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知名視頻網站愛奇藝對華米科技創始人&CEO黃汪進行了專訪。黃汪介紹了華米和小米合作生產小米手環背后的故事,同時他介紹到,AMAZFIT手環是不同定位的產品。對于穿戴產業的前景,黃汪認為智能可穿戴是移動互聯網的一塊基石。
以下是采訪實錄:
愛奇藝:黃總你好,很高興能接受我們的采訪。其實華米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年輕但是又很成熟的公司,年輕是因為創立的時間在2014年的年初,成熟是因為很多人知道華米是由于小米手環獲得巨大成功。請問您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創辦的華米,當時雷總哪一點最吸引您?
黃汪:我們在智能硬件方面的探索較早,在2013年我們已經推出了中國僅有的兩個真正能量產的智能手表。我們的品牌叫做SmartQ,手表叫zwatch。當時有兩款手表,一款是盛大果殼的手表,另外一款就是我們的zwatch。那時只有這兩款手表是能夠量產出貨的——盡管當年很多廠商已經在做智能手表。這款手表出來之后,機緣巧合,雷軍拿到了這個手表,他戴了一天之后覺得很不錯,就通過相關的朋友找到我。當時想的是可以跟雷總聊一聊,這么一聊就聊出了一起做小米手環這件事。
專訪小米手環背后的男人華米黃汪:智能可穿戴潛力無限
愛奇藝:當時您已經預期到小米手環能夠取得巨大的成功了嗎?哪一點最吸引您?
黃汪:小米手環這個產品我們當初下了很大的決心,停掉了SmartQ(智器)這個品牌,上百號兄弟只做小米手環這一個產品,回過頭來做這么一款看起來比智能手表更簡單的手環。這個手環一做就整整做了八個月的時間。
愛奇藝:縱觀小米手環,您覺得它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以及走了哪些彎路呢?
黃汪:這個產品的成功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得益于我們專注做這么一件事,手環在這個行業中從來沒有哪款能做到一個月兩個月的使用時間,我們分析了市面上所有的國外國內的手環,把它們所有好的功能全部都整合進來。最關鍵的一點是,如何真正大規模地把產品量產出來,而不是只做個樣機,這個非常困難,在供應鏈和整個量產的保障上需要團隊有很強的經驗積累。
愛奇藝:我們從去年其實已經看到華米在打造自己的品牌AMAZFIT,這是出于什么考慮呢?
黃汪:當時我們看到了智能手環市場的另外一個比較強烈的需求。這個需求是大家希望用一個手環加上不同的配件,來搭配不同的衣服。比如今天是西裝這樣的正裝,我需要一個跟我的西裝可以搭配的手環。但接下來我可能去運動,或者是參加球賽,這個時候我希望是運動的搭配。到了晚上可能參加晚宴穿得比較時尚,我們希望可以換一種可穿搭的方式。我想我們能不能做一個智能可穿搭的手環的品類,所以才有了AMAZFIT這個以時尚穿搭為主打的品牌的誕生。
愛奇藝:我們的確也看到無論是從外觀上包括代言人的選擇上都比較偏時尚,那么用戶群是不是更針對時尚人士或是更針對女性,未來會不會開拓更多的領域?
黃汪:從AMAZFIT一開始推出,大家都認為我們是做了一款女性可穿搭的產品。實際上,上個月我們剛出了一款叫做赤道的手環,大家都知道我們的AMAZFIT手環配男神也很漂亮。
愛奇藝:綜合來看,除了外觀,AMAZFIT和之前的小米手環還有什么區別?
黃汪:從功能上看,AMAZFIT手環和小米手環的功能是一致的。但是大家的定位不太一樣。小米手環是一款普適性的產品,男女老幼都可以佩戴。而AMAZFIT是針對CBD北上廣深的人群,他們對于自己的審美、對于時尚穿搭可能有更高的追求。
愛奇藝:其實華米未來也有想進入醫療健康行業,為什么會想到繼續跨界走下去呢?
黃汪:這其實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我們的運動手環本身在聚焦于運動數據如記步、睡眠監測的采集上,但我們看到了用戶的需求逐漸轉移到了健康數據和醫療數據上。比如,職場人士最怕晚上要寫稿或者趕項目,在加班的情況下會感覺很疲勞,很多人會感覺心臟不舒服,但是心臟的不舒服可能會導致猝死等悲劇的發生。下一步,華米準備推出醫療級的手環,就是要解決類似的問題。我們經常會發現身體不舒服,但是看醫生比較麻煩。像這一類的醫療級的產品,會給你提供醫療級的判斷,就像一個家庭醫生在身邊一樣。所以這一類有非常大的需求,針對職場人士的,這也跟AMAZFIT這個品牌去年推出后在整個CBD人群所獲得的反饋是有關系的。
愛奇藝:所以其實您對于智能可穿戴市場整體的格局十分看好?
黃汪:是的,接下來在與整個互聯網醫療結合后,會產生更有價值的數據和服務。
愛奇藝:那公司整體在未來三年有怎樣的戰略發展呢?可以跟我們透露一下嗎?
黃汪:其實智能可穿戴產業是從運動手環這個爆款產品開始的,Fitbit和小米手環這兩家占了全世界市場份額的很大一部分。從運動到醫療領域,甚至于AR、VR的結合,以及跟線下支付的結合——比如有些創業團隊已經開始做用手環進行地鐵公交和線下商品的支付——這些都是未來的方向。而從這些方向都能看到,智能可穿戴是移動互聯網的一塊基石,可以在很多方面都有用途,所以接下來一個一個產業都會進入智能可穿戴設備這個領域,都會和它有關聯。
愛奇藝:您在這個行業中,從一個業內的追隨者做到了領軍者,其實這樣的創業者很容易成為現在很多年輕人的榜樣。您在98年離開了華為選擇創業,為什么當時會做出這樣一個選擇呢?
黃汪:其實最早一畢業就去了華為,從華為出來后我們是最早一批做當時稱之為嵌入式智能系統的,很多電子設備有了操作系統后變得更智能化。其實從98年到現在差不多20年,我們做的都是同一件事,就是讓電子設備更加智能化。
愛奇藝:其實現在很多年輕人都選擇創業,如何決定要不要從一個穩定的工作崗位離開?包括怎么選擇團隊?這一塊您有沒有一些建議給大家?
黃汪:首先是由興趣來牽引自己的方向,不管是創業還是在大公司里。但是在一個領域里積累足夠深足夠長的時間后,在這個領域會有自己一些新的想法和新的概念,這個時候創業才是自然而然會發生的事。
愛奇藝:那就現在來看,您覺得比如現在的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市場,未來會不會有更多年輕的創業者?
黃汪:我們自己也是創業公司,其實在和更多比我們小的創業公司合作時,他們有很多在細分領域的點子。比如有些公司在滑雪、有些公司在騎行、有些公司在高爾夫球等等各個領域都在做不同的創業,我們華米都會在技術或者流量上配合,大家一起來做。這個要看有沒有興趣在這些細分領域創業,或者說有沒有一些獨到的idea,這個很重要。
愛奇藝:相信這些都是給年輕人的很實用的建議,謝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
黃汪:好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