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道,中國互聯網巨頭騰訊已成為第一家達到5000億美元市值標準的亞洲技術公司。僅僅一天,其市值就超過臉書。
資料圖
11月21日,在亞洲交易時段,騰訊股價繼續高開高走,收盤價創下439.6港元(372.3元人民幣)的歷史新高,市值達4.17萬億港元(3.38萬億元人民幣)。一日內,騰訊的市值超過了臉書的5.194億美元(34.36億元人民幣),臉書的股價在美國股市收盤時遭到重創。當天,騰訊還擊敗了阿里巴巴,成為中國首家達到5000億美元市值的中國科技公司。
躋身全球富豪榜第九
另據《福布斯》報道,騰訊創始人馬化騰的身價也因此超過谷歌的創始人拉里?佩奇(Page)和謝爾蓋?布林(Brin),達到483億美元,躋身全球富豪榜第九位。
2004年,騰訊以每股3.70港元(約3.13元人民幣)的價格在香港上市。從此,騰訊的股價上漲超過1.1萬個百分點。僅僅2017年,騰訊股價就上漲126.69%。
11月初,在騰訊第三季度財報公布后,其股價沖破了先前的市場預期,分析師對其走勢非常樂觀。巴克萊銀行將騰訊的價格指標從49美元提升到59美元,并提高了2018年和2019年的收入預測。
暴漲的背后
騰訊是一家橫跨游戲、社交媒體、新聞和電子商務等龐大業務的科技公司。盡管騰訊在國外并不著名,但其擁有全國最受歡迎的消息服務應用,即擁有接近10億用戶的微信。
11月21日,巴克萊銀行在一份報告中指出,騰訊的收入加速增長主要歸因于游戲、視頻和支付服務等多個關鍵業務部門的持續貨幣化改善,并且該公司的用戶增長仍然十分強勁。
《金融時報》指出,在移動支付領域,盡管騰訊比阿里巴巴的支付寶晚10年,但其迅速建立了37%的市場份額。同時,騰訊還在金融服務上進行延伸,增加了包括理財、保險、以及小額貸款等業務。
網游和手游也是騰訊的核心業務,上個季度,該部門的營業額超過40億美元(246.76億元人民幣)。2016年,騰訊收購了芬蘭智能手機制造商Supercell的多數股權,而熱門手機游戲《部落沖突》正是由該公司制作。
騰訊也一直在試圖走出中國,但并不完全通過產品擴張來實現。相反,騰訊一直在美國和亞洲進行投資。其已經收購了特斯拉和Snap的股份,并投資了包括印度的優步競爭對手Ola在內的眾多亞洲初創公司。在中國國內,騰訊先后入股電商平臺京東,收購盛大文學,注資搜索引擎搜狗等。有報道稱,騰訊在過去10年支持了500家公司。
隱憂和潛力
在中國,包括騰訊、阿里巴巴、百度在內的互聯網巨頭紛紛加大國際化的力度。據BBC報道,騰訊希望將其在國內的成功模式輸出到海外,馬來西亞是其支付系統國際化的第一站。但是,事實證明讓中國以外的人接受微信并不容易。騰訊旗下手游《王者榮耀》被官方媒體批評,使青少年沉迷游戲,騰訊及時上線了防沉迷系統,限制未成年人的游戲權限和在線時間。
對比廣告業務巨頭臉書,騰訊未來仍有增長空間,其在單個用戶帶來的廣告收入這一指標上還相去甚遠。如果騰訊能專注于該領域,或許能給其帶來新的增長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