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通以380億美元收購恩智浦半導體獲得歐盟反壟斷監管部門批準,加上此前韓國公平貿易委員會的批準,目前在9個需要獲得反壟斷批準的國家或地區市場監管機構中已獲得其中的8個,中國還沒有給出最終決定。顯然,中國商務部已經意識到此事對于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影響,需審慎處理。
不難看出,即使是已經放行的8個國家和地區也并非心感興趣干干脆脆的同意。歐盟以附帶條件接受了收購案,并且在同意后不久就開出9.97億歐元罰單。
外界輿論以及產業界普遍嚴重擔憂,中國最終將作何選擇備受關注。有業界專家表示,如果高通順利收購恩智浦,未來在物聯網、智能汽車等領域將再現高通智能手機領域的壟斷情景,對中國手機產業、半導體產業以及諸多新興領域產業的發展將形成新的制約。
專利授權收費,高通不滿足只薅智能手機羊毛
高通收購恩智浦是半導體行業史上最大的一筆交易,同時這場交易也引發了產業鏈企業恐慌,擔心壟斷市場將會影響到他們未來的生存。這種擔心來自高通“不獲得專利授權、沒有芯片銷售”的薅羊毛收費模式。
長期以來,高通憑借其市場壟斷地位,利用知識產權和斷供芯片的威脅,逼迫下游手機廠商繳納巨額的專利費。有數據表明,高通三個主營業務包括CDMA技術集團(主要負責研發和銷售芯片)、技術授權部門和戰略投資業務,其中三分之二的利潤都來自專利授權。
直到今天,高通在移動通信領域依靠其強大的專利儲備及商業模式影響中國手機產業的故事還經常被提起。去年曾傳出因高通的驍龍處理器供貨不足的問題導致小米6首發延期的消息,還有眾多國內廠商的產品尤其是旗艦機型都很大程度受到高通芯片產能的影響。
如果這個并購案達成,高通濫用壟斷地位、收取高額專利費、敲詐和排擠競爭對手的惡劣影響將從智能手機延伸到恩智浦占市場支配地位的半導體、物聯網、車聯網、移動支付等更多的產業。
收購恩智浦,高通謀求對5G時代的全面“統治”
信息通信產業的特點是要實現互聯互通,這使得ICT產業界各方都嚴格遵循統一的國際標準,目前5G國際通信標準正在加緊制定中。眾所周知,各大廠商都會在遞交的5G標準提案下部署大量專利,一旦標準提案獲得批準成為正式標準,那么依靠掌握的標準必要專利將獲得5G時代巨大利益和市場統治力。
根據高通預測,2020年專利收入可達100億美元,但其在去年第四季度的專利費只有12億美元。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增長放緩的大背景下,高通要達到百億美元專利費的目標,繼續在5G時代保持壟斷地位是必然選擇。高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芯片廠商,而恩智浦不僅是全球最大的車載芯片廠商,還是在歐洲申請物聯網技術專利最多、物聯網芯片專利排名前列的公司,這也是為何高通會在5G時代來臨之前不惜重金收購恩智浦的原因。
相比3G時代,高通在5G領域所擁有的專利數量在逐漸減少,這意味著留給中國企業的機會在增加。恩智浦一旦被收購,則可以為高通急需的物聯網以及車聯網、汽車電子等領域的技術突破、專利標準化提供強有力的支撐。與之對應,我國相關產業對美國芯片公司過度依賴和受制于人的狀況將進一步惡化,5G、物聯網、車聯網以及“新汽車”等重要產業將因此背負上沉重的枷鎖和風險,失去重要的戰略“窗口”。
美國已視中國在半導體領域的崛起為“威脅”,所以全方位封鎖和阻擊中國半導體領域核心能力的建立。2017年9月份,特朗普否決了具有中國背景的坎寧布里奇資本公司對美國萊迪思半導體公司的收購案,另一方面卻是像高通這樣的美國行業巨頭正積極通過并購布局未來。業界專家表示,如果高通收購恩智浦達成,不僅可能使得中國在半導體行業投入的海量資金產生的效果大打折扣,還會使產業風險影響國家戰略安全。