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信息化時代,企業如何正確開展數字化轉型是進入2018年以來的首要課題。近日,網易云發布了年度《2017年北上廣深企業數字化發展報告(以下簡稱:數字報告)》,引起業內廣泛關注。報告指出,當前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中國所有企業應對挑戰的主要戰略,預計到2018年,全球1000強企業中的67%、中國1000強企業中的50%都將把數字化轉型作為企業的戰略核心。
大數據作為企業現在及將來的核心戰略資產,已經是老生常談。大數據采集、存儲,數據自主化分析、云計算成本的進一步降低,為企業數字化提供的基礎環境。但盡管如此,企業面臨數字化轉型時,依然表現出遲滯不前的狀態。
網易《數字報告》顯示,受調查261家來自北上廣深杭的企業中,認為自身數字化發展已經成熟的僅占一成,其中只有23.81%的企業制定了清晰的數字化戰略和實施步驟。大部分企業在面對數字化轉型大潮時感到一片茫然,既不清楚企業數字化轉型當前所處的狀態,也不知從何處開展企業數字化。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目的及價值如何,并不明晰。
創新和提效是企業數字化的首要任務
報告指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目的,其中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占比57.14%,提高效率占比53.38%,改善商業決策、改善用戶體驗和參與度、改進商業流程或商業模式則分列其次。從企業現狀角度而言,創新和提效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首要目標。
當前經濟環境下行,人力成本居高不下,創新和提高效率是企業所面臨的共同話題。創新包括企業管理、業務、技術等創新和精細化改進,提效包括企業運營管理、流程管理、生產、銷售、客戶服務等,是決定企業能否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戲中贏得先機的重要砝碼。
據介紹,企業在盤活大數據,從而讓大數據為企業創新、提效服務時,云計算、數據分析是應用最多的技術。受調查的企業中,約62%已經部分上云或完成上云,另有28.57%的企業考慮上云,上云已經成為大部分企業的共識。這也可以看出,云計算、大數據、數據分析等逐漸成為企業發展數字化的基礎和標配。那么企業如何通過挖掘大數據,讓大數據真正活起來,從而為企業創新和提效服務的?
盤活企業內部大數據
移動辦公是繞不開的話題。據《2017智能移動辦公行業趨勢報告》顯示,移動辦公市場3年來增長迅速,2016年市場規模達到35.7億元,增長超過70%。預計2017年將達到54.1億元,2020年移動辦公平臺市場規模將達到120億元。隨著企業移動辦公場景的拓展和深入,移動辦公平臺上儲存的企業辦公數據規模也在不斷擴張,包括日常考勤、銷售任務達成、流程效率等數據。如何用好這些數據,從而優化企業管理、運營效率,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依據?
據移動信息化研究中心的一份報告顯示,54.5%的企業引入移動辦公方式是為構建競爭優勢,37.9%的企業認為提高對碎片化時間利用率很重要。“我們認為,對效率的提升已然不能滿足企業當前的訴求,依托大戶數構建競爭優勢才是關鍵”據移動辦公APP“我不憂”負責人介紹。以往在很多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中,數據常常散落在不同部門、不同的數據庫,甚至沒有應用場景或者說仍舊停留在原始階段。封存起來的數據猶如無源之水,永遠沉積沒有活力。“我不憂”自3.0版本以來,瞄準“大數據”信息化應用帶來的價值潛力,大力開發信息化大數據在“我不憂”產業中的技術應用。
據該負責人介紹,現階段在企業授權的前提下,采集并分析企業內部的考勤、流程審批時效等數據,為企業優化并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服務。未來,“我不憂”還將深耕企業如日常工作、IM聊天數據、任務完成數據、匯報數據、銷售數據等,在企業授權允許的情況下進行有效的采集、存儲、提煉和分析。“以最簡便、直觀的方式,去除復雜的數據分析過程,幫企業建立可視化的數據圖表,為企業實時、快速制定決策提供數據依據。支撐著企業用戶從“業務驅動”到“數據驅動”的戰略轉型升級。”
活用外部數據為企業服務
“在大數據產業發展中,企業既是大數據資產的擁有者,也是外部相關數據的需求者。外部數據更大更全,也更復雜”對于如何活用企業外部大數據,如何整合數據產生的渠道、路徑、領域,利用大戶局處理技術對跨媒介、跨終端、跨平臺的數字資源進行整合,挖掘價值,精準定位目標群體,針對性推廣策略...中琛源智能信息化服務解決方案(以下簡稱:解決方案)給出一條道路。
據記者了解,該解決方案是以三大運營商的后向/定向流量、語音資源為載體,面向終端用戶發放。“在發放免費流量的過程中,用戶可參與互動,與商家建立直接的聯系”據該負責人稱。提供個性化的活動策劃及落地實施、流量自動發放、賬單流水自動生成、數據分析等一站式解決方案。助力企業營銷活動的推廣傳播、粉絲積累、品牌基礎的構筑。
“通過活動吸粉,制造傳播曝光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為了盤活大數據。”據介紹,通過多維度、立體化、年輕化、創新性的營銷推廣手段,為消費者打造了新升級的美好生活經濟學,幫助商超用戶有效建立了與消費者的情感鏈接,切實為品牌的發展升級增添了動力。“我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越來越多的企業在2018年將把數據定位成最大的無形資產,對其進行系統化的管理和應用,增加對于外部相關數據的整合力度。”
現階段,該解決方案已與包括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郵政、天虹商城、卓悅匯等大型企業在內達成深入合作,為包括銀行、金融、證券、零售、制造、教育、醫療、餐飲、運動等行業的企業用戶提供基于大數據前提下的個性化、定制化解決方案。以多年平臺自主研發、運營、管理經驗,融入大數據技術,使其在各類企業創新應用中實現價值最大化。讓大數據流動起來,成為企業轉型的有力武器,讓企業在大數據時代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