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許多日本車企正試圖尋找新的財源,紛紛采用顛覆性技術,提供互聯服務。自動駕駛就是項潛力巨大的技術,或許能為汽車業帶來新的業務創新,其他行業也將隨之受益。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詢公司在一份新報告中指出,截止至2025年,日本2級自動駕駛車輛的出貨量或將提升至54萬輛,復合年增長率為51.6%。人工智能或大數據分析類公司將成為新的市場參與者,將在未來自動駕駛研發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DeNA與SB Drive是其中的佼佼者,通過建立合資企業及合作自動駕駛相關技術,顛覆當前的汽車生態系統。
據外媒報道,日本車市的新車銷售正經歷下滑,這主要歸咎于人口減少(depopulation)、去機動化(demotorization)及老齡化因素,在城市區域表現尤為明顯。
許多日本車企正試圖尋找新的財源,紛紛采用顛覆性技術,提供互聯服務。自動駕駛就是項潛力巨大的技術,或許能為汽車業帶來新的業務創新,其他行業也將隨之受益。
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詢公司(Frost & Sullivan)在一份新報告中指出,截止至2025年,日本2級自動駕駛車輛的出貨量(unit shipment)或將提升至54萬輛,復合年增長率(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CAGR)為51.6%。
日本新車安全性評估(Japan 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JNCAP)在進行項目更新,相關法規也進行了修訂,這將導致自動駕駛車輛出現短期的市場滲透(penetration)。
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移動出行研究分析師Sarasa Hayashi:“未來十年內,由于JNCAP的內容變動,日本車企將從ADAS系統向自動駕駛系統轉型。”
此外,2020年東京奧運會及殘奧會將進一步推動自動駕駛車輛的發展。日本政府將東京奧運會看作是推動自動駕駛系統發生的“催化劑”,日本車企頻繁展現自動駕駛技術,增強消費者對自動駕駛系統的認知。
Sarasa Hayashi表示:“人工智能或大數據分析類公司將成為新的市場參與者,將在未來自動駕駛研發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DeNA與SB Drive是其中的佼佼者,通過建立合資企業及合作自動駕駛相關技術,顛覆當前的汽車生態系統。”
然而,挑戰也不少,如:缺少支持自動駕駛的基礎設施、針對自動駕駛車輛的相關法規、自動駕駛性能標準及HMI系統。目前,汽車業需要解決上述技術難題,從而推動日本自動駕駛車輛市場的增長。
Sarasa Hayashi表示:“車企應與非汽車行業的市場參與者開展合作,而非拘泥于傳統零部件供應商,從而實現先進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化。車企、零部件供應商及技術公司紛紛組成跨行業聯盟,未來將成為自動駕駛研發的重要成功因素。”(本文圖片選自frostjap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