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首家人工智能(AI)處理器“獨角獸”寒武紀于6日宣布,未來將會推出通用型云端的智能芯片∕處理器機器學習處理器(MLU),并與臺積電16納米攜手合作,未來下一步鎖定7納米甚至5納米,將開創深度學習處理器一個全新的方向。
陳天石:打敗蘋果A11 “四兩撥千斤”
大陸中科寒武紀6日于北京舉行發布會,會中創辦人陳天石首先回顧了寒武紀過去十年發展。寒武紀于2016年,面向產業界,支持發布了全球首款商用深度學習處理器IP產品寒武紀1A處理器,及全球首個AI專用指令集Cambricon ISA。
2017年,華為發布了全球首款AI手機芯片麒麟970,發布了首款智能手機Mate10。陳天石說寒武紀“就是背后那個原創的低調的技術賦能者”,為麒麟芯片和Mate手機插上了智能之翼,且“跟蘋果(Apple)產品一較高下,結果很輕松打贏了這場戰斗。”
陳天石形容,寒武紀與華為打贏這場戰斗并不是靠著蠻力去堆運算器,在普通稠密的神經網路模型峰值只有區區500GFLOPS,但是寒武紀依靠最先進的稀疏化的技術,“四兩撥千斤”打敗了強大的蘋果A11處理器。但他稱“贏了這一場還有下一場,下一場要推陳出新”。
一口氣宣布三款處理器問世
會上寒武紀也隆重推出1H16處理器產品,用于手機安防、攝影機、音響、機器人等等廣泛和智能處理有關的領域。其主要特點為:性能更好、能耗更低、功能更完備。已于2017年第1季度上市。
另外一款寒武紀1H8處理器是一款專門面向電腦視覺領域專用的處理器IP。1H8IP和最早寒武紀1A處理器相比,具有更低的功耗、更低的成本,為電腦視覺領域,如拍照輔助、圖片處理、安防監控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其功耗比達到寒武紀1A處理器2.3倍。并提供四種可選運算能力設置,1T/2T/4T/8T,這款IP產品主要面向視覺市場,已于2017年第3季度上市。
此外,寒武紀正在規劃一款面向智能駕駛領域的處理器IP產品,稱為“寒武紀1M”,它的性能將達到寒武紀1A的10倍以上,高度集成,具有更高的性能功耗比。未來目標則是讓大陸的汽車全部都用上陸產智能處理器。
兩款云端智能芯片采用臺積電16納米
陳天石自豪地指出,其實寒武紀技術遠還不止于此,處理器云端智能芯片MLU,將會開創深度學習處理器一個全新的方向,就是要做通用的機器學習處理器。
他宣布在未來18個月當中,寒武紀將發布兩款高性能的商用智能芯片:MLU100,采用臺積電16納米制程,同時支持推論和訓練、偏重推論,可以應用于數據中心、中小型服務器。之后我們將繼續發布更偏重于訓練的智能芯片,稱為MLU200,這款芯片面向企業級智能研發中心。這兩款云端智能芯片都正在做大規模商用準備。
值得注意的是與會的EDA Cadence高層也透露,寒武紀這顆芯片在云端學習用臺積電16納米技術,相信下一顆將進入7納米甚至是5納米制程節點。同時也將與EDA、IP業者展開更深入的合作。
陳天石則為寒武紀未來三年立下兩個“小目標”:第一,三年后,要力爭占據大陸高性能智能芯片30%的市占率;第二,三年后,要力爭全球有10億臺以上的智能終端機使用寒武紀的終端處理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