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新聞例會上首次對半導體行業巨頭博通(Broadcom.ltd)擬收購高通(QCOM)的事件進行評論。對此來自集邦科技旗下拓璞產業研究院的看法是,鑒于本次收購不利于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以及將對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華為”)產生不利影響等因素,中國政府有可能對本次交易案提出反對意見。
在商務部方面,來自高峰的評論是:我們始終堅持內外資企業一致的原則,這個立場不會改變。商務部開展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從立案到最后作出決定,有著嚴格的法定程序和評判標準,包括審查的時間。我們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中國的市場將會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我們歡迎各國企業來華投資、興業,我們也將作出更大的努力,切實保護外商在中國的合法權益。
對于中國政府或持反對立場的結論,集邦科技旗下拓璞產業研究院分析師姚嘉洋給出第一個判斷依據是,作為中國電信設備的主要供應商,華為或許會受到本次收購案的不利影響。因博通也是華為主要芯片供應商之一,而高通在5G領域會和華為產生競爭關系,二者合并后,將對華為產生很大程度上的鉗制。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曾在2014年稱,中國有望在2020年進入5G時代。對于5G的行業標準和話語權爭奪一直是通信巨頭間競爭的焦點。在3G和4G技術上,高通的標準制定一直處于主導地位,并在5G努力爭奪話語權。同時,在2016年11月17日,在3GPPRAN第187次會議關于5G短碼方案討論中,華為推薦的PolarCode(極化碼)方案獲得認可,成為5G控制信道eMBB場景編碼的最終解決方案。
姚嘉洋的第二個依據是,高通曾在2017年第四季財報會議中稱年內將完成對恩智浦的收購,若博通在本次交易中也一并將恩智浦買下,三者合并將在全球車用芯片領域形成壟斷。這對當前正處初期發展階段的中國車用電子芯片產業十分不利。
對于高通和恩智浦的收購,據拓璞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恩智浦作為全球工人的車用半導體領導者,車用領域比重最高,可以說是整體營收命脈。而高通本身具有電動車無限充電專利技術,恩智浦同樣也擁有不少關于電動車系統的電源方案,兩者擁有一定程度的互補效應。
當下中國車用電子產業在初期階段,從開發產品到導入下游車廠的周期較長,需要3-5年,本次收購發生在這樣的期間是很不利的。四維圖新(29.500, -0.25, -0.84%)是車聯網智能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在11月6日發公告稱與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簽署了導航電子地圖許可協議。也就是給后者即將在2021年前后量產上市的汽車平臺供應導航電子地圖產品。姚嘉洋認為,從供應鏈角度,美國在車用電子芯片領域形成壟斷地位,不利于中國本土企業產品順利導入到下游車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