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雷凡培向馬克龍贈送中法海洋衛星模型。
法國總統馬克龍來了!
深冬的北京航天城,寒意逼人但陽光晴好。1月10日,馬克龍來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在這塊中國航天史上的榮耀之地,他看望了中法海洋衛星(CFOSAT)研制團隊代表,參觀了衛星測試組裝車間,并參加氣候變化圓桌論壇。
短短3天的訪華之旅, “航天”成為馬克龍的重要一站,兩個航天大國之間的合作也有了新進展。
一次意義非凡的訪問
早上,在五院AIT測試中心的圓廳門前,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雷凡培、副總經理楊保華等,正等候馬克龍一行的到來。
這是一次意義重大的訪問。
新中國成立以后,作為首個同中國建交的西方大國,法國積極同我國展開合作,數十年來不斷跨越新臺階,在空間技術領域尤其如此。自1997年兩國政府簽署合作協議以來,一系列舉措在衛星工程、載人航天、深空探測、對地觀測等領域有序展開,并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
此前一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會談,雙方就進一步提升緊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水平達成共識。在同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法蘭西共和國聯合聲明》中這樣寫到 — —“中法兩國愿繼續深化在空間科學技術與應用領域的合作,希望積極推進中法海洋衛星和天文衛星的研制工作,保證順利按時發射。兩國著力加強在運用空間技術開展氣候變化聯合研究和在空間探索方面的合作?!?/p>
同樣等候總統到來的,還有來自中法兩國的海洋衛星研制伙伴,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中法兩國打造的首顆衛星即將亮相世界。
中法海洋衛星發射在即
馬克龍總統一到五院,就直奔AIT測試中心。
在這里,雷凡培向他介紹了我國嫦娥四號、嫦娥五號以及火星探測器的研制情況。中法合作研制的首顆衛星——中法海洋衛星(CFOSAT)已經完成總裝集成,正在進行測試,計劃今年下半年利用長征火箭擇機發射。雙方專家向馬克龍報告了合作研制的進展情況。
在雷凡培看來,中法海洋衛星是中法兩國在高科技合作領域取得的重大成果,也是兩國為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做出的切實努力。
據介紹,該衛星于2009年立項,由五院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抓總研制,設計使用壽命3年,目前已有中法雙方超過100位科研人員參與其中。在后續使用中,中法將各自建立地面應用系統,衛星數據由兩國科學家共享。
中法海洋衛星基于我國較為成熟的CAST2000衛星平臺,搭載了法國的波譜儀和我國研制的散射儀,分別用于海浪研究和海洋監測。
“未來,借助這顆衛星,將有望實現對海洋表面風和浪的大面積、高精度同步觀測,進一步提升兩國對海上航行安全、海洋資源調查的服務保障能力?!蔽逶汉教鞏|方紅公司中法海洋衛星副總指揮黃耀輝說。中法兩國在空間技術領域的合作并非僅限于此。
1月9日,在兩國元首的見證下,中法兩國簽署《中國國家航天局與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關于聯合開展空間技術應用于氣候變化研究和空間探索的諒解備忘錄》。據國家航天局官方信息顯示,根據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在氣候變化和空間探索領域開展深入合作。
同時,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法國達索系統公司還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中國制造2025”和法國“未來工業”的工業發展戰略背景下加強合作。
共商氣候變化議題
在五院會展中心,馬克龍與中法雙方政府人士、企業家和學生一起,參加了氣候變化圓桌論壇。
“您認為我們這一代學生可以為改善環境作出哪些貢獻呢?”來自國內的學生向馬克龍提問。
馬克龍表示,中法在應對氣候變化的過程中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貢獻。他希望,通過未來中法航天合作,為應對全球氣候問題付諸更多的實際行動,也希望新一代青年在環境保護、氣候變化等問題上,擁有更強大的應對能力,做出更多的成績。
事實上,就如何應對氣候變化議題,中法雙方已經達成共識并寫入合作議程。
根據兩國在航天領域最新達成的諒解備忘錄,雙方將支持組建空間氣候觀測平臺的倡議,加強在對地觀測領域合作,促進全球氣候變化領域科研成果的交流,推進雙方空間數據的應用和創新,支持海面地形學虛擬空間星座的發展與應用,支持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在全球氣候變化和環境監測領域空間數據的應用。
此外,中法雙方還致力于空間探索領域,將在近地軌道、月球及火星的無人及載人探測領域開展一系列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