2020年,中國水電裝機將突破3.8億千瓦,風電裝機將突破2.3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將突破1.6億千瓦,生物質能發電裝機有望突破1500萬千瓦。中國目前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產和消費國,預計可再生能源將進入大范圍增量替代和區域性存量替代的發展階段。

  可再生能源增量替代階段是不是意味著以煤炭作為代表的舊的能源主體要被徹底拋棄,能源主體將轉變為可再生能源?是不是意味著可再生能源的高增長階段成為過去式,可再生能源的競爭將變得異常激烈?在可再生能源增量替代階段,能源體系重塑過程中的量變與質變又將怎樣發展?

  2017102409173936.jpg

  我國能源體制改革的實質:協同、兼容發展

  經濟發展到底是依托于傳統能源還是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新能源,討論的基礎應該依據時間維度來判斷,如果我們著眼于未來三十年,新能源必定是對經濟發展起到重要支撐作用,但從立足現狀而言,傳統能源是不能丟的。這意味著長期以煤為主的高碳能源利用模式將逐步轉變為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低碳能源利用模式。這種轉變也是保護生態環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需要。

  這種跨越使得能源的生產主體、生產內容、消費形式、消費者范疇發生了變化,也注入了新內涵,是循序漸進的螺旋式上升的發展還是激進的能源體系“大換血”,就要看能源體制改革的著力點在哪里。通過對過去一個階段的中國能源改革內容的觀察與思考,中國的能源體制改革既沒有像美國一樣面對“清潔電力”知難而退,也沒有像世界上某些國家跨越式采用新能源發電,協同發展、兼容發展仍然是未來中國能源體系改革的主旋律。

  能源體系重塑:從量變上反復調整,最終形成質變

  對于近階段能源體系的革新,落實到執行層面就是能源生成與消費體系的重塑。在重塑過程中,調整的成分多一些,而創造的成分少一些。調整主要指調結構使之優化、調經營主體使之多元化、調資本融合使之融資難等問題得以緩解,在調整的過程中進行模式創新,而不是單純地寄托于技術手段的創新。通過調整形成新的市場反應,從而促進再競爭、再創新、再增值,量變上反復的調整最終形成質變上創造的出現。

  在能源體系重塑過程中,國家在能源生產方面進行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提高能源供給質量。2017年2月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6年能源生產情況》,全年原煤產量34.1億噸,比上年下降9.0%,原油產量19969萬噸,比上年下降6.9%。全年發電量61425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5.6%,增速加快5.3個百分點。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化解過剩產能初見成效,發電量增長較快顯示電力生產結構進一步得到優化。

  同時,我們也需要看到數據的另一面。煤炭進口快速增長,全年進口煤炭2.6億噸,同比增長25.2%,而原油“以進頂產”,全年產量與進口量之比約為1:2。自給生產上的減少和進口數量上增加意味著能源的消費模式并未發生根本改變,能源的生產與消費并不協調。

  能源體系的重塑過程需要符合從量變到質變的自然發展規律,不能追求跨越式的能源生產結構的快速扭轉,而應逐步調整、逐步推進、逐步實施。比如煤炭去過剩產能,就不能脫離市場需求的指標化、政績化、過分行政化,而應該讓市場規律起到主導作用。

  體系重塑矛盾點:各主體的利益訴求難以平衡

  無論是從建設生態文明的需要出發,還是從能源開發利用趨勢上的資源稀缺性出發,能源體系重塑都是勢在必行的。就資源稀缺性分析,與可再生能源相比,煤炭、石油等傳統能源由于其不可再生性,在現有的能源消費模式下,稀缺趨勢將越來越明顯。解決這一問題依賴于兩個途徑,一是改變能源生產領域結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二是進行能源消費模式的改革,使可再生能源起到能源消費領域支撐作用。

  這兩個途徑都意味著在能源領域對現有的各主體的利益進行了調整。從能源生產者的角度來講,能源供給結構的改變意味著投資、業務內容發生變化;從資源配置的角度講,調整就意味著資源被再度配置,在舊的能源體系中占據資源配置優勢地位的主體將在新的能源體系中失去或部分失去資源配置優勢地位;從能源消費者的角度來講,能源供給結構的改變就意味著不得不選擇新的能源供給,由于可再生能源目前的綜合成本仍然無法與傳統能源進行競爭,能源消費者選擇可再生能源就意味著付出的直接經濟成本增加。

  模式創新是可再生能源增量替代時期的階段性措施

  技術的創新與發展在能源短缺時代對于能源的開發利用而言起到的是主導作用,伴隨著技術應用的廣泛應用及能源區域過剩的現象出現,技術驅動遭遇了瓶頸期,而模式創新逐步成為能源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增量替代時期,能源消費的模式創新將可能占據主導地位。盡管在能源經濟發展領域,科學技術仍然是第一生產力,但在未來一個時期,技術主要起基礎支撐作用,不具有價值創造作用,價值創造將依賴于模式創新。

  從能源消費水平上看,2014年我國人均能耗約為3.1噸標準煤,不及發達國家一半,2014年人均電力裝機容量約1千瓦,是當時美國的30%左右,伴隨著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費量及能源需求都會大幅度增長。因此,模式創新在能源消費領域的作用空間還比較大。

  能源消費領域革新迫在眉睫

  增量替代及區域性存量替代對于可再生能源發展而言并不是一個樂觀信號,預示著能源生產領域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從供需關系上看,我們可以認為這個時期是局部能源過剩。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能源消費領域進行改革,促進對新舊形式的能源消費。重塑能源體系的關鍵在于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引導消費模式的轉變是前提和基礎。在當前可再生能源難以完全替代以化石燃料為主的傳統能源的前提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控制能源總量過快增長,對于緩解環境生態問題的壓力是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徑。

  在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路下,需求側即能源消費迫切需要革新以適應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沒有需求側的參與,僅僅依靠供給側,從市場反應的情況來看,消費者是不買賬的。能源消費的革新不能僅僅依靠技術促進能效提高,目前的情況下,技術對于提高能效的作用已經不是十分明顯,需要擴大能源消費主體的外延及增加能源消費主體的內涵,即融合新能源汽車、智慧城市、人們生活方式向環保方向的轉變等新誕生的能源消費模式。

  總之,就目前我國能源發展現狀而言,傳統能源的主體地位并沒有改變,而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高碳能源消費模式也未發生根本改變。隨著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及人們在消費成本上仍然依賴于傳統能源的現實,各類能源之間的競爭將在可再生能源增量替代更加激烈,但替代的趨勢不會改變。而我國能源體系重塑的過程基本可以概括為:以量變上的反復調整為措施,以質變上的價值再造為目的。能源體系重塑對于能源生產與消費改革都是積極的響應,也是切實的手段、措施。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 欧美97人人模人人爽 | 特级毛片视频在线 | 激情五月激情综合色区 | 桃花岛亚洲精品tv自拍网站 | 黄a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日本人观看成本人视频 | 2015在线看小明 | 亚洲激情在线 | 黄色视屏在线免费看 | 免费乱人伦 | 翁熄系列乱老扒小雪小说 | 亚洲va欧美va | 羞羞视频网站免费 |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在线 | 亚洲 | 欧美乱人伦中文在线观看不卡 | 麻豆视传媒短视频网站-欢迎您 | 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免费 | 午夜性色吃奶添下面69影院 | 久播影院免费理论片 | 2015小明看日韩成人免费视频 | 精品一区中文字幕 | 国产麻豆福利a v在线播放 | 婷婷人人爽人人做人人添 | 在线国产视频观看 | 日韩手机在线视频 | 欧美一级在线观看 | 添望write.as女装 | 国产亚洲精品日韩综合网 | 国产亚洲精品午夜高清影院 | 亚洲h片| 男女午夜视频 | 亚洲午夜小视频 |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 全黄性性激高免费视频 | 自拍偷拍亚洲图片 | 欧美高清欧美videosex |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免费看 | 日韩人成免费网站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